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怒江佤族飘(二)(3/3)
。
“这些‘魂晶’是秘境的馈赠,”
母亲说,“它们能治愈更多的人,也能保护飘写林的生态环境。
你把它们带回去,交给陈教授,让他用科学的方法,让这些‘魂晶’发挥最大的作用。”
林砚小心翼翼地收集了一些 “魂晶”
,然后和母亲一起,走进了 “时空之门”
。
当她们再次回到魂归谷的溶洞时,众人都围了上来。
看到林砚和她的母亲,大家都激动不已。
“太好了,你们平安回来了!”
岩龙高兴地说。
陈教授则接过林砚手里的 “魂晶”
,兴奋地说:“有了这些‘魂晶’,我们就能进行更多的研究,为人类的健康和生态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回到丙中洛后,林砚的母亲逐渐适应了现实世界的生活。
她经常去飘写林的生态保护站,给孩子们讲述佤族的传说和秘境的故事。
岩龙则根据《魔巴手记》中的记载,重新整理了佤族的文化和仪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佤族文化。
林砚则继续用她的相机,记录着怒江的美丽风光和佤族人民的生活。
她出版了一本新的摄影集,名为《怒江秘境:时空之门的另一端》,里面记录了她在秘境中的经历和母亲的故事。
摄影集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了怒江和佤族文化。
一年后,飘写林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在 “魂晶”
的作用下,神树长得更加茂盛,周围的植被也更加丰富。
生态保护站里,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他们在这里学习佤族文化,体验佤族的生活。
陈教授的研究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他利用 “魂晶”
中的成分,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的药物,能有效治疗多种癌症,为无数患者带来了希望。
同时,他还根据秘境中的生态环境,提出了一套全新的生态保护方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林砚和母亲则成立了一个 “佤族文化传承基金会”
,致力于保护和传承佤族的传统文化。
她们在丙中洛开办了一所佤族文化学校,邀请当地的老艺人担任老师,教授孩子们佤族的语言、文字、音乐、舞蹈和手工艺。
岩龙也成为了佤族文化的重要传承人。
他经常带着佤族的歌舞团,到全国各地演出,让更多的人了解佤族的文化魅力。
同时,他还积极推动佤族传统节日的复兴,每年的佤族新米节、火把节,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参与。
这天,林砚、母亲、岩龙和陈教授再次来到飘写林的神树下。
阳光透过枝叶洒在地上,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
神树的枝叶随风摇曳,仿佛在向他们招手。
“我们一定会守护好这片土地,守护好佤族的文化。”
林砚坚定地说。
母亲、岩龙和陈教授都点了点头,他们知道,这是他们共同的责任,也是他们新的征程。
怒江的江水依旧咆哮,飘写林的雾气依旧弥漫,但这里已经不再是神秘而危险的秘境,而是充满了生机与希望的家园。
林砚知道,她的探险故事还没有结束,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还有更多的秘密等待着她去发现,更多的责任等待着她去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