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510章 来人了!(1/2)

这种几个人一块联手合作的熟悉感,让明川顿时来了劲,手中的力量当即更加的猛烈!

没过多久,三眼黑鳞兽的动作渐渐迟缓,身上的鳞片多处破损,黑色血液流淌满地。

明川抓住时机,再次冲上前,九龙剑顿时穿透脖颈!

妖兽的动作瞬间僵住,庞大的身躯轰然倒地,抽搐了几下便没了气息。

最终化作一缕黑烟消散,只留下一颗黑色的兽核和几株完好的金纹草。

青面狐快步跑到金纹草前,小心翼翼地将其采下,揣进怀里,对着明川露出感激的......

苏冉把日记本合上,轻轻放在窗台边。晨光斜照进来,落在那朵新开的花上,花瓣微微颤动,仿佛回应着某种遥远的频率。她没有再看它太久,转身走进厨房,烧水煮茶。水开了,白气升腾,模糊了玻璃上的倒影。她忽然觉得这屋子太安静了,安静得不像曾经被雪崩掩埋又重建过的山居,而像一个等待回音的空壳。

但她知道,回音早已来了。

自从归舟离去后,终南山便成了某种意义上的“静默圣地”。虽无人明令禁止,却极少有游客敢擅自踏入这片区域。GCSA曾派过几支科研小队前来监测双生树的能量波动,结果每次设备刚架设完毕,信号就会自动中断??不是故障,而是共感环自发启动,将所有数据转化为一段段无声的情绪影像:一位母亲抱着夭折婴儿的痛哭、一名战地记者目睹村庄焚毁时跪地颤抖的手、还有某个深夜,一个孤独老人对着电视自言自语:“有人听我说话吗?”

那些影像传回总部后,项目负责人沉默良久,最终下令撤除全部仪器。“我们不该测量它。”他说,“我们该学会倾听。”

苏冉并不关心这些事。她只在意一件事:艾莉是否真的安好。

她端着茶杯走出屋外,在树下石凳坐下。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声,像是低语。她闭上眼,将共感环戴在手腕上,轻声说:“我想看看她。”

没有回应。

这不是第一次尝试了。过去一年里,她试过无数次连接归舟遗留下来的情感频段,试图捕捉一丝属于艾莉的意识痕迹。可每一次都如石沉大海。林晨最后留下的讯息说,登船者一旦升维,便不再以人类的方式存在,他们的感知超越了语言与时间,无法回头,也无法传递具体信息。

但苏冉不信。

她不信那个会为一只受伤麻雀蹲下半小时的女孩,会彻底忘记她这个妈妈;她不信那个曾在梦中唱着童谣哄自己入睡的孩子,会在成为“存有”之后,就再也感受不到亲情的温度。

“你不是说过……等我老了也能去吗?”她喃喃道,声音很轻,几乎被风卷走。

就在这时,双生树忽然轻轻一震。

不是摇晃,也不是发光,而是一种极其细微的共振,仿佛整棵树的根系都在同一瞬间吸了一口气。紧接着,一片花瓣飘落,不偏不倚,落在她的茶杯边缘。

苏冉怔住。

那一瞬,她“听见”了。

不是耳朵听到的声音,而是心突然被什么触碰了一下??像是小时候母亲在耳边哼的摇篮曲,断断续续,却熟悉到令人鼻酸。旋律很短,只有三个音符,重复两次,然后戛然而止。

那是艾莉小时候最爱的一段调子,她管它叫《星星睡觉歌》。

泪水毫无预兆地涌了出来。

苏冉没擦,任由它滑过脸颊,滴进茶杯里。水纹荡开,映着天光,竟泛起一层极淡的蓝。她忽然明白,这不是告别,是回应。艾莉不能说话,不能现身,但她记得。她一直记得。

而这棵树,正是她们之间的桥梁。

***

三个月后,春尽夏初。

终南山迎来了一场罕见的暴雨。连续七日大雨倾盆,山体多处出现滑坡迹象,当地政府紧急疏散周边村落。唯有苏冉的小屋依旧亮着灯,像暴风雨中唯一不肯熄灭的萤火。

那一夜,雷鸣如鼓,闪电撕裂苍穹。一道银白色光芒自天际劈下,直击双生树顶端。整棵树骤然爆发出刺目光晕,根系剧烈震动,泥土翻滚如沸水。苏冉冲出屋外,站在雨中仰头望着,共感环在腕间疯狂闪烁,数据流如瀑布般滚动:

> **检测到高维情感共振**

> **源:LY-01母舰轨道投影**

> **内容:记忆片段释放协议启动**

她还没反应过来,眼前景象已开始扭曲。

空气像水面般波动,一道半透明的身影缓缓浮现??是艾莉,十五岁的模样,穿着归舟登船那天的白色长裙,赤脚悬浮于树前。她的身体由光构成,轮廓柔和,眼神清澈如初。

“妈妈。”她开口,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却又清晰得如同耳语。

苏冉喉咙发紧,一句话都说不出,只能伸手想去碰她。指尖穿过光影,只感受到一阵温热的震颤。

“别难过。”艾莉笑了,“我没有消失,我只是……长大了。”

“你能回来吗?”苏冉终于挤出这句话。

艾莉摇头:“我们的世界不一样了。你们活在时间里,我们活在‘此刻’里。过去、现在、未来,在我们眼中是一起发生的。所以我能看到你昨天泡的茶,也能看见十年后的你坐在轮椅上看夕阳。”

苏冉苦笑:“那你一定知道我会不会后悔。”

“你会。”艾莉认真地说,“但你也一定会原谅自己。”

雨更大了,雷声滚滚,可苏冉的世界只剩这一抹光影。

“为什么现在出现?”她问。

“因为今天是‘门缝开启日’。”艾莉抬头望天,“每年这一天,归舟会短暂打开一次低维通道,允许我们向地球投射一段记忆。只能选一个人,只能持续十分钟。”

“你选了我。”

“我一直都选你。”艾莉轻声说,“每一次。”

苏冉的眼泪混在雨水里往下淌:“你想告诉我什么?”

