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210章 破开京,高丽灭国(1/3)

当然了,高丽朝廷派出骑兵再精锐再残暴,也是不可能将投降蒙古人的高丽人全部杀光的。

窝阔台、拖雷和赵朔,也不会坐视不管。

草原战士既吃苦耐劳又精通围猎之术,是追亡逐北的行家!

他们派出草原战士,同样化整为零,追击、设伏、突袭、围歼,不断消耗着这一万五千高丽精骑。

那些归顺了蒙古的高丽百姓,在这些高丽精骑的残酷屠杀下,也迅速转换了立场。

原本蒙古人攻打高丽是按花剌子模例,攻下一个城池后,将该城的青壮男子全部签军,攻打下一座城池,攻下该城后会放他们回去。

在死亡的威胁下,这些签军当然有一定的战斗力,但积极性是显然是不高的。

但如今高丽朝廷的昏招一出,被签了军的高丽壮丁,积极攻打高丽其他城池,没有人比他们更希望尽快把高丽朝廷从半岛上抹去。

返回本地的高丽青壮,更是积极为蒙古人通风报信。

眨眼间,十个月的时间过去,整个半岛除了开京城之外,全为蒙汉联军所攻占。

这一万五千精骑也只剩下七千多人,再也难以在开京外立足,逃向了开京。

再被刘黑马率领的蒙古附庸军拦截狠杀一回,进入开京的不超过六千人。

而进入高丽的蒙古军,则空前强大起来。

除了原本的兵马之外,他们还多了十万的高丽签军。

近三十万大军围开京,将开京围了个针扎不透,水泄不通。

另外还有三十余万高丽壮丁,为他们维持着后勤。

这是经过赵朔、窝阔台、拖雷以及高丽朝廷轮番屠戮后,开京城外所有的高丽男丁了。

感谢高丽贵人和僧人们的聚敛之能,虽然高丽穷人苦不堪言,高丽朝廷也不富裕,但这些贵族的家里和寺庙积存着大量的财物和粮食。

如今开京城外的贵人和僧人尽数被斩,这些物资足够支持蒙古军的后勤了。

任谁都看得出来,高丽亡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不过,此时开京城内,却陷入了某种莫名的狂热情绪中。

高丽王王带着他年仅十岁的儿子王倎,频频在开京的市井中现身,宣布与开京城共存亡。

高丽开京一百零七座佛寺中的九万多僧人,走入一个个百姓家,宣扬生死轮回,为高丽尽忠会来世转生富贵人家的大道理。

如果赵朔见状,肯定会嗤之以鼻。

开京总共才多少人口?

常住人口最多也就是五六十万。

不事生产的僧人却有近十万,这样的国度不亡简直没有天理。

但是,高丽人早已习以为常。

当初高丽太祖王建建国之际,开京城内就有七十多座寺庙,八万多僧人了。

在蒙古攻入高丽之前,整个高丽的寺庙超过三千座。

连权臣崔瑀的两个儿子都出家为僧。

这么多僧人,说明高丽佛法昌盛,是好事啊!

他们的情绪,甚至彻底被这些僧人的巧舌如簧鼓动起来。

“玉石俱焚!

玉石俱焚!”

“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

“今生为国尽忠,来世转生富贵人家!”

“立下大功者,转生极乐世界!”

一阵阵欢呼声,不断在开京城内下响起。

“哼,不知死活。”

蒙古军中军帐内,窝阔台病得似乎更加严重了。

原来他还能斜倚在榻上,但现在只能完全躺在榻上,和拖雷、赵朔议事。

窝阔台连喘了几口气后,继续道:“大军再围城一年,饿得他们人食人,看他们还能像现在逞能?

只…只是,我这身子骨,恐怕撑不了不多久了。”

拖雷道:“那就直接攻城吧。

先用签军攻,签军消耗得差不多,再直接用精兵攻。

我就不信了,这开京打不下来!”

“姐夫怎么说?”

“攻城吧。”

赵朔毫不犹豫地道。

现在高丽还剩下四十余万男丁,他依旧觉得太多。

这四十余万男丁中,最勇武的十万人已经签军,将用来做攻城的主力部队。

就算全死光了,他也不心疼。

当然了,死光是不大可能的。

为了激发这些高丽签军的积极性,还是会给出路的。

赵朔宣布,砍下三颗高丽人的脑袋,将抬籍入汉,加入汉军八旗。

他们成了高贵的汉人后,怎么还愿意做低贱的高丽人?

窝阔台和拖雷泽则允诺,砍下三颗脑袋的高丽签军,可以加入他们的附庸军。

至于这些签军以外的高丽壮丁,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和来历,辛苦的劳作和缴纳赋税,才有资格活下去。

轰轰轰!

打造完攻城器械后,签军对开京城的进攻开始了 到了现在,震天雷已经消耗一空,只能用石弹了。

但是,石弹也不得了啊!

尤其是赵朔的配重抛石车,威力已经接近襄阳砲了,在王阿驴砲兵部队的操作下,向着开京城发动猛轰。

“冲啊!

杀啊!

砍三颗脑袋,加入上国天军!”

“灭掉该死的高丽伪朝!”

“先登者直接抬旗!”

“杀光伪朝的鹰犬!”

高丽签军们有很多是高丽以前的正规军、别抄或者贵族私兵,战力相当可观。

他们在远程武器的掩护下,扛着云梯,推着攻城车,舍生忘死地杀向开京城。

“杀光叛徒,保护开京!”

“鞑子的走狗们,去死!”

“为了高丽,拼了!”

“死战!

死战!

今生为国尽忠,来世享用不尽!”

高丽守军士气高昂,拼死反击。

这场攻破开京的高丽灭国之战,最先开始的,竟是高丽人之间的血拼。

他们血拼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十万签军死亡超过六万。

还有近两万人受伤,无力再战。

不过,还能继续作战的高丽签军,迎来了他们命运的转机,有七千余人补入了窝阔台和拖雷的附庸军。

还有四千余人,补入了汉军八旗。

这时候,高丽城墙上的抵抗也越来越是微弱。

很简单的道理,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

经过一个月尸山血海的鏖战,开京的军民百姓早就从当初激烈的情绪中清醒过来。

长期的战争,更是消耗了他们无数的精兵猛将,悍勇之士。

差不多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