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章 我杀人了(2/4)

有人质疑墓葬和席子卷着尸骸的规制不对。

老人点头,“是不对。

唐氏史载不祥,大约是在夺门之变前后被抄家流放……后续就不知道了。”

“哟!

您竟然如数家珍,这是研究过?”

一个考古队员觉得丢人,便刺了老人一句。

老人淡淡的道:“当初编纂地方志,我也在。”

撞铁板上了。

‘ 考古队员有些尴尬。

老人也觉得没意思,捶捶大腿直起腰,目光转动,看到了吃瓜的唐青,一怔,回头看看那具不腐的尸骸。

“真像。”

唐青也觉得像。

但没当回事。

老人过来,“小伙子叫什么?”

唐青说:“唐青。”

没热闹可看了,唐青提着今日的快乐回出租屋。

几个考古队员把石板准备弄上车,老人问:“墓主叫什么?”

“唐青。”

老人回头看着唐青的背影,说:“真像啊!”

唐青回到了出租屋,洗个澡,就穿着一条短裤,打开笔记本电脑,喝着小酒。

不知过了多久,他觉得眼前有些发花。

“卧槽!

才喝了两杯,这就醉了?”

唐青嘟囔着。

短视频自动播放着,跳出一个本地主播,一脸兴奋。

唐青觉得脑袋剧痛,胸口烦闷想吐。

“……考古大发现,今天本市工地挖出一座明代墓葬,出土了一具干尸。”

“据市文物局公布,墓主的身份并非落魄权贵子弟,而是……”

市电视台的视频跟着自动播放:“……现在咱们采访一下发现者,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专家胡采立……”

白天在工地的老人此刻出现在镜头中,他兴奋的道:“墓主所处的时代,正好在英宗和代宗之间。

按照当时惯例,除非十恶不赦,否则就算是站错队被清算,也不至于用席子包裹……”

唐青躺在地上,口吐白沫。

“……这是本市进入新世纪以来最大的考古发现,下面咱们连线首都大学考古系专家……”

“主持人好,这个考古发现确实令人意外……”

…… 大明正统十四年。

初夏的阳光洒满城头。

一辆马车从安定门驶入。

马车里,户部给事中王竑眯着眼,身体随着马车的颠簸而摇晃着。

车内不算宽敞,坐在对面的是锦衣卫的实控人,锦衣卫同知马顺,他摩挲着手中的玉佩,轻声道:“也先大军正在大同一线耀武,京师文武如今分为两路,一路主张坚守,一路主张迎击。”

王竑的语速很慢,伴随着外面的蝉鸣声令人犯困,“坚守,可能守?

迎击,可能击?”

“你想说什么?”

“我想说……陛下如今对臣子不算友善。”

马顺笑了笑,“臣子想要权柄,就得从君王手中巧取豪夺。

怎地,那些人希望陛下把权力拱手奉上?”

王竑神色如常,“此次也先大军压境,按理坚守即可。

如今朝野议论纷纷,宫中也时常有话传出来……陛下意欲重现太宗皇帝雄风。”

“翁父说,此事难。”

马顺口中的翁父,乃是宫中司礼监太监王振。

这位权倾朝野的太监,便是马顺的靠山,也是许多官员投机的目标。

王竑叹息,“如今朝中味儿不对。”

“君臣借此角力罢了。”

马顺抚须,“陛下御极多年,从张太后与三杨辅政,到如今亲政,这其中经历了多少暗流涌动。”

“帝王天生就该手握重权,臣子们前些年习惯了无视帝王。

如今想藉也先大军南下之事……”

王竑止住话头,外面马蹄声越来越近,在马车左侧减速并行。

“禀同知,先前京师一干纨绔在青楼饮酒,提及此次也先大军压境之事,有人说也先不可敌,起大军迎击,陛下是……”

车外的声音犹豫了一下,“陛下是喝多了。”

马顺微微蹙眉,“谁?”

“江宁伯唐继祖的嫡长孙,唐青。”

“唐青?”

“是。”

马顺摸摸刀柄,眼中有厉色闪过,王竑摇头,表示此人只是个无足轻重的权贵子弟。

外面那人说,“此子生母早逝,留下了一笔不菲的嫁妆。”

嫁妆是女子的私产,生母过世后,自然就成了唐青的财产。

“席间有大同左参将石亨的子侄辩驳,被唐青呵斥,说石亨浪得虚名,不是也先的对手。”

“此子是喝多了。”

马顺说,王竑淡淡的道,“诽谤君父,非议大将。”

“你这随口就给他弄了两个可大可小的罪名。”

马顺叹息,“难怪翁父说,和文官打交道,得长十个心眼。”

“石茂和唐青大打出手,小人来时,二人还在厮打纠缠。”

外面那人沉默,在等待马顺的吩咐。

是拿人。

还是…… 马顺淡淡的道:“江宁伯唐继祖低调做人,从不惹是生非。

嫡长子唐贺吃喝玩乐无一不精。

如今嫡长孙唐青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江宁伯一系,怕是要没落了。”

“请同知示下。”

车外那人请示。

王竑说:“如今君臣之间暗流涌动,陛下正竭力争取以英国公为首的武勋。

我以为,此事当暂且压住。”

马顺点头,“这六月炎阳如火,不过,秋意将近。”

“秋后,好算账!”

马车到了光禄寺外的巷子,王竑悄然下车。

他回身看着马车缓缓驶去,冷冷的道:“这天,也该凉了!”

马车最终在宫城外停下。

马顺是天子近臣,更是王振的心腹,进宫后就问了带路的内侍。

“翁父可有空?”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