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试探行动,意图渐明晰(1/2)
第33章:试探行动,意图渐明晰 铜铃那声轻响还在耳根子上挂着,萧景珩眼皮都没眨一下,抬手就把桌角的青瓷杯往地上一摔。
“哐当”
一声,碎片溅了半尺远。
阿箬立马会意,尖叫拔高八度:“哎哟我的爷!
您这是又犯浑啦?
大半夜摔东西,吓死个人!”
话音未落,她脚底抹油就往西墙方向溜,一边走一边嚷:“来人啊!
世子爷梦魇了!
快请大夫!
快快快!”
院子里顿时灯火通明,小厮杂役乱成一锅粥。
萧景珩瘫在椅子里,两眼翻白,嘴里还哼着荒腔走板的小曲儿:“妹妹你坐船头,哥哥我岸上走……”
外头墙根底下,果然有道影子猛地一顿,贴着砖缝往后缩了半步。
萧景珩眼角余光扫到,心里冷笑:来了,真沉不住气。
他这出“发疯戏”
刚演完,阿箬就颠颠地跑回来,手里端着一碗黑乎乎的药汁,嗓门洪亮:“世子爷,神医说您这是肝火旺,得灌下去!”
“我不喝!
我不喝!”
萧景珩甩着手乱扑腾,“我要找娘亲!
呜哇——”
整个南陵世子府闹得鸡飞狗跳,足足折腾了小半个时辰才渐渐安静下来。
可没人知道,就在刚才那一片混乱里,萧景珩已经悄悄给暗哨下了令:内院四门封闭,只留一条假通道;巡夜人改双岗为三班倒,重点盯西墙一带;所有下人今夜不得随意走动,违者按细作论处。
阿箬也没闲着,趁着提灯笼查漏风的工夫,蹲在排水管边上,把一层细得几乎看不见的白沙撒了出去。
这沙是特制的,遇潮显纹,踩一脚就能看出脚印深浅、步距宽窄,连穿不穿鞋都能辨个七分。
“你这招,像极了我小时候在街口设陷阱抓偷包子的野狗。”
阿箬回来时咧嘴一笑。
“那我现在就是狗主任。”
萧景珩扇着扇子,一脸欠揍,“就等哪条饿狗自己凑上来闻味儿。”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萧景珩就带着两个幕僚在花园里“吵架”
。
嗓门大得全府都听得见。
“你们懂什么!”
他拍着石桌,唾沫横飞,“燕王府虽然被削了兵权,可那些老狗崽子还在京里晃荡!
指不定哪天就从裤裆里掏出张密信来咬我一口!”
幕僚甲赶紧劝:“世子息怒,如今风头已过,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你太天真!”
萧景珩冷笑,“死老虎也是虎,断了牙也带腥!
我昨夜梦见有人在我书房埋了一具尸体,上面还贴着我的生辰八字!”
幕僚乙吓得脸都白了:“那……那咱们要不要加强守卫?”
“不。”
萧景珩摇着扇子,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今晚子时,我会派心腹把一封要紧文书送往城外别院。
你们谁也不许跟,更不许提一个字。”
他说完,还特意从袖子里抽出一封封得严严实实的信,交给一个满脸忠厚的家丁,千叮万嘱:“务必亲手交到接头人手里,路上不准停,不准看,不准和任何人说话!”
那家丁点头哈腰地走了。
其实——信是空的,别院是废的,接头人压根不存在。
这就是个饵,专钓那些以为能捡漏的傻大胆。
到了夜里子时,月黑风高,正是干坏事的好时候。
果然,西墙那边动静了。
一道黑影猫着腰翻进来,动作比前一晚熟练多了,直奔那个“送信”
的家丁离开的方向追去。
阿箬早就带着两个人埋伏在枯井旁,躲在阴影里一动不动。
她眯着眼,盯着那人走路的姿势——左肩微沉,右腿拖地,像是受过旧伤。
“这步态……有点熟。”
她低声嘀咕。
更绝的是,那人跑到半路,突然停下,左右张望一圈,然后从怀里掏出手帕擦汗。
袖子一撸,胳膊上赫然一道烫过的疤痕,歪歪扭扭像个“燕”
字,但只剩一半,像是被人硬生生刮掉过。
阿箬瞳孔一缩,立刻记下细节。
与此同时,萧景珩正坐在书房二楼,手里拿着个千里镜,冷冷盯着府外。
他发现,那黑影走后,原地还留着两个人,一个蹲在屋檐下,一个靠在树后,全都盯着主院方向,一动不动。
“不是流民,也不是独狼。”
他放下千里镜,嘴角一勾,“这是有组织、有纪律、有kpi的正规军。”
阿箬回来时,脸都绷紧了:“看见了吗?
那道疤。”
“看见了。”
萧景珩翻开一本泛黄的册子,手指一路滑下去,最后停在一个名字上,“三年前燕王平定陇西兵变,抓了一批叛将,关在死士营里,逼他们烙下‘忠’字为誓。
后来有人想逃,就被刮去一半,打成残废赶出营。”
他指着册子里一张模糊的图样:“你看,这个标记,和今晚那人胳膊上的,对得上。”
阿箬凑过去一看,倒吸一口凉气:“所以他们是燕王的残部?
没散,反而偷偷回来了?”
“不然呢?”
萧景珩冷笑,“你以为燕王认罚的时候,是真的服了?
他那是装孙子,等翻盘机会。”
“可他们现在干啥?
跟踪送信人,图什么?”
“不是图信。”
萧景珩眼神一冷,“是图证据。”
“啥意思?”
“他们根本不在乎信里写啥。”
他慢悠悠合上册子,“他们要的是——让我‘犯错’。
只要我派人深夜送密函,他们就能编故事:南陵世子勾结外敌,私传军情,证据确凿!”
阿箬恍然大悟:“所以他们不是来偷东西的,是来等你‘制造罪证’的?”
“聪明。”
萧景珩翘起嘴角,“这些人不求杀人,只求栽赃。
他们巴不得我越紧张越好,越防备越妙,最好天天半夜派人送空信,他们好一路跟拍,回去写本《世子谋反实录》。”
“那咱们现在咋办?
抓人?”
“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