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606章 东方大皇帝(下)(1/2)

“承天应命皇帝,诏曰: 朕起自南洋僻荒之所,承祖先不屈之志,揽四海豪杰英雄,驱逐鞑虏,重拾山河,尔来二十年矣。

甲申以来,东虏乱我华夏,行文字狱以钳天下之口,课万钧税以穷天下之民,致乐土变为废墟,华夏几成蛮夷。

复兴之际,朕惟兢兢业业、朝乾夕惕、弗敢稍懈,恐仰不能对华夏先贤相托,俯不忍失神洲赤子之望。

然人之精魄有限,而天下之事无穷 皇长子森,朕之首嗣,天意所属,节俭爱人、聪慧仁德、贤良果决 谨告天地、宗庙、社稷,授宝册、金印.

,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

随着这道册立皇太子的诏书,起了一点点风,但完全没掀起什么大风浪大虞朝夺嫡之争,落下了帷幕。

阿森凭借他良好的素质,占据首嗣的身位优势,当然,最重要是时局的变化。

大虞朝跟以前任何朝代一点都不一样,君臣百姓一起进入了新时代,地域广阔远超历代,事情繁多到朝廷都处理不过来。

别说皇帝不会跟太子起皇权之争,就是太上皇和皇帝的兄弟、子侄也纷纷被委以重任,授予了独断之权。

朝廷中,皇帝用内朝抓了相当权力之后,外朝仍然事情繁多到大学士们头疼,因此内外朝竟然一片和睦,少有互相侵夺之事发生。

与汉唐那种皇帝和太子就挤在小小的长安城,甚至是长安皇城,必然会产生极大争夺的情况,完全不同。

听到儿子终于成了皇太子,陈贵妃的脸上泪如雨下。

若不是头上带着宝冠,又是这么庄重的场合,她估计会哭的瘫倒在地上。

而其余勋臣贵戚、文武大臣们都长长松了口气,集体山呼万岁之后,又冲着皇太子三呼千岁。

对于他们来说,皇太子贤明与否,实际上不是非常重要,重要的是把人定下来,不要让几大派系参与惨烈的皇储站队之争。

因为这世界上真的喜欢把全家赌上去搏更进一步富贵的,还是少数,就跟地方势力真想要造反的也是少数一样。

之所以看着多,恰恰正是因为少,出一个就会被精细记载,历史一长,看起来就很多了。

这人,只要你不是个变态,就像是亲藩宋城君侯吴让这样的,辖八个县六十多万人。

长子在复兴公司和军界来回横跳,是大虞朝二代勋贵中的佼佼者,次子也在读书、研究上很有天赋,得皇帝看中。

他自己则在南洋当土皇帝,开着大公司,每年大把收益多到根本用不完,还受人尊敬,他有病才会赌上全家性命和家产去造反呢。

别说他了,就是管着大丹那沙林甚至下缅甸,只得到两个君伯和一个君子爵位的黄真也一样。

虽然掌握大丹那沙林十几年,但皇帝要他交一部分权,他马上就交了,脑子有病才会为了这些钱权而让全家死光光。

所以哪怕是在明香人为主的粤语白话系和以郑家为首的大闽南系中,也有大量人希望皇帝能直接做主,免得两派互相倾轧,搞不好哪天就被牵扯失去富贵家破人亡。

雅乐声中,皇后郑诗诗头戴九龙四凤冠,身着深青色翟衣,走到莫子布的天子六驾边,亲手将册封太子的诏书和宝册,端给阿森。

阿森则赶紧在铺好的地毯上,再次对着皇后郑诗诗行叩拜大礼。

随后双手接过诏书、宝册等,递给身边的东宫左春坊左庶子,又再次拜谢郑诗诗,口称:“儿臣拜谢母后!”

郑诗诗其实挺喜欢阿森的,或者说跟历史上一样没有子嗣的郑诗诗,母爱缺少一个释放的空间。

同时她又对丈夫极为爱慕,因而对任何皇帝的子嗣都非常喜欢,阿森也没少到皇后宫中找皇次子阿栩玩耍。

郑诗诗听了这声母后,有些感动的眼圈泛红,而远处他的同父妹妹敬妃郑素素的脸上表情,则很有些复杂。

她第一胎也是女儿,基本就注定失去了所有竞争的机会,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或许,这就是阿森的大气运所在吧。

随后,莫子布又让皇次子阿栩上前,这孩子今年十岁,身材高大,但有点黑又有点胖乎乎的。

形象气质不如兄长阿森那么看起来就自然带着威仪与霸气,阿栩更像是个有些肥宅的读书人。

“我儿,父亲将乐浪省就交给你了。”

莫子布说着,让人宣读了册封阿栩的诏书,封他为乐浪郡王,成年后就藩乐浪,也就是北高丽。

此外,苏基之女苏氏所生第三子阿榆,被册封为丹城郡王,就藩汉川省的丹城、通城两府,也就是丹那沙林和毛淡棉。

阮玉琇所生的第四子阿柘为万象郡王,先就藩万象王国。

莫子布准备未来将南掌三国,也就是老挝的琅勃拉邦、万象和占巴塞,再加上泰北的清迈,未来都划给阿柘。

随后又趁着这次盛会,莫子布对手下官员大臣都进行了赏赐,一部分还有升迁,算得上是普天同庆了。

其中姐夫李献文从夏国公晋封为宁夏郡王,投靠最彻底的萨摩藩由镇藩第三级的萨摩顺治王,晋封为等于华人的亲藩新原君侯。

岛津氏一直说他们的祖宗渡来人秦氏是秦朝皇室苗裔,最近又考证说祖宗被秦二世胡亥所杀的始皇帝之子公子高,但莫子布没有同意。

这也太不要脸了!

