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四章 赤壁大战二(1/2)
诸葛亮是一个做事精细到变态的奇葩,要是出现了意外,他自然有着后手安排,但诸葛亮一直隐藏这没有明说。
可熟悉诸葛亮的庞统能够明白诸葛亮的计划。
同时刘玉也清楚诸葛亮的作风,这也是他果断将征伐江东的重任交给诸葛亮的原因。
赤壁燃起大火,这么严重的信息,“暗部”
探子以最快的速度送到李贵的面前。
“陛下,赤壁发生大火。”
李贵万分恭敬地卑恭在刘玉的身前。
“嗯,知道了。”
刘玉没有其他的话语,继续看着挂在墙上的地图。
李贵之前跟在刘玉的身边,对于诸葛亮等人的布置是清楚得很,现在正如同诸葛亮等人说的那样,江东使用的就是火攻,而且真的有东风吹来。
试问谁能够想到大冬天的居然会有一场那么大的东风呢?
李贵之前有点轻视像诸葛亮,他不就是得到了陛下的重视才能够身居高位的么!
现在李贵就不敢轻视诸葛亮了,能够把战况在大战之前分析得那么详细,李贵自问在朝中没有几个人可以做得到的。
“陛下真是英明神武啊。
早就在之前就算计好了。”
李贵把诸葛亮表现出来的才华全部归功在刘玉的身上。
李贵想起了当初刘玉是如何让自己一定要找到诸葛亮,还下达了不择手段的命令,不服从就干掉。
之前李贵是听从刘玉的吩咐,但是对刘玉这么重视诸葛亮心中是很不解的。
现在看来,如果诸葛亮是成为了别人的属下,对刘玉来说是多么严重的事情。
与其成为日后的隐患,还不如现在就斩草除根!
得不到就毁掉,李贵也是这么想的。
这是多么英明神武的帝王啊,在别人还没有表现出才华的时候就能够知道这一点。
刘玉要是没有这么点先见之明,他就浪费了自己从后世穿越而来的巨大优势。
“大战开始了,结果就看诸葛亮如何做了。”
刘玉闭目沉思着。
其实刘玉现在真的不知道怎么去做,到了这个地步,他也没有必要插手太多,只要看诸葛亮和庞统去发挥。
公安港的刘备军已经在徐庶的安排下全部动了起来。
刘备在公安港的这段时间没有浪费的,他可是招募了不少的兵力。
其中不乏都是违法乱纪之人。
江东还算是安定,百姓们都不会去想着当兵的,除了吃不下饭的。
但是吃不下饭也有其他的出路,卖身给世家大族为奴是一个不错的出路。
即便他们是想要当兵,也是去追随孙策,起码孙策是江东之主。
刘备算什么?
之前有好名声的话,百姓们还会相信一点。
可如今刘备的名声在江东一带几乎都是臭了。
所以刘备的兵力增加都是一些山贼草寇水贼之类的。
这些人也不是心甘情愿加入刘备的,是刘备发兵攻打他们,最后俘虏了他们。
刘备给了这些人两条路,一条就是加入刘备的大军为刘备效力。
另一条就不用说了,刘皇叔仁义无双,尔等为非作歹、祸害一方,刘皇叔怎么可能留着尔等的性命呢?
