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七十八章 朔北商会立(1/2)

入秋的朔北已带寒意,晨起的霜气裹着酒坊飘来的醇香,在将军府门前的青石板上凝出薄薄一层白。

黄玉卿刚用过早膳,便见管家匆匆来报,说城西的牧民首领巴图与最大的粮商张掌柜在市集起了争执,险些动了手。

她放下手中的羊毛账本,指尖还沾着记账用的炭灰 —— 那是念北昨日缠着要学 “算货物价值”

时,两人一起画乱的本子。

“可知为何争执?”

黄玉卿擦了擦手,起身取过挂在门边的厚布披风。

自雪灾过后,朔北的市集倒比往年热闹了数倍,酒坊的果酒、牧场的皮毛、改良田种出的耐旱粟米,都成了西域商队眼中的香饽饽。

可热闹背后,麻烦也跟着来了。

“说是张掌柜收巴图的羊皮时,压了两成价,巴图不依,说上月还不是这个数。

张掌柜又说西域商队最近只肯出这个价,他总不能亏本……”

管家话音未落,门外又传来马蹄声,是萧劲衍派来的亲兵,说北境探马传回消息,前日有两支西域商队在边境被不明势力截了,货物全失,人只逃回来两个。

黄玉卿脚步一顿,眉头拧起。

这已是半月内第三起商队遇袭事件。

先前她只当是流寇残余,可接连发生在不同路段,倒像是有人故意在断朔北的商路。

她裹紧披风往外走,心里已有了主意 —— 成立商会的事,不能再拖了。

赶到市集时,争执已被巡逻的士兵控制住。

巴图是个满脸络腮胡的汉子,此刻正涨红着脸瞪着张掌柜,手里还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羊皮:“黄夫人您来评理!

去年雪灾,若不是您给的耐寒草种,我这牧场早没了!

如今羊皮有了收成,他倒好,一压再压,这不是把我们往绝路上逼吗?”

张掌柜也一脸委屈,手里的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巴图首领,我哪敢坑您?

西域来的胡商说,最近北境不太平,他们运货要多带护卫,成本涨了,自然只能压收购价。

我要是按去年的价收,这批货就得砸手里!”

围观众人也跟着议论起来,有说商户黑心的,有说胡商难缠的,还有牧民低声抱怨,前几日用粟米换盐时,也被盐商多要了两斗粮。

黄玉卿看着眼前的乱象,想起雪灾时军民一心抗灾的场景,又念及昨日萧劲衍说的 “军备改良需大量铜铁,可本地铁匠铺却因缺煤歇了半数”

,心中更觉成立商会势在必行。

她清了清嗓子,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力:“诸位静一静。”

市集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在她身上 —— 这半年来,“黄夫人”

三个字在朔北早已不是单纯的将军夫人称谓,而是带着 “守护神”

的分量。

雪灾时的灵泉水、旱灾时的蓄水池、让牧民能吃饱饭的耐旱作物,桩桩件件都记在人心上。

“巴图首领的羊皮,张掌柜的难处,还有诸位刚才说的换盐贵、买铁难,根子都在一处 —— 咱们朔北的买卖,散!”

黄玉卿走到市集中央的高台上,目光扫过众人,“西域商队抱团压价,咱们却各做各的,你卖你的羊皮,我收我的粮,彼此拆台不说,还容易被外人拿捏。

今日商队遇袭,明日或许就有人断咱们的煤路、铁路,到时候别说赚钱,连军备改良、过冬的物资都成问题!”

这话戳中了众人的痛处。

张掌柜最先反应过来,拱手道:“黄夫人说得是!

可咱们商户和牧民素来没什么往来,怎么抱团?”

“成立朔北商会!”

黄玉卿掷地有声,“把牧场、酒坊、粮铺、铁匠铺、药庄都拢进来,再请萧将军派士兵护卫商路。

对内,咱们定个公道价,不许哄抬物价,也不许恶意压价;对外,咱们统一跟胡商议价,他敢压价,咱们就联合起来不卖给他们!”

人群里顿时炸开了锅。

有牧民担心商会会偏向商户,也有商户怕被限制利润。

黄玉卿早有准备,从随身的布包里取出几页纸,上面是她连夜拟定的商会章程:“大家看,章程里写得明白 —— 商会分三个部,牧户部、商户部、工匠部,各部选自己的首领,凡事需三部商议后决定。

比如收购价,每月初一由三部一起定,既要保证牧户有赚头,也不能让商户亏本。

至于护卫商路的兵卒,费用从商会的抽成里出,抽成只收一成,且每笔开支都要公示,谁也不能中饱私囊。”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还有,上月黄家那群人在牧场偷懒耍滑,已被我按工分制度罚了粮 —— 这商会的规矩也一样,守规矩的,咱们一起赚钱;想投机取巧、破坏规矩的,不管是商户还是牧民,都逐出商会,以后没人跟他做买卖!”

