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AI-八岐、局势(1/2)
北海道。
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冻结了高山,冰封了平原。
来自鄂霍次克海的流冰,板结了海水,封堵了宗谷海峡。
迈入冬季,北海道就像一座世间孤岛。
远洋巨轮、各国舰队,均不再从此经过。
国际航班受寒流影响,纷纷将航线向南调整到更低纬度。
甚至列强们的探测雷达、监控雷达,也因冰层折射、雪山折射的杂乱回波影响数据分析,直接无视了该地区。
但此时此刻的北海道,并不孤寂。
遍布流冰的海洋上,一架架地效运输机奔波往来,或卸下在马加丹简单处理的矿胚,或卸下在北极捕捞的冷冻海产,或卸下楚科奇农垦种植的高寒药材。
另有大量重型核动力破冰船,一边压碎冰层,一边牵引漂浮在海面上一捆捆原木,犹如海上火车一般,缓缓进入不冻港。
而在茫茫雪原中,数以万计的中小型化工厂、炼焦厂、水泥厂、冶炼厂、铸造厂、锻造厂、制药厂、食品加工厂···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尽头。
它们冲天的烟囱虽然不高,却喷吐出一道道遮天蔽日的浓烟。
这些灰黑交织的浓烟,在寒流裹挟下,不仅改变了雪原颜色,也挡住了卫星视线。
因此在中部的高山地带,又隐藏着数不清的军工厂。
有三菱工业负责的极地战车厂、无人化机械厂、无人机制造厂。
有川崎重工负责的雪地摩托厂、导弹制造厂、雷达制造厂。
有石川岛播磨工业负责的极地发电设备厂、极地战机厂。
有日立负责的核电厂、倭岛自主芯片厂、燃气轮机制造厂。
有东芝负责的数据库、战地医疗系统··· 有住友重工负责的极地工程车、极地布雷车··· 有富士重工负债的极地运兵车、极地后送车··· 有小松负责的··· 而这些工厂,基本源于三年前。
当时,时任倭岛农协会长的藤真,提出倭岛粮食自足自给,却遭到倭岛内部和联邦资本的联合打压,最终被迫辞去职务,灰溜溜的跑到东京湾卖起了二手电器。
随后,倭岛农协在新会长的带领下,开启全方位改革。
持有土地的倭岛农户,一边将土地租赁给企业搞工厂,一边申请农补,一边安排男人进厂打工,一边安排女人进口三系水果,一边将水果高价卖到城里,实现‘四项收入’。
在倭岛经济持续滑坡的背景下,倭岛农户成为倭岛收入最高、生活最好的群体。
这些新建成的工厂,也因承揽了海量三系资源初加工订单,免于倭岛经济波及,成为倭岛最垄断集团,合成‘倭岛七大工业体’。
它们完全有实力、有资本,支持右翼完成加大达战略。
因此11月10号。
数不清的极地战车、雪地摩托、极地作战设备、极地发电设施,被源源不断的运出高山兵工厂,然后借助三系地效运输系统,输送向‘可以绕过白令海峡的楚科奇陆地通道’。
在那里,沿着山谷走向铺设的大型地效运输机,同样忙碌万分。
有的在运输已经适应极地环境的倭岛自卫队俘虏···不,现在他们是倭岛先遣军,背负着倭岛未来囯运。
有的在运输倭岛从三系海参崴海港采购的航空燃油、军用柴油、塑料爆破颗粒··· 有的在运输三系军粮、三系军需药品、三系御寒装备··· 也有的在运输倭岛送给余三元的礼物十名身材妖娆的倭岛女子。
这是倭岛继二战结束,公开将原节子当做礼物送给麦克阿瑟之后,首次以官方名义,再次把‘人’当礼物,赠送给它囯势力。
可惜,十名礼物还未上机,便被刚正不阿,冒死劝谏的三系远东负责人郭新,拦截下来。
“你们是干不掉我们大当家,打算在床上累死他吗?”
“郭桑误会了,这只是我们的一点点心意,如果十名不行,三名总可以吧?”
