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1章 小姑不见了(2/3)

“哎哟,咱们铁牛还知道爱干净了?”

二房媳妇正好路过,看见他这样,忍不住打趣道。

黎巧巧心里一紧,生怕吴涯露馅。

好在吴涯虽然一脸痛苦,但碍于“傻子”

的人设,只是哼哼唧唧地继续跟那根柳枝较劲,没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话来。

二房媳妇笑了一会儿就走了,显然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黎巧巧这才松了口气,狠狠瞪了吴涯一眼。

吴涯一脸无辜,吐出嘴里的盐水,小声嘟囔:“这玩意儿能刷牙?

我感觉我的牙釉质都要被刮没了。”

“闭嘴吧你,”

黎巧巧压低声音,“再挑三拣四,下次让你用树枝刮牙!”

吴涯顿时老实了,但脸上那副委屈模样,活像是被欺负了的小媳妇。

早饭后,黎巧巧灵机一动,拉着吴涯去找张金花。

“娘,我带相公出去转转呗?”

她摆出一副乖巧模样,“老闷在屋里也不好。”

张金花正在纳鞋底,抬头看了眼儿子。

吴涯正好奇地东张西望,一副坐不住的样子。

“成吧,”

张金花想了想,点头道,“就在村里转转,别走远了。

看好铁牛,别让他惹事。”

她如今也看出来了,儿子就听这个媳妇的话。

让巧巧带着出去透透气,总比闷在家里强。

黎巧巧连连保证,拉着吴涯就往外走。

一出吴家大门,吴涯明显松了一口气,连背都挺直了些。

黎巧巧好笑地看着他:“怎么样,重获自由的感觉?”

吴涯没接话,但眼神明显活泛了许多。

他仔细打量着周围的环境,像是要把每一条路每一栋房子都记在心里。

万福村不大,百来户人家依山而建。

村中一条土路蜿蜒穿过,路旁散落着茅草屋顶的土坯房。

时值清晨,炊烟袅袅,偶尔传来鸡鸣犬吠,倒是一派宁静的乡村景象。

黎巧巧一边走,一边低声给吴涯介绍:“那是村长家,青砖瓦房,看见没?

全村就数他家最气派。

那边是祠堂,过年过节都在那儿祭祖。

村东头有口老井,全村人都去那儿打水...”

吴涯听得很认真,时不时点点头。

走到村口时,他忽然停下脚步,望着远处的山峦出神。

“想什么呢?”

黎巧巧问。

吴涯指了指远处的山:“那山势不错,有溪流穿过,植被也茂密。

要是开发成旅游景区,搞个农家乐什么的,肯定能火。”

黎巧巧噗嗤一笑:“醒醒吧吴大少爷,这儿是古代,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还旅游呢!”

吴涯这才回过神,讪讪地放下手:“职业习惯,职业习惯。”

两人继续往前走,不可避免地遇到了村民。

大家看见吴家这个傻儿子居然出门了,都好奇地张望。

有几个顽皮的孩子跟在他们后面,学着吴涯走路的样子,嘻嘻哈哈地笑闹。

“傻铁牛,傻铁牛!”

一个胆大的男孩甚至朝他们吐口水。

黎巧巧心里一紧,生怕吴涯发作。

谁知吴涯只是面无表情地继续往前走,好像根本没看见那些孩子似的。

倒是黎巧巧忍不住回头瞪了那些孩子一眼,吓得他们一哄而散。

“你倒是沉得住气。”

黎巧巧小声对吴涯道。

吴涯淡淡道:“跟小孩子计较什么?

再说我现在是个傻子,傻子就该有傻子的样子。”

黎巧巧挑眉:“哟,这么快就入戏了?”

吴涯哼了一声,没接话。

但黎巧巧注意到,他悄悄在衣服上擦了擦手——刚才那小孩吐口水时,有几滴溅到他手背上了。

黎巧巧差点笑出声,赶紧忍住。

她忽然有点遗憾,那口水怎么没直接吐到吴涯脸上?

看他那洁癖发作的样子,一定很有趣。

两人绕着村子走了一大圈,把主要道路和重要地点都摸清楚了。

吴涯虽然一路上没说什么,但眼睛一直在观察,显然是在熟悉环境。

回到吴家附近时,黎巧巧拉住了吴涯:“差不多了,该回去了。”

吴涯点点头,忽然问:“村里有集市吗?”

“每月初一十五有集,”

黎巧巧道,“怎么,想去逛逛?”

吴涯嗯了一声:“得找点赚钱的门路,总不能一直靠你靠家里养着。”

黎巧巧惊讶地看他一眼:“可以啊吴大少爷,这么快就适应角色了?”

吴涯白她一眼:“既来之则安之。

再说...”

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下去,“总不能真当一辈子傻子。”

黎巧巧正想说什么,忽然看见张金花站在门口张望,赶紧拉了吴涯一把。

“娘在找咱们了,快回去。”

吴涯立刻又换上那副懵懂的表情,乖乖被黎巧巧拉着往家走。

黎巧巧看着他这变脸速度,心里暗暗称奇。

这位吴大少爷,或许比她想象的还要能适应这里的生活。

只是不知道,这对于他们两个穿书者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黎巧巧和吴涯踩着饭点回到吴家时,太阳已经升得老高。

两人这一路上都没怎么说话,各怀心思。

黎巧巧是饿得前胸贴后背,一心惦记着回家吃饭;吴涯则一路都在暗自观察。

要说这两个现代人为什么对吃饭这么上心,倒也不全是因为饿。

自打穿到这穷乡僻壤,他们就没吃过一顿像样的饭。

糙米粥、咸菜疙瘩、偶尔见点油腥,这对过惯了锦衣玉食的两个人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

可偏偏又不敢不吃,万一真饿死了,那才叫冤枉。

所以一到饭点,两人比谁都积极,生怕去晚了连粥都喝不上热乎的。

可今天一进院门,就觉得气氛不对。

往常这时候,院里该飘着饭香了。

三房柳氏该在灶房忙活,各房的人也该陆续出来准备吃饭。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