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六十三章竹林里的绿衣飘(一)(2/2)

“我想知道,您刚才为什么听到‘信’会害怕?

还有,那个穿绿衣的女子,您认识她吗?”

林砚直接问道,他知道现在不是拐弯抹角的时候。

男人听到 “绿衣女子”

四个字,身体明显颤抖了一下,他看了看四周,然后拉着林砚走进屋里,关上了竹门。

竹屋里很简陋,只有一张木板床、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桌子上放着一个缺了口的陶罐,墙角堆着一些干柴和草药。

“你说的绿衣女子,是不是站在竹梢上,飘着走的?”

男人坐在椅子上,双手紧紧握着,声音有些颤抖。

林砚点了点头:“是啊,她还带我去了那口古井边,然后就消失了。”

男人叹了口气,眼神变得更加浑浊:“那是‘竹灵’,是这片竹林的守护者。

传说很久以前,这片竹林里住着一个穿绿衣的女子,她守护着竹林里的一口古井,后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她就消失了,只留下了传说。

从那以后,每当有人闯入竹林,就会看到她的身影,有的人能平安出去,有的人就再也没回来过。”

“那封信呢?”

林砚追问,“我收到一封来自这里的信,信上写着‘青雾竹海,绿衣候君’,还画着一朵绿梅。”

男人听到 “绿梅”

,脸色变得更加苍白,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小的木盒,打开盒子,里面放着一枚绿色的梅花形玉佩,玉佩的颜色和信纸上的绿梅图案一模一样,而且也是残缺的。

“这是……”

林砚惊讶地看着玉佩。

“这是我太爷爷传下来的。”

男人抚摸着玉佩,声音低沉,“我太爷爷是这片竹林的守林人,他说,当年有一个穿绿衣的女子把这枚玉佩交给了他,让他守护好古井,还说如果有一天,有人拿着画着绿梅的信来这里,就把这枚玉佩交给那个人,让那个人去古井里找‘绿衣的秘密’。

可我太爷爷到死都没敢去古井里看看,他说古井里有不干净的东西。”

林砚拿起玉佩,玉佩冰凉冰凉的,上面刻着一些细小的花纹,和井台的花纹很相似。

他突然想起《异境札记》里的记载:“唯携绿梅信物者可辨归途”

,难道这枚玉佩就是绿梅信物?

“那您知道古井里有什么吗?”

林砚问道。

男人摇了摇头:“我不知道,我爷爷和父亲都警告过我,绝对不能靠近古井,更不能去井里。

他们说,以前有人好奇,想下井看看,结果刚下去就尖叫着上来了,然后就疯了,嘴里一直喊着‘绿衣、绿梅’,没过几天就死了。”

林砚沉默了,他看着手里的玉佩,又想起那个绿衣女子,心里更加确定,古井里一定隐藏着重要的秘密。

可男人的话也让他有些害怕,疯癫、死亡,这些词汇像阴影一样笼罩在他心头。

“小伙子,我劝你还是赶紧离开这里吧。”

男人看着林砚,眼神里带着一丝担忧,“这片竹林太邪门了,你再待下去,说不定会出事。”

“不行,我必须查清楚。”

林砚坚定地说,“我收到了信,还拿到了玉佩,这说明我和这里有缘分,我不能就这么放弃。”

男人叹了口气,不再劝说,只是从桌子上拿起一个布包,递给林砚:“这里面是一些干粮和草药,还有一个火把。

干粮能让你撑几天,草药可以治外伤和蛇咬,火把晚上用得上。

你要是一定要去古井,就多小心点,要是遇到什么危险,就赶紧往回跑,记住,看到绿衣女子的时候,千万不要跟她走太远。”

林砚接过布包,心里很感激:“谢谢您,大叔。

您放心,我会小心的。”

“对了,晚上的时候,千万不要在竹林里乱走。”

男人又叮嘱道,“晚上的竹林和白天不一样,会有很多奇怪的声音,还有可能看到不该看的东西。

如果可以,就待在竹屋里,这里相对安全一些。”

