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406章 化龙巷,吴越的手段(一)(2/3)

郑老实想好了报复的主意,心里略感平静了些。

“亲上加亲多好啊。”

潘叶弟惋惜起来,她远比丈夫还要实际,既然成了事实,女儿又心甘情愿,何必还耿耿于怀?

再说有这么一个事实上的女婿,难道是个坏事?

郑老实摸索出了烟,抖着手点上,“你这死老婆子瞎咋呼啥?

你还想有副省长当你女婿啊。

醒醒吧,人家是省委***的女婿!”

“他心里不当你是老丈人,对你客气啥?

我也算听明白了,敢情咱们一大家子都是他支撑的。

冲这一点,我心里对他不恨了。

媛媛没有当上正宫娘娘,那是她命中注定,有啥办法?

他要没点良心,还肯帮着张罗小康的事?”

说起儿子,郑老实心里也软了,嘴上却不饶人,“咱媛媛给他生了娃,他帮小康一把不应该?”

“应该?

啥是应该?

半个明越饭店给了芳芳,一个大酒店给了媛媛,都是应该的?

我做人不偏着自家女儿,女儿是宝贝,可也不值这么多钱。”

难得被郑老实顶嘴,潘叶弟一下成了吴越的拥护者。

郑老实气不打一处来,“死老婆子,生了女儿你是打算卖钱的?”

“我没有这么讲,我就觉得吴市长比起其他当官、当大老板的心好多了。”

“好好好,我不和你吵嘴,过几个月吴市长上家来,你来招待。”

郑老实气鼓鼓的把头扭到一旁。

“死鸭子嘴硬。”

潘叶弟瞪了丈夫一眼,看着女儿笑,“你爹脑子一时没转弯呢,看吴市长上家来,他不笑呵呵的。

女人嘛,只要男人心里装着就够了。

我女儿没被他亏待,我这当妈的心里就舒泰了。

来,咱们娘俩说说贴心话,别理你爹。”

潘叶弟背过身,拉着女儿的手,两人坐着,聊起了吴越,怎么认识的,怎么喜欢上的,吴越的情况等等。

郑老实一直没回过头,可他耳朵竖的高高的,生怕漏掉一个字。

嗯,也是个苦孩子出身,呀,他有这么多钱啊,哦,他的干爸怀老是这样一个大人物?

郑老实听着听着,心里的一点怨气也慢慢消失了,甚至隐隐生出了一些得意。

…………………………………………………………………………………… 龙城,映秀山庄。

说是三天之内,冯山彦接到吴越电话的第二天就带着国际教科文组织的专家教授们乘飞机从京都赶到了龙城,下榻于映秀山庄。

这些专家教授是国际非遗评审委员会的成员,受京都大学邀请来华夏进行考察观摩的。

冯山彦作为京都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兼华夏文化部特邀专家,负责具体的接待和陪同。

龙城市市委***邹峰亲自接见了冯山彦一行,对于非官方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一般而言,市委***是不出面的,不过冯山彦特殊,他是弘老小女儿弘岩灿的丈夫,邹峰不得不表示一下热情。

当然邹峰也有自知之明,他和冯山彦是攀不上关系的,冯院长到龙城来,全是吴越的缘故。

弘家、怀家,还能分彼此?

春节前紫禁城怀仁堂的团拜会新闻,他也看了,心里明镜似的,他这个市委***不过是保驾护航的人,龙城真正的大佬只有吴越。

审时度势之下,他作出了选择,不失尊严的退让,才是最明智的工作方式,以前和吴越在一起的工作经历告诉他,吴越不是咄咄逼人之辈,不挑战吴越的底限和原则的话,吴越还是很好相处的同事。

“吴市长,我市里还有点事,这儿你辛苦了。”

接见结束,邹峰知趣的告退了。

离晚宴还有一段时间,外国专家们在映秀山庄的工作人员带领下兴致勃勃的登上了映秀山,冯山彦留了下来和吴越聊天。

“小越,我是闻着烟叶味道过来的。”

冯山彦开玩笑的一伸手。

吴越打开桌上的一个小木箱,冯山彦凑近闻了闻,颇为陶醉,“嗯,不错的东西。”

“还有这。”

吴越打开更小的一个盒子。

成套的雪茄刀、雪茄剪,排列整整齐齐只是看上去显得有些陈旧。

“哪里淘来的旧货?”

“这是丘吉尔用过的,我拍了下来。”

吴越淡淡回了一句。

丘吉尔用过的东西,自然价值惊人,不过以吴越的身价,买这些小玩意还是挺轻松的。

冯山彦笑道,“要是莎士比亚用过的更好,我只做学问,不当官的。”

“冯叔,问题是莎士比亚的年代,没雪茄这个东西呀。”

“嗯,有些遗憾,但是我勉为其难的收下了。”

冯山彦赶紧动手卷了两支,和吴越一人一支抽了起来。

冯山彦一边吞云吐雾,一边说,“小越,谈谈你的计划吧。”

“冯叔这么一说,倒像是我要搞啥阴谋。”

“阳谋也是谋。”

冯山彦看着吴越,“我就不信,没事你舍得花上一百多万招待我们。

单纯是化龙巷的考察,你不通过省文物局,直接找上我?

这钱最起码也得文物局拨一点吧。”

“考察是一个方面,另外一方面嘛,你听我慢慢道来。”

吴越笑了笑,把心里的想法说了。

“小越,国际非遗名录不是走关系就能加入的,这个我要事先提醒你。”

“不走关系,我只是特事特办,走捷径而已。”

吴越摇摇头,“等会市文化局、文物保护办公室都有专家过来作汇报,我个人判断,即使进不了国际名录,最起码国家名录能进的。”

“哦,小越现在也转行搞文化保护工作了,了不起呀,一人多才。”

冯山彦呵呵一笑,“我看了看你们传真给我的资料,有一定可取性,可以把化龙巷当做整体的文化场所,重现当年采购、制作、销售的场景,重点在于恢复当年的制作场景。

龙城丝绸和龙城彩锦历史上是相当有名的,就是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掌握手工制作的老艺人在世。”

“有一批,都是原龙城丝绸厂的退休老工人。”

吴越想了想,“彩锦制作有些难度,据说已经失传,需要一段时间的研究。”

“边保护边研究吧,小越,你的构想不错呀。

化龙巷整体改造恢复古貌,那就是你们龙城的一张名片,是历史的符号。

华夏古有丝绸大国之称,而龙城是这个丝绸古国最辉煌的终点,彩锦一出,当年震惊全世界,一两彩锦三两金,西方人趋之若鹜。

龙城也由此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可惜满清入关,萌芽被扼杀,龙城也就成为丝绸辉煌的绝唱之地。”

“冯叔,听你一分析,我是歪打正着了?”

冯山彦指着吴越,摇摇手指,“我看你是图谋已久。”

冯远征敲门进来,“冯院长、吴市长,文化局和文物保护办公室的同志到了。”

“小越,你具体部署吧,我就奉陪了,我答应史密斯教授,给他制作一支最地道的雪茄,可不能爽约。”

冯山彦乐呵呵的提着小木箱离开。

文化局和文物保护办公室都是冷门清闲单位,难得市长亲自召见一次,文化局局长和文物保护办的两位一把手都是卯足了精神,力争给吴越留下个好印象。

“市长,这位是文化局李凯局长,这位是文物保护办的周继海主任。”

冯远征介绍道。

“嗯。”

吴越点点头,“坐吧。”

看了看跟着两位一把手过来,手里拿了一大叠资料还站着的几位专家,“你们也请坐,不要拘束。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