“一名也不行,低等人会污染我们高贵的基因。”
北海道南部,地下500米。
加拿达战略总大本营。
狭长的通道,犹如盘踞的巨蛇,一环一环的有序向外扩散,总长不知几何。
通道两侧,分层设置的金属架子上,整齐摆放着一台台蓝光闪烁的三系中央处理器。
这是倭岛继‘02年世界最大、最快超算母星模拟器’之后,重新打造的超级人工智能,又叫‘八岐大蛇’。
其硬件采用三系同步并行处理设计的中央处理器,和三系陆续淘汰的显卡矩阵模组。
其算法采用倭岛自主设计,数据采用倭棒系手机采集,训练利用倭棒系手机完成。
参考世界已公开信息,‘八岐大蛇’的能力,已经完全超越05年北美三大显卡矩阵之和,这也是倭岛敢启动加拿达战略的底气之一。
11月15号。
总大本营战略研究部。
倭岛首席小犬被右翼逼迫辞职后,新上任的右翼首领麻生太郎,置身大型会议屏的下方,昂首打量‘北海道→楚科奇通道→北冰洋/波弗特海→加拿达西北’的运输线。
而在屏幕左侧,数块小型屏幕,分别现实各个地区的运输状况。
有冰天雪地中,快速疾驰的极地战车群。
有冰天雪地中,快速拔地而起的矩阵雷达。
有冰天雪地中,隐藏在皑皑白雪中的岸基导弹。
有冰天雪地中,潜伏在近海的倭岛远征舰队··· 八岐大蛇:“第2773轮模拟结束,按照既定作战计划,我方胜率78.
8,失败因素包括:三系切断楚科奇通道、北极爆发异常天气、极地冰层融化引发瘟疫···”
麻生太郎犹豫许久,深吸一口气,“八岐,结束模拟环节,从过往模拟中选出最优解。”
“好的,正在筛选···目前,我方拥有三套胜率90以上的最优解。”
“一,民主胜利。
过程简要:舍弃老弱病残,征召所有精锐和人才,全员皆兵,然后借助楚科奇通道,涌入加拿达,等占据加拿达西北,再胜而降之,成为加拿达公民,随后用十年时间成立自治区,推动倭籍人员竞选加拿达负责人,成功之后,更改国名,实现战略。”
“二,征服胜利。
过程简要:不惜伤亡,占领所有城市,以暴制暴···”
“三,基因胜利。
过程简要:学习北美消除印第安人,通过武力、食品、药品、基因试剂、化学物资泄漏等手段,对土著进行化学阉割,可在510年内,彻底清除土著。”
麻生太郎:“糅合这三套方案,制作更详细的作战计划。”
“好的···新战略已经生成。”
十分钟后。
由倭岛右翼构成的幕僚长、将、将补、佐官,以及部分重要尉官,几乎同时收到作战命令。
这些作战命令,时间细化到秒,地点细化到坐标,火力细化到每颗子弹,运输细化到克,可谓前所未有的严密。
几乎同时。
倭岛驻楚科奇35万兵力,暗中向北冰洋波弗特海挺进。
倭岛本土40万预备役,暗中向楚科奇通道转移。
倭岛右翼则走上大街,激发民怨,为后续征兵做铺垫··· 11月22号。
倭岛在加拿达和小布政府的联合施压下,万分委屈的公开宣布,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利用费用昂贵的拖船,将搁浅在加拿达西海岸的数十艘战舰直接拖回倭岛。
对此,加拿达松了口气。
北美又体验了一把当老大的快乐。
也因此,双方对倭岛提出的‘战舰吨位巨大,需要海量拖船,预计至少300艘’,没怎么在意。
毕竟人家要撤走,总不能再拦着。
11月23号。
倭岛从本州岛派出500艘伪装成拖船的中小型货船,以及用补给名义搭配的100艘辎重船。
随后走‘千岛群岛→白令海外海→阿拉斯加湾→加拿达西海岸’路线,一边投放深海鱼雷,一边奔向倭岛搁浅舰队。
此举几乎相当于隔绝了北美与白令海的海上通道。
但早在10月初,五角楼就对北美昨日岛、阿拉斯加基地等等,完成了冬季补给,借此避免海潮来临,航线不通。
因此迈入12月,即便有一两个倒霉的货轮遭遇深海鱼雷,当场被炸的沉入大海,全球也只是怀疑鱼雷是三美对抗期间遗留,甚至要求三美对货轮损失负责。
对此。
三系否认,坚称是北美干的。
北美否认,坚称是三系干的。
双方扯皮··· 而在倭岛磨刀霍霍,三美极限拉扯的时候。
欧洲爆发大规模冲突。
这事还要从高加索战役说起。
当年北美联合亲美的欧洲势力,一起对亚欧高铁沿线地区进行颜色革命,希望借此实现颠覆政权、掌控当地、破坏亚欧高铁的三重战略。
这就导致,格鲁尼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的内部,涌现出一大批亲近北美,反三反熊的群体,从而令冰熊为了保护亚欧高铁,不得不引发高加索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