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六章 隆中对(1/2)

刘备伤心了,道:“我刘玄德竟然如此缘分浅薄,两番不遇大贤!”

诸葛均有些不好意思,道:“请稍稍坐下,喝杯茶吧。”

曹豹道:“既然卧龙先生不在,主公回去吧。”

刘备摇摇头:“我既然到了这里,怎么能一无所得而回去呢。”

然后问诸葛均道:“听说你哥哥卧龙先生熟谙韬略,日看兵书,你清楚吗?”

诸葛均摇摇头:“不知道。”

刘备暗暗叹息,看来他还在学习中,没有学成可为我所用,而这时候曹豹道:“问他干嘛,风雪越来越大了,主公,早点回去吧。”

刘备呵斥了一句曹豹,让他不要再多说,就是看着诸葛均,眼神的意思诸葛均明白了,不过嘛……诸葛均不感冒:“家兄不在家,不敢久留徐州牧。”

刘备很失望,但是还是道:“岂敢劳烦先生留宿。

数日之后,玄德将再来,希望借纸笔写信给卧龙先生。”

诸葛均点点头,然后刘备开始写信了:备久慕高名,两次晋谒,不遇空回,惆怅何似!

窃念备汉朝苗裔,滥叨名爵,伏睹朝廷陵替,纲纪崩摧,群雄乱国,恶党欺君,备心胆俱裂。

虽有匡济之诚,实乏经纶之策。

仰望先生仁慈忠义,慨然展吕望之大才,施子房之鸿略,天下幸甚!

社稷幸甚!

先此布达,再容斋戒薰沐,特拜尊颜,面倾鄙悃。

统希鉴原。

不得不说,这封信用了刘备所有的文化。

也为难他了。

刘备回到徐州后,光阴荏苒,又到了新春,这阵子诸葛亮要不不在家,要不没消息,大雪天的出去又有些危险,而刘备又要狠刷声望,有些没空。

这时候刘备又做好了准备,斋戒三日,薰沐更衣,再往卧龙冈去见诸葛亮。

刘备两次去找诸葛亮都没碰到,想再去探访,陈到和曹豹都有意见了,这回说话的是陈到:“主公两次亲自前去找诸葛亮,礼太过了。

而这个诸葛亮,属下觉得是有虚名而无实学,所以避而不见,是不敢见主公,怕被揭穿。

主公何必被迷惑呢!”

刘备道:“不。

当初齐桓公想见东郭野人,五次才见得一面。

何况我今日想去见大贤呢?”

陈到啊,你只看到第一层,我这是为了诸葛亮一个人吗?

还有那些名士啊。

要不是姿态够,我怎么和飞羽、和曹操、和孙策、和袁绍等等诸侯抢人啊!

曹豹有些烦,道:“主公此言差矣。

诸葛亮一介山野村夫,算什么大贤。

今日不要主公去,他如果不来,我用一条麻绳将他绑来!”

刘备慌了,刘备怒了。

我演的那么辛苦,为的是什么,就是这名望,你这么做我的名望就全毁了。

刘备叱责道:“你难道没听过周文王谒姜子牙之事?

文王尚且如此敬贤,你怎么可以这么无礼!

这次你不要去,我与叔至去。”

曹豹连忙道:“主公和陈到将军都去,我怎么能落后呢。

我就随便说说,主公别生气,别生气。”

刘备道:“你如果一起去,不可失礼。”

曹豹点点头,应允了。

于是三人再次去诸葛亮处,距离草庐半里之外,刘备便下马步行,恰好遇到诸葛均。

刘备急忙上前施礼,问道:“你兄长在庄上吗?”

诸葛均道:“昨天晚上刚刚回来,徐州牧今日可与他相见。”

说完飘然自去,看来是有事情。

刘备道:“今日运气好,终于能见卧龙先生了。”

曹豹道:“此人无礼!

应该带领我们到庄上,竟然自己走了!”

刘备道:“他肯定有事,不能强求。”

他也内心不爽啊,但是话还是应该这么说。

三人来到庄前敲门,童子开门出问。

刘备道:“希望仙童转报:刘备专来拜见先生。”

童子道:“今日先生虽然在家,但是现在在草堂上睡觉,还没有醒。”

刘备道:“既然如此,你暂且不要通报。”

然后他叫陈到二人在门口等着,自己蹑手蹑脚进入。

见一人仰卧在草堂床上睡觉。

刘备就拱手站在台阶下。

半晌,诸葛亮还是没有醒来,而陈到、曹豹在外等久了,不见动静,按耐不住进入,看到刘备好像服侍对方一样,曹豹大怒,轻声对陈到道:“这诸葛亮如此傲慢。

让主公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

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

陈到再三劝住,曹豹也只是说说,刘备看了眼两人,命令他们出门外等候。

等两人出去了,见诸葛亮翻身要起,然后忽然又侧身,继续睡。

童子这时候也在礼貌,想要叫醒,刘备道:“不要惊动了先生。”

他也是个老江湖了,而且在玩家那里听过很多面试小故事。

比如扶起扫把啊什么的,此时可不会犯错误。

又站了两个小时,诸葛亮醒来了,然后直接就一句话:“大梦谁先觉?

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然后他第一眼看到了童子,问道:“今天有没有客人来?”

童子道:“徐州牧刘备来了,在这里等很久了。”

诸葛亮看到了刘备,然后起身对童子道:“为何不早点报我!”

然后他对刘备道:“让我先行更衣。”

演,你就演,刘备心里吐槽,表面上还是不动声色的尊敬。

然后诸葛亮进入后堂,半晌后,整了衣冠出迎。

诸葛亮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刘备拱手道:“汉室末胄、涿郡愚夫,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

先前两次来访,不得一见,已给先生留下书信,先生看过了吗?”

诸葛亮道:“琅琊野人,疏懒性成,屡次让将军跑空,孔明不胜愧赧。”

二人叙礼毕,分宾主坐下,童子泡上茶。

茶罢,诸葛亮道:“我看过将军的信,里面满满的将军忧民忧国之心;但恨亮年幼才疏,有误将军。”

刘备摇摇头:“水镜先生司马德操之言,琅琊卧龙岗百姓之语,怎么会是虚谈。

希望先生不要嫌弃玄德,好好赐教。”

诸葛亮道:“水镜先生司马德操,当世高士。

亮不过就是一琅琊耕夫,怎么敢谈天下事?

他谬举了。

将军怎么能舍美玉而求顽石?”

刘备道:“大丈夫抱经世奇才,怎么能空老于林泉之下?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