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军人遇煞巧化解(一)(2/3)
林砚提醒道,手中的军刀紧紧握着。
他们慢慢走进一栋家属楼,楼道里布满了灰尘和蜘蛛网,地上散落着一些破旧的家具。
走到二楼的一间房间门口,林砚突然停下脚步,他闻到了一股淡淡的血腥味。
“这里面有问题。”
林砚轻轻推开房门,房间里一片狼藉,地上躺着一具白骨,白骨的旁边放着一个日记本。
林砚捡起日记本,翻开一看,里面记录着当年军营里发生的事情。
原来,当年这个军营的营长叫***,他野心勃勃,想要发动兵变,推翻上级的领导。
但他的计划被士兵们发现了,士兵们不愿意跟着他叛乱,***就下令屠杀了整个军营的士兵和家属,然后自己也自杀了。
死后,他的怨气凝结在军营里,形成了地缚煞,专门缠着进入这里的人,想要找替死鬼,让自己能够投胎转世。
“原来如此,***就是那个地缚煞的本体。”
林砚恍然大悟,“他把李娟当成了祭品,想要通过祭祀来解除自己的怨气。”
就在这时,房间里突然刮起一阵阴风,***的地缚煞出现在他们面前,他穿着整齐的军装,眼神凶狠,手里拿着一把军刀:“你们竟然敢破坏我的计划,今天我要让你们都死在这里!”
林砚毫不畏惧,举起军刀,朝着***的地缚煞冲过去:“***,你当年屠杀无辜,现在还想害人,今天我就要替天行道,除掉你!”
两人打了起来,***的地缚煞虽然厉害,但林砚是军人,身手敏捷,再加上爷爷给他的符纸,很快就占据了上风。
他找准机会,将符纸贴在***的地缚煞身上,然后举起军刀,朝着地缚煞的胸口砍去。
“啊!”
***的地缚煞发出一阵凄厉的尖叫,身体慢慢消失在空气中。
随着地缚煞的消失,整个军营的阴森气息也慢慢散去,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房间,给这座废弃的军营带来了一丝生机。
“终于结束了。”
赵峰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
林砚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感慨万千:“是啊,结束了。
这个军营的秘密终于被我们揭开了,那些死去的士兵和家属也可以安息了。”
他们走出家属院,朝着青凉山脚下的清溪村走去。
村民们看到他们平安回来,都非常高兴,为他们举办了盛大的庆祝活动。
林砚看着村民们的笑容,心中暗暗发誓,以后如果再遇到这样的事情,他依然会挺身而出,保护更多的人。
几天后,林砚和赵峰他们离开了清溪村。
在离开之前,他们把军营的秘密告诉了当地的政府,政府派人封锁了军营,防止再有人进去探险。
林砚看着远处的青凉山,心中默默说道:“再见了,青凉山;再见了,废弃的军营。
我会永远记住这里发生的一切,记住那些为了正义而牺牲的人。”
林砚攥着那张染血的信纸,指腹能摸到纸面粗糙的纹理,信纸边角还粘着几根干枯的草屑 —— 这是刚才从家属院西厢房窗台上捡到的。
风裹着腐叶的气息从破损的窗户灌进来,烛火猛地晃了晃,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投在满是涂鸦的墙壁上,与当年士兵留下的斑驳字迹重叠在一起。
“这信上写的‘七月十三,血祭旗’是什么意思?”
