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204章 高丽,你家大汉爷爷来了(1/2)

“为什么要招赵朔汗?

我们和四叔合兵一处,就真灭不了高丽吗?”

阔端紧随在镇海之后问道。

傻儿子!

窝阔台狠狠瞪了阔端一眼。

赵朔真正希望登上汗位的是术赤。

在窝阔台和拖雷谁为大汗之事上,赵朔采取的是两不相帮的态度。

如果窝阔台真的在高丽伤重不治了,又没有赵朔只有拖雷在场。

那草原大军的指挥权,可就全归于拖雷了。

窝阔台留下什么遗旨,也就只能是拖雷说了算了。

就算拖雷是什么善男信女,他的长子蒙哥呢?

恐怕阔端和阔出,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贵由至少一年后才能回来。

到了那时候,拖雷直接告诉他,窝阔台遗旨兄终弟及,贵由能有什么办法?

这把戏,宋国的赵光义已经玩过一次了!

赵朔率领大军到了高丽,则明显有两个好处。

其一,此举是最有希望,在窝阔台去世前消灭高丽的。

灭掉高丽后去世的大汗,和没灭掉高丽就去世的大汗,对蒙古人来说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说直白一点,铁木真还不是灭西夏后,被西夏的美人刺客所杀?

这影响铁木真的一世英名了吗?

窝阔台只是在战场上冲的太浪,中了高丽人一箭,又怎么了?

只要高丽被窝阔台灭掉,他就依旧为蒙古开疆拓土的一代英明可汗!

其二,就是最关键的原因,平衡拖雷一系了。

在窝阔台的想法里,赵朔只是铁木真的女婿,又不是儿子,还能真坐上蒙古大汗的位置不成?

赵朔充其量是不听话,对他这个大汗不尊重。

拖雷却是真能威胁到他汗位的人!

赵朔到了高丽,起码拖雷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韪,篡改他的遗旨,也就没必要对阔端和阔出不利了。

再说阴私一点,难道赵朔会希望完全掌握草原战士的拖雷登上汗位,而不是他窝阔台的儿子?

察合台倒是最可信任,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平衡拖雷势力,但他远在撒马尔罕。

从高丽到撒马尔罕得多长时间?

再等到察合台率领大军前来,是远远来不及的。

说穿了,就是窝阔台本身的实力不行。

窝阔台只有五个草原世袭千户,还驻扎在西辽故地。

在如今的高丽,不受拖雷影响,只听窝阔台命令的只有怯薛军。

这怯薛军只是因为窝阔台是蒙古大汗才服从他的命令,他去世之后阔端和阔出完全无法接手。

窝阔台身体健康的时候,可以凭借蒙古大汗的称号以及察合台的支持压制拖雷。

窝阔台别说去世了,就算如现在一般身受重伤,形势就完全脱出了他的控制,觉得处处危机,看赵朔都眉清目秀起来。

他现在甚至对镇海和刘仲禄都有所怀疑。

从龟州到草原几千里路,他的身体果然能经过如此长途劳顿?

该不会是镇海和刘仲禄已经暗投了拖雷,想让他早死吧?

当然了,心里这样想的,窝阔台不会表现出来。

他摇头道:“龟州都如此难以攻打了,何况开京?

那里既有高丽精兵,又有东真悍卒,即便加上你四叔的兵马,恐怕短时间内也难以撼动。

你难道想让我,临死之前都看不到高丽灭国吗?”

又转头向镇海看来,道:“你让苏伦去传旨,告诉赵朔汗,待攻下了高丽,就将高丽一分为二。

汉江以北是我的领土。

汉江以南,就是他的兀鲁思。”

这次蒙古大军出征以前,窝阔台和拖雷已经议定,东真国归拖雷,高丽归窝阔台。

窝阔台想请赵朔出兵,当然得大出血了。

其实,从窝阔台本心来讲,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确保大汗的位置传至贵由的手中。

相对而言,就算把高丽全给赵朔又何妨?

但蒙古大汗劳师远征,窝阔台几乎把命都搭上了,却给赵朔打白工,这让他的面子往哪搁?

分一半的领土给赵朔,是他做的最大让步了。

镇海微微点头,道:“我这就去安排。”

“等等。”

窝阔台又向刘仲禄看来,道:“我的伤势如此沉重,可能长时间旅途劳顿吗?”

“问题应该不大。”

刘仲禄仔细解释道:“高丽人那一箭,虽然入肉颇深,却长生天保佑,没伤到大汗的脏腑。

只是那箭上淬了不知名的毒素,尽管已经及时替大汗挖肉疗伤,但能不能顺利驱逐残存毒素,我也没什么把握。

所以,才要大汗早做准备。”

还有句话,刘仲禄没说出来,窝阔台长期酗酒,身体的底子太差了,对他的恢复能力实在不看好。

“这样啊…镇海。”

“在。”

“你给苏伦交代后,就安排退兵吧。

我们去高丽的西京和四弟合兵一处,我也在西京好好养伤。”

“是!”

其实,现在窝阔台将拖雷调来继续攻打龟州,对蒙古才是最为有利的选择。

但是,如果窝阔台攻不下龟州还身受重伤,拖雷一来就把龟州破了。

如此鲜明的对比,这不让拖雷威望更高,窝阔台威望更加灰头土脸吗?

草原战士到底希望拖雷继任大汗,还是窝阔台的儿子继任大汗,那还用问?

所以,窝阔台宁可把攻克龟州的荣耀给赵朔,也不可能让拖雷染指半分。

不管怎么说吧,三日后蒙古大军分作三队,缓缓撤离了龟州城。

蒙古军都是骑兵,高丽龟州守军倒是不敢追赶,但是“万胜”

之声此起彼伏,整个龟州城已经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龟州城守府内,更是摆下一桌酒宴,欢庆此次空前大胜。

这场大胜的主角,自然就是射了窝阔台一箭的金允侯了。

“来,允侯大师,我敬你一杯!”

金庆孙右臂的伤势仍然沉重,但还是左手举杯向金允侯看来:“当初,我军败于朔州,你身为僧人却在半途主动从军,身手不凡,连杀了两名蒙古军。

我心中甚喜,让你加入我的别抄军。

没想到啊,大师不但刀枪精熟,弓箭更是使得出神入化!”

“我也敬允侯大师一杯!”

“允侯大师单凭射杀窝阔台的大功,就能名留青史了!”

“报功的使者已经出发,想必用不了多久,允侯大师就该还俗了。

你的官位应在吾等之上!”

包括龟州守将朴犀在内,纷纷给金允侯敬酒。

金允侯当日戴着头盔出战,窝阔台等人却是不可能看得出来,他不是普通高丽兵,而是一名僧侣。

窝阔台更不可能知道的是,在没有赵朔的历史上,他没有御驾亲征高丽,而是派大将撒礼塔领军出征。

结果,撒礼塔轻敌冒进,被白岘院的僧人金允侯射杀于处仁城下,那次的蒙古攻高丽之战,蒙古军也就不得不退兵。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