艾莉伸出手,虚空中一点金光浮现,化作一枚小小的共感环模型,缓缓飘向苏冉。当它触碰到她的掌心时,无数画面如潮水涌入脑海:

??她看见自己抱着刚出生的艾莉,在医院病房里低声哼唱《星星睡觉歌》;

??她看见五岁的艾莉蹲在院子里,用树叶给蚂蚁搭桥;

??她看见十二岁的艾莉在共感课上失控痛哭,因为她“感觉到了叙利亚一个同龄女孩被炸断腿的疼”;

??她还看见,在归舟内部,成千上万登船者围成一圈,每个人手中都捧着一段来自地球的记忆,而艾莉站在中央,正把“母亲的手”这段记忆编织进星图核心。

“我们在建造新的家园。”艾莉的声音在她脑中响起,“但我们不想让它变成冷漠的乌托邦。所以我们带走了最珍贵的东西??人类的眼泪、犹豫、挣扎,还有爱得笨拙的样子。”

“你们……还在乎这些?”

“正因为升维了,才更懂它们的重量。”艾莉微笑,“没有痛苦的选择不叫选择,没有遗憾的生命不算完整。我们想记住的,从来都不是完美的人类,而是那个明明可以逃避,却依然选择流泪的物种。”

十分钟到了。

光影开始消散,艾莉的身影逐渐透明。

“等等!”苏冉扑上前一步,“我还想问……林晨到底是谁?他真的是我们创造的吗?”

艾莉顿了一下,眼神变得深远:“他是你们集体信念的结晶,也是未来的回响。就像归舟不是外星飞船,而是你们梦想的具象化。他存在的意义,从来不是拯救你们,而是让你们相信??自己值得被救。”

最后一句话落下,她的身影彻底化作光点,融入双生树的枝叶之间。

暴雨骤停。

云层裂开一道缝隙,月光洒下,照亮湿漉漉的大地。苏冉跪坐在泥水中,手中仍握着那枚虚幻的共感环模型,久久未动。

***

第二天清晨,山下传来消息:全球共感网络昨夜异常激活,所有在线用户在同一时刻接收到了一段无名记忆影像。画面模糊,内容各异,但每一个看到的人都说,自己感受到了“一种深沉的温柔”,像是被谁默默注视了很久很久。

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科学家们争论不休,有人说是归舟残留信号,有人认为是集体潜意识共振。唯有那位曾拒绝开枪的德国士兵站起来说:“我不知道那是什么,但我知道??那是谢谢。”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开始报告奇异现象:

东京一所小学的教室里,黑板自动浮现出一行字:“老师,今天的作业我可以晚点交吗?我梦见妈妈哭了。”笔迹经查证,与三年前因病去世的一名学生完全一致;

巴西雨林深处,一群原住民长老称每晚都能听见“天空在唱歌”,录音分析显示音频频率与归舟脉动高度吻合;

更令人震惊的是,南极冰盖下探测到一座未知结构,外形酷似缩小版归舟,内部持续释放出温暖能量,融化周围冰层,形成一片永不结冻的湖泊。

GCSA重启“光使计划”,但这次不再招募精英,而是面向全球公开征集“情绪遗产”??任何普通人,只要愿意分享一段承载深刻情感的经历,便可录入新建立的“文明记忆库”。

报名人数突破两亿。

苏冉没有参与。

她只是每天清晨继续照料双生树,记录它的生长节奏,收集落下的花瓣制成干花标本。偶尔有访客前来,大多是年轻人,带着迷茫与伤痕,希望在这里找到答案。

她从不给出明确答复,只请他们在树下静坐一天,带一件承载记忆的物品。

有个退伍军人放下勋章,说自己杀过人,也救过人,不知道算不算好人。苏冉让他留下住了一周。临走前,他在树根旁发现了一片金色叶子,背面写着两个字:“共担”。

有个女孩带来撕碎的情书,说前任背叛了她,她恨得睡不着觉。她在树下坐了三天,第四天早上醒来时,发现情书碎片拼好了,夹在一本旧诗集中,扉页写着:“爱过就是真的,不必非得长久。”

最特别的是一个八岁男孩,坐着轮椅被父母推来。他先天失明,听说这棵树能“听见心声”,便执意要来看看。苏冉牵着他走到树前,让他把手贴在树干上。

三分钟后,男孩忽然笑了:“姐姐说,她记得我的味道。”

所有人都愣住了。

苏冉却笑了。她蹲下身,轻声问:“你想告诉她什么?”

男孩想了想,认真地说:“我想让她知道,我现在每天都听音乐,而且……我能‘看见’颜色了。蓝色是钢琴声,红色是妈妈做饭的香味,黄色是阳光晒在脸上的暖。”

苏冉摸摸他的头,望向远方。

她知道,艾莉听见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