林砚点了点头,把布包放进登山包,然后拿出手机,想给陈默发个消息,却发现手机已经没有信号了。

他心里有些着急,不知道陈默会不会担心,但现在也没有办法,只能等明天信号恢复了再联系。

傍晚的时候,雾气又开始弥漫,竹林里渐渐暗了下来。

林砚按照男人的叮嘱,待在竹屋里,点燃了火把,火光把竹屋照得亮堂堂的。

他坐在桌子旁,打开《异境札记》,继续翻看里面的内容,希望能找到更多关于古井和绿衣女子的线索。

札记里的内容越来越离奇,后面几页记载了一个故事:明末时期,有一个叫苏婉清的女子,她是一位著名的画家,擅长画绿梅。

后来,她因为躲避战乱,来到了青雾竹海,在这里建了一座小屋,每天以画竹、画梅为乐。

有一天,她在竹林里发现了一口古井,井里的水很神奇,用井水泡茶,茶味格外清香;用井水画画,颜色格外鲜艳。

苏婉清很喜欢这口古井,每天都会来井边打水。

后来,有一群土匪闯进了竹林,想抢夺古井里的 “宝贝”



苏婉清为了保护古井,和土匪展开了搏斗,最后被土匪杀害,扔进了古井里。

村民们为了纪念她,就在井台上刻了绿梅花纹,还说她的灵魂变成了 “竹灵”

,守护着这片竹林和古井。

林砚看到这里,心里很激动。

难道那个绿衣女子就是苏婉清的灵魂?

信纸上的绿梅图案,还有那枚玉佩,都是她留下的线索?

那她让自己来古井里找 “绿衣的秘密”

,到底是什么秘密呢?

就在这时,竹屋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紧接着,窗户上出现了一个绿色的影子,正是那个绿衣女子。

林砚的心跳瞬间加快,他握紧了登山杖,警惕地看着窗户。

绿衣女子没有进来,只是在窗户外面站了一会儿,然后朝着古井的方向走去。

林砚犹豫了一下,还是拿起火把,打开竹门,跟了上去。

他知道晚上在竹林里走很危险,但他实在太想知道绿衣女子的秘密了。

夜晚的竹林格外安静,只有火把燃烧的 “噼啪”

声和风吹竹叶的声音。

绿衣女子走得很慢,裙摆飘在半空中,像一片绿色的幽灵。

林砚紧紧跟在她身后,不敢靠得太近,也不敢离得太远。

走了大约二十分钟,他们又回到了那口古井边。

绿衣女子站在井台边,转过身,看着林砚,嘴角依旧带着淡淡的笑意。

这一次,她的眼睛里似乎有了一丝神采,像是在期待着什么。

“你是苏婉清吗?”

林砚鼓起勇气问道。

绿衣女子没有说话,只是伸出手指了指井口,然后慢慢消失了。

林砚走到井台边,借着火把的光,仔细看着井口。

井口很大,直径大约有两米,井壁上长满了青苔,井水里倒映着火把的光芒,波光粼粼。

他想起男人说的话,心里有些害怕,但一想到苏婉清的故事,还有那枚玉佩,他还是决定下井看看。

他从登山包里拿出绳子,把绳子的一端系在井台边的竹子上,另一端系在自己的腰上,然后慢慢顺着绳子往下爬。

井水很深,林砚爬了大约十几米,才到达井底。

井底很宽敞,地面上长满了青苔,很滑。

他掏出火把,照亮四周,发现井底的墙壁上刻着很多图案,图案的内容和《异境札记》里记载的故事很相似 —— 苏婉清在竹林里画画,土匪闯进竹林,苏婉清和土匪搏斗,最后被扔进古井里。

在图案的尽头,有一个小小的洞口,洞口被一块石头堵住了。

林砚走过去,用力推开石头,洞口里立刻传来一阵淡淡的清香,和竹子的清香不一样,更像是梅花的香气。

他拿着火把,走进洞口。

洞口很窄,只能容一个人通过,走了大约几米,洞口突然变得宽敞起来,里面是一个小小的石室。

石室的中央,放着一个石盒,石盒上刻着一朵完整的绿梅,和信纸上的残缺绿梅正好互补。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