一条是死路,刘备腹黑不已,这些贼人要是不从,直接就咔嚓的干活。
除了一些脑子犯抽不肯答应的,其他人都是屈服于刘备的淫威。
不肯答应的是少数,刘备的兵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从一万多人,增加到了两万余,直接翻了一番。
由于刘备对这些贼人的讨伐,让公安附近的治安好了不少。
百姓们开始重新认识刘备,看来这个刘皇叔真的是几把刷子的,还是为百姓做了点事情的。
刘备当然会知道这种效果,这是他之前就谋算好的了。
这样的计策,刘备在以前就做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山贼草寇水贼身强体壮,是当兵的好材料,既可以安定民生捞取声望,又可以增加自己的实力,何乐而不为之。
徐庶看着这两万多兵力,心中算是有了一点安慰,能够多出一万人,他在调度起来也是充足了一些。
两万多的兵马全部倾巢而出,首先由刘备率领八千精锐兵马出公安,直扑将领夺取汉津港。
魏延带领八千兵马出击乌林港,但并不是为协助江东攻击刘军,而是从乌林港附近区域靠岸,直接冲向江陵。
而徐庶则是带着最后的部队做后援部队,随时支援刘备和魏延。
徐庶的目的就是荆州第二大城池江陵城。
经过打探,徐庶得知江陵城就是刘玉征伐江东的后勤基地,那里有大量的钱粮、武器、盔甲,要是刘备得到了这些,就可以重新崛起了。
徐庶很有把握,将领守将乃是西凉出身的庞德,徐庶知道此人的勇武,但计谋不行。
如今江东火攻之计成功,刘军必然大乱,刘玉肯定让江陵城的守军前去救援,以庞德以往的作风,十有八九是亲自动身,那么江陵城就有机可趁了。
当然了,江陵城怎么说都是防御坚固,要想拿下还需徐庶另一番的谋划。
徐庶十分自信的安排,刘备没有任何的意见。
之前和孙策联合,那是为了自保,避免被刘玉给灭了。
现在情势逆转,江东快要大破刘玉了,那刘皇叔自然要挺身而出,谋取自己的那一份利益。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刘备没有想着要占据江陵城,毕竟他的兵力是不足以守住这座城池,他只要攻破之后好好搜刮一番就行了。
至于最后的烂摊子,当然是江东去负责了。
刘备百分百相信江东的孙策不会放着江陵城不要的。
要是日后江东那边和自己算账,刘备大可以兵凶战险来推脱。
只要吃进肚子里,刘备可不管这脸皮,要不要都无所谓了。
但万一江东也不要这个江陵城,刘皇叔也不可能接手的,毕竟要面对刘玉的报复,唯有等刘皇叔壮大之后,再来江陵为百姓谋福了。
徐庶安排得跟妥当,三路大军围攻江陵,机关算尽,成功率很大。
只是刘备军的士气不是那么高昂。
这次出战,刘备军上下都知道自己是打下手的角色,出风头和得到巨大利益的是江东,自己这边累死累活也就一点蝇头小利而已,有了这样的想法,士气低下也就正常了。
徐庶在大军面前慷慨激昂地说了一大通,什么匡扶汉室、力缆狂澜、抛头颅洒热血等等,都是没有多少的效果。
徐庶发现自己之前有点想当然了,士气低下的军队,打顺风战还行,万一出现了意外,这后果就严重了。
关键的时候还得看身为主公的刘备。
刘备当然看出士兵们士气不高,没有这点能力,他也不用再乱世存活至今了。
刘备在所有将士面前表示,自己看到将士们平时吃不饱穿不暖,身为人主,心痛不已,于是刘备就说为让将士们多增加几件衣裳,刘备特许将士们战斗之中的缴获,三成留做自己用,其他上缴。
仿佛一阵神风刮过,刘备军上下个个的眼珠子都变红了。
缴获三成留作自己用,那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啊。
拿着刀子出来当兵是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一口吃的么。
缴获都是要上缴的,要是可以留着一部分自己用,那么以后的日子怎么说要过得好一点。
“主公英明啊。”
刘备军上下终于衷心地欢呼了起来。
一看到士气变得高昂,刘备觉得自己做的实在是太漂亮了。
只是徐庶的脸色就有点深沉了。
刘备军一直以来都是自称仁义,但是现在刘备开了一个不好的口子,将士们肯定会上下其手,中饱私囊,甚至为搜刮良民的财富当做缴获的。
徐庶可以想象日后的刘备军肯定会是这样的,但他却十分理解刘备现在的心情。
士气低下就必须要鼓舞,可刘备现在几乎是倾家荡产了,根本就拿不出什么东西来鼓舞士气,除了这个办法也没有其他办法了。
“以后一定要严格军法,不能让军纪变坏了。”
徐庶只能默认了这个事情的发生。
刘备很担心徐庶会反对,但徐庶没有任何的表示,那么就是说徐庶也是认可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