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七十章遇见木偶戏(四)(1/3)

林砚打开木盒,里面放着的,正是消失的白素贞和牛郎木偶!

更让他惊讶的是,木偶的身上还缠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沈万山虽灭,木偶怨气未散,需以花为引,以魂为祭,方能彻底净化。

若见纸花,便是怨气复燃,速寻‘戏魂灯’。”

“戏魂灯是什么?”

林砚拿着纸条,看向赶来的祖父。

祖父接过纸条,沉默了片刻,说:“我师父说过,墨老当年做了一盏‘戏魂灯’,灯芯是用苏玉娘的头发和墨老的木屑混合做的,能驱散木偶的怨气。

但这盏灯一直下落不明,没想到竟然藏在戏楼里。”

就在这时,戏楼的窗户突然 “哐当”

一声被风吹开,一阵阴冷的风灌了进来,舞台上的走马灯猛地加速转动,光影在墙壁上投出扭曲的影子,像是有人在跳舞。

那两尊刚找回来的木偶,眼睛突然闪过一丝红光,吓得林砚赶紧将木偶放回木盒里。

“不好,怨气真的复燃了!”

祖父拉住林砚,“我们得赶紧找到戏魂灯,不然戏楼又要出事了!”

根据墨老纸条上的提示,林砚和祖父开始寻找 “戏魂灯”



他们再次研究那张戏楼地图,发现地图上除了标注过的观众席、后台、地下室、阁楼,还有一个从未注意过的地方 —— 舞台下方的地下通道。

“之前修复舞台时,我以为下面只是普通的地基,没仔细看。”

林砚有些懊恼。

他和祖父找来工具,撬开舞台中央暗格旁边的几块木板,果然看到一个黑漆漆的洞口,洞口旁边有一架生锈的铁梯,通向地下。

林砚打开手电筒,率先爬了下去。

通道里很窄,只能容一个人弯腰行走,墙壁上布满了青苔,湿漉漉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泥土味。

走了大约十几米,通道突然变得宽敞起来,眼前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房间 —— 和地下室的结构很像,但比地下室更隐蔽。

房间的中央,放着一盏古朴的灯笼 —— 灯笼的骨架是用桃木做的,外面罩着一层红色的纱纸,纱纸上画着《白蛇传》的图案,正是墨老和苏玉娘的画像。

灯笼的灯芯是黑色的,看起来有些诡异,这就是 “戏魂灯”



林砚走上前,想要拿起戏魂灯,可就在他的手快要碰到灯笼时,房间的角落里突然传来一阵 “嘎吱嘎吱”

的声音。

他猛地转身,手电筒的光线照过去 —— 角落里站着一尊木偶,正是之前在地下室看到的黑色木偶!

这尊木偶比之前的那些更大,手里拿着一把小小的斧头,眼睛是红色的琉璃珠,正一步步向他走来。

林砚赶紧后退,从背包里拿出之前的白色木偶 —— 自从净化了巨大木偶后,白色木偶的光芒就变得微弱了许多,但此刻,感受到黑色木偶的怨气,白色木偶又开始散发淡淡的白光。

“砚儿,快点燃戏魂灯!”

祖父爬进房间,大声喊道,“只有戏魂灯能彻底消灭它!”

林砚点点头,从口袋里拿出打火机,小心翼翼地靠近戏魂灯。

黑色木偶已经走到了他面前,斧头猛地向他砍来。

林砚侧身躲开,斧头 “哐当”

一声砍在地上,溅起一串火花。

他趁机将打火机凑到灯芯上,“噗”

的一声,灯芯被点燃了。

橘红色的火焰从灯芯上窜起,照亮了整个房间。

火焰中,隐约传来苏玉娘的唱腔,和之前夜半听到的一模一样。

黑色木偶看到火焰,发出一阵刺耳的尖叫,身体开始慢慢融化,就像之前的沈浩和巨大木偶一样。

火焰越来越旺,房间里的阴冷气息渐渐消失。

林砚拿着戏魂灯,走到房间的另一角,发现那里还有一个小小的木箱。

他打开木箱,里面放着几封墨老写给苏玉娘的信,信里满是墨老的思念和悔恨:“玉娘,我不该信沈万山的话,害了你…… 我做了戏魂灯,就是想有一天,能驱散木偶的怨气,让你安息……”

