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3章 你来我往过招,看谁笑到最后(四)(1/2)
383章 你来我往过招,看谁笑到最后(四) 刘宁有些懵了,他从来没有见过哪一位干部,面对纪委的责问非但不胆战心惊反而不假颜色颇多不敬。
“对不起,等调查审计的初步结论出来后,我还要口头对你宣布纪委的决定。”
刘宁强忍着一肚子的闷火。
什么决定,对他实施双规?
吴越无所谓的笑笑,“那好,你请便,但是注意保持安静。”
吴越本不是轻易冲动,不讲场合的人,可这一次他要反其道行之。
不用猜,纪委会同审计厅到团省委来,必定是贡溪区某个人的运作结果。
芝麻绿豆大的事,就想来借机兴风作浪,让他实在恼火。
他要摆出强势的一面,告诫后来者,他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碰的。
团省委机关的气氛有些沉闷,突如其来的调查给每个人的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
起初大家都在猜测,随着调查的指向越来越清晰,视线全集中到吴越身上,一些小道消息也开始流传。
大楼门前院子里,小柳蹲在捷豹旁边抽闷烟,他刚从办公室出来,满耳朵嘤嘤嗡嗡的,叫他心烦。
“小柳,干啥呢,办公室暖暖和和不待,出来喝西北风啊。”
高启明叼着烟走过来。
小柳抬头看了一眼,又把头低下,嘴里嘟囔,“你不也出来了吗。”
“我和你不同,我的办公室是无烟区。”
高启明用脚尖轻轻拨拨小柳,“一大清早过来就情绪低落,昨晚上在小女朋友那碰钉子了?”
“高助理,你说买一辆捷豹就像买一辆自行车的主,还在乎几万、十几万的好处?”
小柳没有心思开玩笑,他知道高启明和吴越的关系非同一般,所以心里想啥就说啥,也没掩饰。
“听到风言风语了?”
高启明笑了笑,“恐怕都要失望喽。”
小柳张口想再问些什么,蒋倩雯从大楼里走了出来。
“小蒋,你也被赶出来了?”
高启明招招手,把蒋倩雯叫到身边,“纪委谈话,闲人不得入内。”
蒋倩雯神神秘秘道,“我看到了。”
“你看到啥了?”
小柳紧张的站了起来。
“我看到监察厅的那位刘厅长气的腮帮子都鼓起来了。”
蒋倩雯毕竟年纪不大,看不出官场斗争的残酷和玄妙,她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恨不得刘宁在吴***面前出尽洋相才好。
团省委***办公室里。
吴越按照计划,给三天后来省城参加募捐仪式的企业一个个的打电话,具体落实。
时而严肃慎重,时而谈笑风生,仿佛正襟危坐在他对面的刘宁根本不存在一样。
跟所有企业谈好了,吴越又开始电话指挥团省委各个中层处室,还没忘和坚守拆迁工地的周新丽嘱咐几句。
手头事忙完,时间才过去一个小时不到,吴越拉开办公桌抽屉,把手制雪茄的工具全部拿到桌面上,裁好一张烟纸,铺上一些烟丝,慢条斯理的卷好,“喀嚓”
点上火,半躺在椅子上细细的品味。
刘宁有些坐不住了,一直保持挺拔的身姿和严肃的表情,确实很累。
他觉得有点荒诞,眼前的一切似乎变得不真实起来。
曾经多次,面对他的干部都被他的沉默,搞得惶恐不安,而现在坐立不安倒是他自己。
刘宁摘下眼镜,用眼镜布拭擦着,竭力平息心中纷乱的思绪。
他暗自埋怨随员的不得力,不就一个拆迁工程审计嘛,何至于搞到现在?