这话一出,不少人都笑了。

黄家父母带着儿子来朔北 “投奔”

的事,早成了朔北的笑谈 —— 黄玉卿没赶他们走,却把好吃懒做的黄家子弟全派去了最偏远的牧场,每天按工分领粮,干得少就吃得少,才过了一个月,黄家儿子就哭着喊着要回去,黄家父母也没了当初的嚣张气焰,老老实实跟着干活了。

众人见黄玉卿连自家人都不偏袒,对商会的规矩也多了几分信任。

巴图第一个站出来:“我信黄夫人!

我巴图牧场的五百张羊皮,全交给商会打理!”

张掌柜也跟着点头:“我粮铺也加入!

以后收粮卖粮,都按商会的规矩来!”

接下来,铁匠铺的李师傅、药庄的陈大夫、甚至几个小有名气的西域商户(都是黄玉卿提前筛查过,无背景纠纷的)也纷纷表态加入。

短短一个时辰,朔北大半的商户和牧户都成了商会的成员。

三日后,商会成立仪式在将军府前的广场举行。

萧劲衍亲自到场,身后跟着一身戎装的萧明轩 —— 自从 “边境预警网”

的构想被采纳后,萧明轩每日都跟着士兵去边境巡查,脸上多了几分少年人的英气。

黄玉卿站在萧劲衍身边,看着广场上整齐排列的牧户、商户代表,心里颇感欣慰。

仪式上,各部选出了首领:巴图任牧户部首领,张掌柜任商户部首领,铁匠李师傅任工匠部首领。

轮到选商会会长时,众人却一致看向黄玉卿。

“黄夫人,这会长非您莫属!”

巴图高声道,“若不是您,咱们朔北哪有今日?

您当会长,我们都服!”

黄玉卿却摆了摆手:“我身子弱,还要照看念安和念北,实在担不起会长之职。

不如设个名誉会长,我只在旁帮着出出主意,日常事务还是由三位部首领轮流打理,凡事商量着来。”

她这话并非推脱。

昨日靖王派人送来的那批西域战马,萧劲衍已编入了商队护卫队,可送来的农书里,却夹着一张不起眼的小纸条,上面写着 “朔北物产丰饶,当与京城互通有无”

—— 靖王对朔北的关注,从未停止。

她若当了会长,难免会成为京中权贵的眼中钉,倒不如退一步,既保留话语权,又不锋芒太露。

众人见她态度坚决,也不再强求。

最终,商会定下巴图为第一任轮值会长,黄玉卿为名誉会长。

仪式结束后,萧劲衍拉着黄玉卿的手,低声道:“你这步走得好。

既整合了资源,又没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

黄玉卿笑了笑,目光却投向人群角落里的一个西域商人 —— 那人是昨日才来的,自称是西域最大粮商的代表,今日却格外关注商会的章程细节,甚至悄悄记录着什么。

方才她看到,这人腰间挂着一枚玉佩,样式竟与靖王上次送来的战马上的配饰有些相似。

“萧郎,”

黄玉卿凑近萧劲衍耳边,声音压得极低,“那个穿蓝色胡服的西域商人,你让人盯着点。

还有,昨日探马说商队遇袭,查清楚是谁做的了吗?”

萧劲衍脸色微沉:“还没查到具体是谁,但从留下的痕迹看,不像是普通流寇,倒像是北境游牧部落的人。

另外,铁匠铺说改良弓弦需要的牛筋,最近西域商队都不肯卖了,说是‘上面有令’。”

黄玉卿心里一紧。

北境游牧部落、靖王的眼线、断供的牛筋…… 这三者凑在一起,绝非巧合。

她想起空间里那本从古籍中找到的《北境兵略》,里面提到过北境游牧联盟惯用 “断补给、围而不攻”

的战术,难道…… 正想着,念安和念北跑了过来。

念安手里拿着一个小小的沙盘,上面是他照着萧劲衍的军事沙盘画的简易地图,指着其中一处说:“娘亲,爹爹说这里是边境最险的地方,要是敌人来犯,我们可以在这里挖陷阱!”

念北则抱着一本账本,脆生生道:“娘亲,商会的账本我帮张伯伯算了,今日收的羊皮,按规矩分给牧户的钱,比上次多了三成呢!”

黄玉卿蹲下身,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头,心中既有暖意,又有沉甸甸的责任感。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