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42章:分析线索,方向渐明确(2/2)

真正的线索,往往藏在疯言疯语里。”

阿箬嘿嘿一笑:“明白了,我去当谣言收割机。”

萧景珩翻开灰皮册子,在首页写下一行字:“寒蝉行动第一条:宁信荒唐话,不信太平表。”

“啥意思?”

阿箬凑过来看。

“意思是。”

萧景珩合上册子,“越是风平浪静的地方,越要当心底下翻江倒海。”

阿箬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忽然想起什么:“对了,那枚残缺玉玺印子,要不要做个拓片?

万一以后还能用上。”

“不能做。”

萧景珩斩钉截铁,“一旦留下实体证据,就可能被顺藤摸瓜。

我们现在玩的是信息战,脑子就是最好的保险箱。”

“那你记住了?”

“三个特征。”

萧景珩闭眼回想,“右下角缺角、线条略粗、边缘有细微锯齿纹——那是手工刻刀留下的痕迹。

下次见到同类印记,不用查,直接动手。”

阿箬默默把这三条记在豆记布包的夹层里,抬头问:“下一步呢?

等消息?”

“等。”

萧景珩坐回案前,重新拿起朱笔,“但他们一定会再传信。

这种断链传递,不是为了保密,是为了测试我们有没有跟进。

只要我们不动,他们就会以为计划顺利;只要我们一动,他们就会露出破绽。”

“所以咱们得装傻?”

“不止装傻。”

萧景珩勾唇一笑,“还得装得特别认真地傻。

比如——明天我就上个折子,请求彻查燕王府藏匿的私盐账本,搞得轰轰烈烈,让所有人都觉得我还在纠结老案子。”

阿箬竖起大拇指:“高,实在是高。

让他们以为你忙着数盐粒,结果你已经在挖他们的祖坟了。”

萧景珩笑着摇头:“我现在只关心一件事——他们选的引爆点,到底是哪儿。”

“我觉得是古闸。”

阿箬笃定地说,“太隐蔽了,又打着官家旗号,最适合干大事。”

“我也这么想。”

萧景珩在漕运古闸的红圈上又加了一圈,“但不能只盯着它。

敌人既然敢明着挑衅,就一定准备了后招。

我们要做的,不是抢先出手,而是让他们自己把底牌亮出来。”

阿箬点点头,开始整理情报摘要。

烛光下,她的手指快速翻动纸页,豆壳在掌心磨出细小的声响。

萧景珩凝视舆图,朱笔悬在半空,迟迟未落。

窗外,一片梧桐叶缓缓飘过檐角,擦过瓦当,无声坠地。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