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皇帝证礼,各方齐贺(2/2)
所有的议论都离不开一个话题:齐政;
所有的赞誉都给了一个人,还是齐政;
所有对未来的美好想象,文脉传承、陛下赏识,官场新星,都堆迭在了一个人的肩头,那个人还是齐政。
在脱离了周山那个环境之后,楚王渐渐冷静,脑子也渐渐清楚起来。
他清晰地意识到,等周山的事情扩散开来,齐政的名声将踩着与他同台竞技的六个人,在孟夫子滔天声望的帮助下,在父皇言语态度的助推下,一飞冲天。
中京,大梁,乃至包括北渊和西凉在内的整个天下,都将响起他的名字。
这当中,自然也包括江南。
江南势力是他的基本盘,江南学子通常入京之后,也都会在他的名声和春秋阁的拉拢下,如滚雪球一般聚拢在他身边。
但如今,有出身江南的孟夫子,和出身江南的齐政在,这些学子还会是他的囊中之物吗?
别忘了,他自己都曾经短视地让江南商会会长朱俊达组织了上百名江南学子送入周山。
他在朝中的基本盘,就是江南势力的官场积累和金钱实力,和士林的名望。
如今,孟夫子在周山上一坐,短短一个月,就让他的士林名望在无声无息中,没了这么大一块?
他的目光一凝,望向面前的车帘,似要穿过车帘,看向前方銮驾上的那个身影。
父皇,原来这就是你将孟夫子留在中京的用意吗?
那么,孟夫子前来中京,是不是也是你的手笔呢?
甚至那位晏夫子的离世,莫非也有你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