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69章 南天门、再给藤真一口黑锅(2/3)

“肯定回过。”

“有没有发生奇怪的事?”

“那到没有。”

“什么都没有?”

“哦,当天晚上做过梦,梦到黑白无常索命。”

“然后呢?”

“咱是啥?

咱是匪啊,死了肯定要下地狱,与其去地狱受折磨,不如反了,我就提着长枪打进地府,火烧生死搏。”

“好家伙,怪不得咱们能尿一个坑里。”

余阳说完,旋即反应过来,“神他妈匪,咱是正儿八经的老百姓!”

“哦,也对,哪有土匪说自己是土匪的。”

“草!”

次日。

余阳邀请老布夫妇再次来到仙里仙气的南天门。

无它,上香,洗掉昨晚的晦气。

随后众人登上火锅专列,坐在复古的车厢里,吃着火锅,看着风景,来到水泊梁山,继续游玩。

等到第四天。

三元自行车厂生产的第一批自行车下线。

造型有别于二八大杠,而是分别采用了弯梁、山地车、折叠车、三轮车等款式。

并且材质轻巧,色泽高端,质量非常棒。

这令三元农业的职工们非常开心,人人皆在讨论。

老布夫妇听闻此事,格外感兴趣。

并向余阳提出了参观自行车厂,以及了解三元农业加工制造能力的请求。

余阳没有拒绝,当即带着老布夫妇,参观了三元自行车厂。

同时让大哥赵前,通过铁匠铺临时打造一辆三轮车,然后安装从外面采购的电动马达,组装一辆老头乐送过来。

老布夫妇坐上老头乐,开心的合不拢嘴,爱不释手的开了一整天。

一周后。

老布夫妇带着老头乐,启程返回德克萨斯。

虽然双方游玩期间,什么都没谈。

但双方见面拥抱问好的那一刻,就已经谈完了。

也就是三元农业与丸红商社,共同开启东线战场,牵制史密斯家族在东方,甚至在南洋的资本。

而老布家族则在欧美开启西线战场,耗尽史密斯家族在金融领域的资本。

但余阳对于此次合作,考虑的比较多。

因为老布掌控的丸红商社,在东方的影响力丝毫不次于史密斯家族。

如果干掉史密斯家族,等个一两年,小布任职北美总管,自家将会面临资本政治的双围剿。

然而史密斯家族对自家的围堵,越来越紧凑。

尤其北美现在的总管克林,是老史密斯的外甥。

对自家来说,目前史密斯家族的威胁力,比老布家族更甚。

所以,与老布家族合作没问题。

但合作期间,会不会出工又出力,那就难说了。

更何况,老布此次来是拉外援。

求人办事,总得意思意思。

比如丸红商社在东方的万宏投资那么有钱,甚至敢1:15帮史密斯夫人进行汇兑,现在找三元农业以超高价批发点牛肉,或者以超高价批发点豆粕什么的,变相给三元农业输送点弹药,总可以吧?

否则三元农业哪来的干劲?!

“白瞎了在东方生活那么多年,连点人情世故都不懂。”

余阳点支烟,吐槽道。

这时。

即将登上商务机的老布,忽然折返。

“亲爱的余,藤真的三条猎犬非常不错,我也希望能够拥有几条。”

“如你所愿,多少条?”

“100条。”

“可以按照藤真购买的价格,折算成蓝色伟人钞,等到货后,我会让万宏投资把货款汇入三元农业的公司账户。”

100条x1000万美刀,等于10亿美刀。

当然,老布给的不是美刀,是丸红商社无法汇兑出去的蓝色伟人钞。

也就是10亿美刀x8.

25汇率,82.

5亿蓝色伟人钞。

余阳计算一番之后,陷入沉默。

无论怎么说,这都是一笔巨款。

事实证明,老布确实懂得人情世故。

更甚至余阳想到了那年那兔中的‘呼叫鹰酱’。

然后鹰酱的支援就来了。

按道理讲,咱应该开心。

但为啥就开心不起来呢?

沉思中。

老布家族的湾流V型商务机起飞。

余阳深吸一口烟,拿出手机,联系老董,“领导,老布想要三只熊猫。”

“我找上级问问。”

“嗯,老布说,先放十里营养着,等他下次来再带回德克萨斯。”

“好,我知道了。”

11月25号。

韩垓西,黄河边,三元重工。

这座斥资510亿组建的超级机械制造企业,目前只有三座钢构塑料大棚,一座办公,一座科研,一座宿舍。

并且企业账户可用资金也只剩15亿。

毕竟资金都被拿去造桥修路,而销售常规机床和三轴联动机床的货款,又不能入账。

不过,三元重工的人员倒是挺齐全。

前台、招待、安保、财务、采购、销售,以及从东北招收的各类机械工程师、各类机械操作员、各类机械设计师… “余董好”

“好好,非常好。”

余阳瞅一眼略显成熟的三个前台,笑眯眯的点点头,走进董事长办公室。

很快,从三推抽调过来的财务总监,急匆匆走进来。

“余董,北美签署法案后,仅仅一周的时间,市面上就出现了数不清的倭系和徳系廉价机床,包括0.

01mm精度的三轴联动数控机床。”

“价格呢?”

“以前几乎买不到的数控机床,现在足足便宜了三分之二。”

“这都是咱们的功劳啊,否则北美怎么可能签署相关法案。”

“但‘走水路’的机床,卖不动了。”

“降价啊,咱成本那么低,完全可以比之前便宜五分之四。”

“这样的话,之前采购机床的大客户,肯定不愿意。”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