虽然岛津氏确实是从汉四郡去日本的渡来人,应该也确实姓秦。

但是攀附到为了避免全家被杀,而主动要求给始皇帝殉葬的公子高身上,还是过于离谱了。

简单来说,就是你配吗的问题。

见莫子布不同意,岛津氏于是调低了要求,说自己家是秦国公室的后裔,祖宗是秦孝公,莫子布这才勉强点头。

于是他诏令岛津氏全部改姓秦,以陕西三原县之名赐萨摩藩,改蓬莱省萨摩府为新原府,萨摩藩主称为新原君侯。

并把萨摩藩的领地增加到了按倭国计算,高达一百三十万石的地步。

而这个从镇藩萨摩藩晋封来的亲藩新原君侯,就与德川家治的江户大公一起,成为了原倭国领土上唯二的华人亲藩,一东一西,把倭国其他镇藩给夹在了中间。

册立太子,晋封勋贵,赏赐文武之后,莫子布来到观礼台,此时各国的使臣才过来觐见。

然后各内勋、亲藩、镇藩、外藩,各土司向皇帝进献礼物,各国使臣也来参拜,献上礼物。

江户大公徐家治亲自献上了象征倭国至宝的天丛云剑,送还了大明册封足利义满的日本国王金印和诏书、宝册等。

朝鲜郡王李祘送还了大明历代皇帝赐下的朝鲜郡王金印、宝册、赐服等,莫子布则重新赐下金印、宝册与赐服。

尊佛三世章嘉若必多吉,年岁已经很大了,拖着病体前来已是不易,莫子布于是恩准他乘坐肩舆而来。

其余四位尊佛则步行前来,以皇帝岳父,管理甘青两地教务,还兼任事实上青海办事大臣的慈航普度大尊佛郑信为首,来到莫子布身前,跪地参拜,口称万岁。

莫子布命皇城都司的内侍送来金瓶五个,彩色金签各八支,对他们交待道: “从今以后,凡达莱、般禅、章嘉、慈航普度、哲布尊丹巴五尊佛的确认,必须将生辰八字写于彩带,系在金签之上,由礼部派专员前往坐床之地抽签确认。

坐床之后,及至成年,最少要在南北二京呆满五年,朕会把他们带在身边,亲自教导。”

“谨遵大皇帝旨意。”

五人哪敢讲价钱,立刻满口答应。

好家伙,莫大王这金瓶挚签,那可比满清狠多了。

因为满清的金瓶,实际上是走个过场,也就是当地已经选好了,只是让驻藏大臣来确认一下而已。

原则上是他们不闹事,满清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家都遵循规则来玩。

而莫子布,那是真的要抽签啊,还要用彩带写生辰八字,这完全就是为了确认是谁用的。

朝廷认为谁可以当尊佛,那么前来的礼部官员只需要知道选中者生辰八字写在什么颜色的彩带上,直接金瓶里面选就是了。

这就把选择权完全握在了皇帝和朝廷手里,下面人一点权力都没有,基本跟后世那个笑话说尊佛圆寂要征得同意一个样了。

从今以后,达莱和般禅代表的雪区,普度慈航代表的甘青,哲布尊丹巴代表的漠北,章嘉在京负责总务,这五大尊佛的确认,就百分百掌握在皇帝手里。

他们之后,以土谢图顺义王车登多尔济代表的漠南漠北漠西蒙古各部前来,向莫子布献上了九白之贡。

莫子布特意站起身来说道:“昔日孛儿只斤家建立蒙元,纵横世界,但终是不能维持帝国,铁木真一驾崩,偌大帝国就随之崩散。

此后,爱新觉罗家也建立满清帝国,不过做的更差,让我们所有人几陷火狱之中。

蒙元与满清的失败,证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尊王攘夷的东方真圣王、大皇帝,只能由人口最多的汉人皇帝来担任,才能引领东方诸族。

那朕就当仁不让了,尔等也不必推举朕为天可汗,首霸草原之匈奴,乃是夏之苗裔,此后各部,皆承天命于匈奴。

从这里看,中原与草原,从来就是一体。

是以自古草原之单于、可汗,威权都无过中原皇帝,朕就以大皇帝之名,统治东方之地。”

“臣等遵旨,一切谨遵大皇帝之命!”

。。。。

凉风吹过木兰围场的草场,卷起观礼台四周的帷幔呼呼声响。

太阳初升,一阵阵急促的鼓点声响起,在各色彩旗指引下,来自大虞近卫军六个团的三千士兵,快步进入众人视线。

从欧洲各国来的使者,立刻起身瞪大了眼睛。

他们来这的另一个重大任务,就是观察此次盛会的赛里斯军演,看看赛里斯军队到底有多强的战斗力。

三千名近卫士兵皆头戴朱漆勇字盔,身穿火红色鸳鸯战袍,下身还穿着红色锦缎制成的曳撒,手托装备米涅弹的飞将军1777线膛枪。

近卫军们的线膛枪都插上了刺刀,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同时他们拖着步枪的手上,带着完全手工打造的白色棉麻手套。

等走到观礼台前,全军最前面的武文勇突然抽出用作仪仗的八面汉剑高高举起,同时大吼一声:“忠勇孝义!

令行禁止!”

“忠勇孝义!

令行禁止!”

三千人声音如一,猛地把扛着的步枪换成向前方四十五度斜举,白色手套在红色军服的映衬下,极为明显。

数千人动作也如一,就像是火红色的海洋中泛起了一阵白色浪花一样,非常具有观赏性。

此时源自欧洲的这套操作还没成型,突然被莫子布穿越时空的用了出来,顿时唬的这些欧洲使者们一阵惊呼。

“万岁,万岁,万岁!”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