赵峰凑过来,声音压得极低,眼神里满是警惕。
刚才在通往家属院的路上,他们又遇到了一次 “脚步声幻象”
,若不是林砚及时点燃爷爷留下的朱砂符纸,小王恐怕就要被那股无形的力量拖进杂草丛里了。
此刻小王还攥着战术手电,指节泛白,额头上的冷汗顺着脸颊往下淌。
林砚将信纸平铺在积灰的木桌上,借着烛光仔细辨认:“看字迹,应该是当年驻守在这里的士兵写的。
七月十三是农历鬼节,‘血祭旗’…… 恐怕当年这里发生过超出我们想象的事。”
他突然想起昨天在弹药库洞底找到的那枚生锈的军徽,军徽背面刻着一个 “张”
字,而信的落款处,恰好也有一个模糊的 “张”
字印记。
“不对劲,你们闻。”
小李突然开口,他刚从隔壁房间探查回来,手里捏着一片发黑的布料,“这布料上有股奇怪的味道,像…… 像烧焦的铁。”
林砚接过布料,凑近鼻尖轻嗅,一股混杂着铁锈与焦糊的气息瞬间钻进鼻腔。
他猛地抬头,目光扫过房间角落:“这是军服的布料,而且是被高温灼烧过的。
当年这里可能发生过火灾,或者…… 爆炸。”
话音刚落,院外突然传来一阵 “吱呀”
声,像是有人在推动生锈的铁门。
四人瞬间绷紧神经,林砚一把按住腰间的军刀,做了个 “分散隐蔽”
的手势。
赵峰和小王迅速躲到门后,小李则贴在窗户侧边,战术手电的光束悄悄对准院门口。
几秒后,一个模糊的身影出现在院墙缺口处。
那身影穿着破旧的军装,身形佝偻,手里似乎还提着什么东西,一步一步朝着正房走来。
脚步声踩在碎石路上,发出 “沙沙”
的轻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
“是…… 是人吗?”
小王的声音带着颤抖,手电光束忍不住晃了晃,恰好照到那身影的侧脸 —— 那是一张毫无血色的脸,眼眶深陷,嘴唇干裂,像是许久没有喝过水。
林砚的心猛地一沉,他认出那军装的款式 —— 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士兵常服,而且布料上的磨损痕迹,绝不是短短几十年能形成的。
更诡异的是,那身影走过的地方,地面上没有留下任何脚印,仿佛只是一道虚影。
“别出声,是阴煞。”
林砚压低声音,从背包里掏出一张黄符和打火机。
这黄符是爷爷生前用朱砂混合雄鸡血画的,专门克制阴邪之物,他原本以为只是老人的迷信,没想到在这废弃军营里,竟成了保命的关键。
那身影慢慢走到正房门口,停下脚步,缓缓抬起头。
借着月光,林砚看清他手里提着的东西 —— 是一盏破旧的马灯,灯芯早已熄灭,灯壁上还沾着暗红色的污渍,像是干涸的血迹。
突然,那身影动了!
他猛地举起马灯,朝着房门砸来。
林砚眼疾手快,瞬间点燃黄符,朝着门口扔去。
黄符在空中划过一道火光,落在马灯上的瞬间,“滋啦”
一声,冒出一股白烟。
那身影发出一阵凄厉的尖叫,身体开始变得透明,像是要消散在空气里。
“快!
趁现在,去西厢房!”
林砚大喊一声,率先冲出房门。
他记得刚才在西厢房窗台上,除了信纸,还有一个被藤蔓缠绕的木盒,那木盒上刻着的花纹,和他爷爷留下的一本古书上的镇邪图案一模一样。
四人冲进西厢房,林砚一把扯掉缠绕在木盒上的藤蔓,打开盒盖 —— 里面放着一本泛黄的日记本,封面上写着 “张卫国”
三个字。
“张卫国……”
林砚喃喃自语,“难道是当年这里的士兵?”
他翻开日记本,第一页的字迹工整有力:“1976 年 7 月 10 日,营长说要搞‘特殊训练’,让我们把弹药库的炸药搬到家属院,还说这是为了‘保卫国家’。
可我总觉得不对劲,炸药怎么能往家属院搬?”
往后翻,字迹越来越潦草,透着一股恐慌:“7 月 12 日,营长疯了!
他说要‘血祭旗’,让我们杀了家属院里的老人和孩子,说这样才能‘唤醒军魂’。
我不肯,他把我关在西厢房,还说明天就要处置我……”
最后一页的字迹歪歪扭扭,还沾着血迹:“7 月 13 日,着火了!
不知道是谁点燃了炸药,整个家属院都在烧…… 我看到营长拿着军旗,在火里大喊,然后就被倒下的横梁砸中了…… 我好恨,我没保护好那些孩子……”
“原来如此。”
林砚合上日记本,眼眶有些发红,“当年这里的营长为了所谓的‘军魂’,想要用活人献祭,结果引发了爆炸,整个家属院的人都死在了火里。
这些阴煞,就是当年死去的士兵和家属的怨气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