“墨老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祖父看着信,眼眶有些湿润。

林砚关掉戏魂灯,将信和灯笼小心地收好。

他知道,这场关于戏楼的诡异探险,终于真正结束了。

戏魂灯被找到后,戏楼里再也没有出现过诡异的事情。

消失的木偶回到了道具架上,夜半的唱腔也再也没有响起过。

林砚将墨老的信和照片整理好,放在戏楼的一个玻璃展柜里,旁边还有那盏戏魂灯和白色纸花。

他想让每一个来戏楼的人,都知道墨老和苏玉娘的故事,知道这座戏楼背后的秘密。

修复后的戏楼,成了当地的一个小有名气的文化景点。

林砚和祖父每周都会在这里举办木偶戏表演,有时候是传统的《白蛇传》《牛郎织女》,有时候是林砚新编的现代木偶戏,比如《环保小卫士》《垃圾分类奇遇记》。

来观看的人越来越多,有老人,有小孩,还有很多对木偶戏感兴趣的年轻人。

有一天,一个穿着校服的小姑娘找到林砚,手里拿着一个自己做的木偶 —— 木偶的身体是用 金檀木做的,衣服是用彩色纸剪的,虽然简陋,但很精致。

“林老师,我能跟着您学木偶戏吗?”

小姑娘的眼睛亮晶晶的,“我觉得木偶戏太神奇了,我想把它传承下去。”

林砚看着小姑娘,想起了小时候趴在祖父身边看木偶的自己。

他笑着点点头:“当然可以,以后每周六下午,你都来戏楼,我教你。”

从那以后,戏楼里多了很多像小姑娘一样的学徒。

林砚和祖父耐心地教他们雕刻木偶、缝制戏服、操控木偶,还教他们唱木偶戏的唱腔。

戏楼里不再只有诡异的传说,更多的是孩子们的笑声和木偶戏的唱腔。

有一次,祖父在教孩子们雕刻木偶时,突然对林砚说:“砚儿,你知道吗?

当年我把你带到戏楼,就是希望你能喜欢木偶戏,没想到你不仅喜欢,还把它救了回来,还让更多人喜欢上了它。

我这辈子,没什么遗憾了。”

林砚看着祖父慈祥的笑容,又看了看孩子们认真的模样,心里充满了温暖。

他知道,这座戏楼,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木偶戏文化的传承之地,是墨老和苏玉娘的心愿之地,也是他和祖父的牵挂之地。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透过戏楼的窗户,洒在舞台上。

林砚拿起那尊白素贞木偶,轻轻操控着,木偶在他的手中,仿佛活了过来,在舞台上翩翩起舞。

台下的孩子们看得入了迷,祖父坐在观众席上,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

戏楼的故事,还在继续。

但这一次,没有诡异的木偶,没有邪恶的怨气,只有传承的温暖和文化的力量。

戏楼恢复平静后的第三个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打破了这份安宁。

暴雨连续下了三天三夜,戏楼后院的土墙被雨水冲塌了一角,露出了藏在墙后的一个破旧木箱。

林砚发现木箱时,箱子已经被雨水浸透,里面的东西却意外保存完好 —— 一本用蓝布封皮包裹的古老戏谱,封面上用褪色的朱砂写着 “《锁魂记》木偶戏谱”

五个字,字迹扭曲,像是在挣扎。

他小心翼翼地翻开戏谱,纸张泛黄发脆,上面的唱词晦涩难懂,还夹杂着许多奇怪的符号,和之前在阁楼墙壁上看到的 “墨老印记”

有几分相似。

戏谱的最后一页,画着一幅诡异的插画:十几尊木偶围成一个圆圈,中间躺着一个穿着昆曲戏服的女子,正是苏玉娘的模样,而木偶的眼睛都盯着女子,像是在进行某种仪式。

插画下方写着一行小字:“戏谱现世,魂锁木偶,七日之内,需寻‘还魂引’,否则戏楼之内,无人生还。”

“这是什么意思?”

林砚拿着戏谱去找祖父,祖父看到 “《锁魂记》”

三个字时,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手都开始发抖。

“《锁魂记》…… 这是墨老当年没敢完成的戏谱!”

祖父的声音带着恐惧,“我师父说过,墨老当年为了纪念苏玉娘,想写一部木偶戏,可写到一半就发现,这部戏谱被下了诅咒,只要有人翻开,就会唤醒木偶里沉睡的怨气,七天之内找不到破解之法,所有接触过戏谱的人都会被木偶‘锁魂’,变成没有意识的傀儡。”

林砚心中一紧,他想起自己刚才翻戏谱时,指尖曾碰到过那些奇怪的符号,现在指尖还残留着一丝冰凉的触感。

“那‘还魂引’是什么?”

他急忙追问。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