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八章 幕后操纵者(1/2)

郭汜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说话说的这么有底气。

证据确凿,流程规范,谁都说不出毛病来。

看看朝堂上这些衮衮诸公,都沉默着不说话了。

主公果然有远见,文和的谋划也真的很不错。

郭汜再看看皇帝,得到的是刘协赞许的眼神。

他一下子更有劲了:“下面再说说庞议郎,说起来他平时修桥补路,乐善好施,深得人心。

各位感觉是吗?”

这时候一个大臣跳出来,道:“郭副指挥使,庞议郎平时品行高洁,深受称誉,你若只是称誉还好,若是想要构陷,休怪本官不客气。”

郭汜叹了口气,道:“陛下,臣以为,朝中这么多大臣,术数不行啊!”

“臣派遣锦衣卫做过调查,庞议郎家境也就中等,入朝以来的俸禄是,朝廷给予的赏赐是...

,扣除正常往来,维持生活,往多了算合计是...。

可是按照他修桥补路,乐善好施,所耗费的钱财粮草是...。

臣算来算去,庞议郎就是倾尽全家之财,也做不到这么好,臣就奇怪了,这么多钱,他是哪里来的呢?”

刘协今天可谓是大惊喜了。

像曾侍郎,庞议郎这些人,动不动,陛下要做圣明君主啊。

陛下要听我们这些忠臣的啊。

简直让他烦不胜烦。

然而这些人平时名望太高,刘协也没办法,就是训斥几句都要给士林讨伐。

这时候郭汜要收拾他们,刘协也是乐见其成的。

当然,他知道深层次的原因。

师父见我在朝堂令不出深宫,是个傀儡皇帝,开始出手了...

朝堂上众臣脸色一变,又说不出话来了,郭汜看看他们,冷笑道:“锦衣卫去查过了,倒是发现一件事情,这甚至和张角逆贼都有些关系。”

“张角发动叛乱之前,天下多处受灾,先帝也是批复了赈灾款,其中部分落入十常侍手中,他们已死,我就不多说了。

剩下的一下嘛,倒是经过庞议郎之手。

不过我就奇怪了,为什么没有一粒粮食落入百姓的手上?”

“请庞议郎教教我?”

说着他看向庞议郎,对方却是满头冷汗...

…… 庞议郎又给待下去了,郭汜完成双杀。

之后三杀,疯狂杀戮,暴走...

朝堂上一时间人人自危。

当初锦衣卫在董卓手上的时候,就是个迫害忠良,欺压百姓的工具。

办的案子完全不得人心。

而如今呢,锦衣卫所办理的案件有理有据,无懈可击,和在董卓手上不是一个量级的。

落入飞羽手中的锦衣卫,恐怖如斯!

有些大臣都已经坐不住了,打算出手让郭汜闭嘴,这时候,郭汜又说到了一个人:“再说说那个李大人吧,有传言说他纵子行凶,冲撞百姓。

李大人还包庇了他的儿子。

经过锦衣卫核查,此事属实。”

恩?

这个李大人可不算自己人,又不是高贵的士族出身,还很能来事。

这时候锦衣卫来咬他?

狗咬狗,倒是很好。

然后一个大臣出来,道:“郭副统领,你的意思是,这个李大人也要入锦衣卫诏狱,再行处置了?

对了,还又他的儿子。”

郭汜摇摇头,道:“且听我慢慢道来,此事虽然属实,不过其中却另有隐情。”

“锦衣卫细细调查之下,发现李大人平时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做事情一丝不苟,公正无私。”

“他儿子所谓的‘行凶’,却是那些所谓的‘百姓’冲撞了行人,并且伤了数个幼儿。

却大摇大摆,趾高气扬,扬言是某些人的门下。”

“而官府畏惧某些人的权势,不敢管此事。

李大人的儿子看不下去,教训了那群人。”

“虽然法不容情,可是在那种时候,官府不管事,他们还能干嘛?

总不能学习张角造反?”

“李大人的儿子,只能说是有一颗侠义之心。

而李大人所谓的包庇,只能说是他害怕他儿子入狱后,就没法活着出来了,毕竟某些人的权势很大嘛。”

郭汜没有点名是谁,这是贾诩教的,他虽然不懂得用意,不过他听话,说到这里,他继续贾诩给的剧本:“陛下,臣在这里求个情。”

刘协道:“爱卿请说。”

郭汜道:“请陛下免了李大人和李大人之子的罪责。”

这肯定是师父的授意,师父必定有用意。

想到这里,刘协也不给蠢蠢欲动的群臣说话的机会,道:“既然爱卿这么说了,朕准了。”

皇帝开口了,一众大臣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他们也怕郭汜指名道姓啊,还要不要面子了?

幕后黑手飞羽,果然是个人物。

众大臣以为完了,结果竟然没完,郭汜拍拍手,然后一个锦衣卫进来,然后郭汜拿着一个锦旗递给李大人,道:“李大人,飞羽大人听说了您的事迹,深表感动,在这污浊的世道中保持公正,是个忠臣。

这锦旗是我代表锦衣卫送给你的。”

李大人拿过锦旗,看着上面“敬业”

两个字,不由得热泪盈眶。

这个天下,竟然还有人能懂我。

…… 一众大臣感觉很打脸,可是却不好说什么。

不然被当成“某些人”

怎么办?

眼睁睁的看着李大人拿了锦旗,朝堂上衮衮诸公的脸色别提多难看了。

他们没发现的是,有些官员的眼睛,亮了起来。

之后郭汜又不带停着,继续说了一群大臣的事迹,有处罚,也有奖励,提一句的也有,没多久,又到了重头戏:“这回说到了崔大人,据说是当世文章大家?

深得士林推崇?”

郭汜说了这话,朝堂上的大臣总感觉不太妙,然后一个人跳出来,道:“崔大人可是有真才实学的,郭汜,你这个小人休要构陷崔大人。”

郭汜笑笑道:“崔大人有才学嘛,我倒是知道。

不过我还知道更多的事情。”

“比如说,他写的文章不是一个人写的,而是一个团队的力量哦。”

“比如说,他经常给一些不法奸商代言,坑害百姓的利益。”

“各位可还记得去年的劣质布匹案,冻死了不少北方的将士。

我们锦衣卫好好的研究了研究这个案子,最后发现却是不了了之。

那些商人竟然一个人都没有处分,细细深挖之下,我倒是发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都绕不开一个关键人物。”

郭汜看着崔大人张红的脸色,继续了下面的话:“崔大人,你说是吧?”

…… 一时间,郭汜都有种天下无敌的感觉了。

朝廷众臣以前三言两语天天怼自己,自己总给说的哑口无言,如今到了我让他们哑口无言的时候了。

又说了不少人,郭汜说到了一个重要人物,道:“大儒蔡邕,在飞羽大人以天下大义杀了董卓后,收敛了董卓的尸体,厚葬了董卓,在董卓的墓前叹息。

众位以为何如?”

恩?

这还用问。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