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重逢(1/2)
至于是谁,时锦没有胡乱猜测。
但其实也不需要猜测。
周晴也很害怕,可周虎在推车,她就下意识往时锦身边靠。
时锦干脆也握住了她的手。
两个孩子的手都是温热的。
这种温度,反倒是驱散了时锦心头的一些阴霾,让她少了许多负面的情绪。
时锦带着队伍快速离开后,才缓缓开口:“外头很乱。
不能轻信别人。
也不要靠近外人。
现在好多人估计都没有吃的。
尤其是从咱们沧县出来的人。”
“还有,死掉的人不要靠近。”
时锦没有回头看那具尸体:“万一是有什么传染病死的,会传到我们身上。
那时候,我们也得死。
吃过尸体的动物也不能吃。
一样会传病。”
“不许告诉任何人我们手里有多少粮食。”
时锦加重语气:“任何时候,我喊你们拿刀,都别犹豫。”
时锦的话,让陈东他们心里更加恐惧不安了。
但回头看看时锦,他们又好了些。
最后,时锦跟方菊说道:“离开肃县范围后,咱们每天早上吃一顿,晚上吃一顿,中午吃干粮。
只有身体康健,强壮,咱们才能走到安全的地方。”
方菊想到刚才路边的那个死人,她牙关打颤:“好。”
只是她还是焦虑未来,定了定心神后问:“那以后粮吃完了咋办?”
“总有办法。
只要身体强健,就会有办法。”
时锦语气很笃定,盯着方菊的眼睛,和她对视:“你相信我。”
方菊用力点点头。
仿佛这样,她心里的不安就能少很多。
接下来,谁也没有耗费力气多说话。
只是沉默赶路。
说真的,在这种状况下,身体和心理都疲惫到了极点,人根本没有说话的欲望。
甚至会变得麻木而机械。
快要走到和孙大夫分别的地方时,时锦他们一行,又遇到了一队人。
这是一个瘸腿的汉子,推着一辆车,带着个枯瘦的女人和两个干巴巴的孩子。
看上去,像一家人。
那汉子不是天生的毛病,而是左腿断了,如今用一根木头代替的左腿。
他们是从背后追上这几个人的。
陈东看清楚那汉子的背影后,忽然开口说了句:“是卖烧饼的那个张瘸子一家!”
张瘸子最爱在一个街口卖烧饼。
他婆娘总是帮着他推车,车上放着炉子—— 那些记忆对于时锦来说,本身就不是自己的,这会儿更是模糊了。
不过,陈安他们几个都显然是认识这个张瘸子。
甚至陈安还替他们高兴:“太好了,他们一家都活着呢!”
周虎和周晴脸上也有一点隐约的笑意。
时锦想了想,干脆加快脚步,追上了张瘸子他们。
事实上,张瘸子发现后头有人后,就没有着急赶路,而是停在了路边,警惕地盯着他们。
时锦留意到,张瘸子腰上,别着一把刀。
而且他的衣裳上,还有暗红发黑的东西。
时锦几乎都不用琢磨,就知道那些暗红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时锦和张瘸子他们一人占据了路的一边,尽可能离他们远一点。
这既是个表达没有恶意的态度,也是一种防御的态度。
毕竟这个情况下,彼此其实都对对方充满了戒备。
时锦张口就道;“我以前买过你家的烧饼。
很好吃。”
一听这话,张瘸子稍微放松了些,紧握着刀柄的手也松开了一点,但仍旧充满了戒备:“你想干啥?”
“你们怎么也出来了?
沧县咋个样了?”
时锦只是这样问。
张瘸子沉默了一小会儿,才摇头:“都完了。
前面几天,一群畜生把城里又抢一遍。
我看情况不对,只能继续躲地窖里。”
“那些人杀人,分人肉。
城里的人要么归顺他们,要不就被吃被杀被抢。”
“大概三天前,来了几个骑马的人,是肃县来的。
说是来接管沧县的新县令。
他们几个很厉害,把那个畜生头子杀了。”
“但那几个人……把那些粮食扣下了,然后说要征兵。
十二岁以上的男娃都要征走,壮年的,残疾也要。”
“我连夜带着婆娘娃娃跑了出来。”
张瘸子说完,忽然又戒备瞪向时锦:“不对,你说买过我烧饼,那你应该也是沧县人。
你咋不晓得情况?”
“契丹人一走我们就跑出来了。”
时锦说道,隐去别的事情不说:“我们本来想去投奔亲戚,结果到了地方,才发现村里的人也都死完了。
不敢回沧县,也不敢留在那儿,就只能往平洲走。”
张瘸子这才又放松下来。
时锦却邀请他:“你看路上这么乱,我们要不然一起走吧。
一路上互相也有个照应!”
她看中了张瘸子的武力值。
哪怕是个瘸子,但张瘸子能护着妻儿走到这里,显然也有点本事。
然而,张瘸子打量了一下时锦她们这边,却摇摇头:“不了,我们不喜欢和人一起走。”
说完这话,张瘸子便干脆喊婆娘和娃儿歇一歇。
态度很坚决。
时锦看出来了,张瘸子这是嫌弃她们老弱病残战斗力不够。
于是,时锦也歇了合作照应的心思。
只是最后,时锦还是提醒了一句:“别去肃县。
我听说,肃县情况也差不多。
我们打算往平洲那边走。”
张瘸子道了一声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