他这次到团省委来很突然,早上舒省长紧急召见,随后便组员直接杀向被调查对象和单位。
凭他多年的工作经验,他可以确保没有走漏一丝风声,也就是说被调查对象不可能事先得到消息搞对抗性布置。
“刘副厅长,换杯茶吧。”
吴越端了茶杯走过刘宁身边。
刘宁下意识的用手按住茶杯,好像吴越帮他倒了一杯茶,他的立场就会发生动摇似的,只是他显然领会错了吴越的语义,吴越压根没有伸手帮他倒水的动作,续了水又回到办公桌前坐下。
刘宁很是尴尬的松开手,很快这种尴尬又转化为对吴越的憎恶。
“刘副厅长,枯坐伤神,冷茶伤胃。
我们团省委条件有限,你看,这大冬天的,办公室连个空调也没有。”
吴越拿起放在烟缸上的雪茄,磕了磕烟灰,划了一支火柴。
刘宁自作聪明的刺了一句,“吴***,越是清贫的单位,越是要守住廉洁底线。”
“刘副厅长这话不错。”
吴越淡淡一笑,“不过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一样都不是活在真空中的。
作为清贫单位的领导更要为单位干部职工考虑好衣食住行。
我们团省委迄今为止连个宿舍楼也没有,我们的干部还要在外面租房住,这是现实问题,不是空谈奉献就能解决的。”
“想必吴***这样的领导是深受单位干部职工爱戴喽。
我刚才也听到了,呵呵,几个电话打出去,就有人送钱上门,了不起呀。”
“企业支持团省委造大楼,改善干部职工生活水准,也是支持团的建设,刘副厅长,这有问题吗?”
吴越的嘴角浮现一抹嘲弄,“我们团省委不是刘副厅长的监察厅,要搞强捐恐怕没有这么便利吧?”
“吴***,你——”
这不是变相骂人嘛,刘宁一时语塞。
有些事实他也不好辩驳,前几年监察厅造房子的资金里,确实有企业和地方政府赞助的份额。
“谁把我们团干部当干部呢?
刘副厅长,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刘宁终于想出了回击的措辞,“吴***,好在你在地方工作多年,人脉积累的不错。”
“我的面子不值他们几百万、几百万的无偿捐献,刘副厅长不要把企业家们支持团建工作的热忱扯到个人关系上来。
这样子说话未免武断了些吧。”
几百万、几百万的出手支持团建,你这话台面上讲讲可以,谁能真相信?
不过确实也不太好反驳,刘宁索性闭上嘴,冷笑了几声。
他知道他说得越多,吴越夹枪带棒的回话更多,合着他今天不是来调查而是来受训的一般。
“对于吴越同志的工作失误要以教育为主,这个政策你要牢牢把握。
调查后,有什么严重情况,你可以向纪委陶冬中***或者我单独作汇报。”
临行前,舒元涵省长嘱咐的话语再一次在刘宁脑中回响,当时他认为可能案情重大,省委领导们重视,现在联系吴越几乎是肆无忌惮的表现,他品出了另外的味道。
眼前的这位团省委***,必定有着非同一般的背景。
即便出了违纪问题,也只能在小范围处理。
这么想,刘宁的心情沮丧起来,他隐约觉得成了风箱中的老鼠——两头受气。
如果查出问题还好说,至少眼前这位要低落一段时间,如果查不出问题呢?
他岂不是变成来兴师动众无端问罪的头?
工程发包这一块,历来是干部落马的重灾区。
何况吴越相比其他单位一把手又要强势,要是其中没有情况才不正常。
刘宁安慰着自己,一面在煎熬中等待。
对面墙上的挂钟指针落在九点二十三分时,办公室门被敲响了。
跟随刘宁到团省委的几个监察厅和审计厅的工作人员,都是面带尴尬的站在门口。
刘宁推开门,听了简短的汇报,看了看调查结论,放出“啊”
的一声。
“刘厅长,我们询问了所有涉及工程发包的人员,调查了所有原始文档,从中确实没有发现违规违纪的行为。”
看到刘宁似乎有些失望,一位工作人员赶紧解释。
刘宁接过材料,“你们先回车上等着,我再去和吴***谈谈。”
满腔希望成了泡影,返回去的步履也变得沉重起来,刘宁走到吴越办公桌前,伸出手,“吴***,经过省纪委、省审计厅联合调查,团省委在拆迁工程发包上不存在违纪违法的行为。”
“谢谢。”
吴越握了握刘宁的手,顺势指了指办公桌上的烟盒,“现在请刘厅抽一支烟应该可以了吧。”
刘宁一阵难堪,不过还是依言拿了香烟。
“吴***,我有几个不理解的地方想请教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