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九百零九章 诸葛亮的考核与安排(1/2)

刘玉没有挽留马震在行宫之中逗留,马震的价值根本就没有他五个儿子那么高,刘玉作为天子没有必要过多的表示自己的恩宠。

自从夺取了荆州之后,刘玉整个人似乎变得懒散起来,感觉对很多事情都不是那么上心。

人天生有一种惰性,任何人都无法例外的。

刘玉奋斗了这么多年,到了荆州之后,才开始变得懒散。

或许是被荆州安逸的氛围给感染到了吧。

而马震更加不敢打扰刘玉了,他多年在世家之中打滚,他自然能够看得出刘玉不是很待见他。

现在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马家的复兴已经很有希望了,他可不想给刘玉添加不好的印象影响到自己儿子的前途。

马家的五个年轻人被李贵带到了诸葛亮的面前。

诸葛亮还在埋头公干,看到李贵带着五个长得差不多的人过来,顿时停下了手头上的工作,走了出来,疑惑地问道:“李大人今日前来,可是陛下有要事吩咐?”

诸葛亮和李鬼没有什么交情,李贵来找他一定有事情,而这个时候前来的话,十有八九是刘玉要吩咐诸葛亮做事了。

李贵笑呵呵地说道:“陛下让在下前来传达陛下的旨意,诸葛大人请接旨吧。”

“臣恭请陛下圣旨。”

诸葛亮没有任何的犹豫立刻立正恭候李贵宣读圣旨。

现在可没有天子宣读圣旨,臣子就要跪下的规矩,那是几百年的事情了。

当然了,在这个时代,你要是跪在地上或者五体投地迎接圣旨,是没有人管你的。

在这方面,刘玉这个神武天子就显得有点随意。

马良等人一脸震惊,这迎接圣旨好歹要布置一下香案啥的,就这么直挺挺地站着等候,就不怕脑袋和脖子分家?

很显然诸葛亮不但做了,而且还做的十分的干脆,几乎让很难想象这个就是名震荆州的卧龙诸葛亮。

诸葛亮不知道他在刘玉这边的习惯动作已经让马良等人给镇住。

刘玉这边都是这样的情况,诸葛亮之前也是很不习惯的,但时间久了,诸葛亮也被感染了。

“今有荆州马家良家子弟五人,特交由诸葛孔明从优择用!

钦此!”

李贵宣读了刘玉的圣旨。

刘玉的旨意十分简洁,就是让诸葛亮看马良这些人能不能用,从优择用的意思就是不行的话就把他们给赶走。

一般来说,刘玉的眼光是不错的,能够派到诸葛亮这里来,就不会给诸葛亮制造麻烦的。

“臣遵旨!”

诸葛亮领旨谢恩。

李贵将圣旨交给了诸葛亮,然后拱手说道:“诸葛大人,这几个后生就交给大人你了。

陛下那里还等着在下的回信,就不打扰了。”

李贵说完这句话后就扭头离开了,一点留恋的意思都没有。

“李大人慢走,不送了啊。”

诸葛亮笑呵呵地送别李贵。

在李贵走后,诸葛亮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马氏五常都一脸恭敬地站在诸葛亮的面前。

诸葛亮悠悠地说道:“马氏五常。

本官也算是荆州出身,你们五兄弟的名声早就响彻耳边。

一直都没有机会相见,如今能够在茫茫人海相遇,还真的一种缘分。”

诸葛亮要是不知道马氏五常的名头,他在荆州就是白混了。

诸葛亮虽然一直在南阳窝着,但是荆州数得上的人物,他都一清二楚,只不过没有亲眼见过而已。

“大人过誉了。”

马家几兄弟异口同声地说道。

诸葛亮是听说过他们的名声,但是名声不代表一切,诸葛亮也是要实际考核一番才可以的。

毕竟以前刘备的名声够响亮了吧,可还不是一个心狠手辣的枭雄人物。

“陛下让本官从优择用。

那么现在本官就对你们先考核一番。”

诸葛亮淡淡地说道。

“请大人吩咐。”

马家五个兄弟都是聆听诸葛亮的吩咐。

他们的心中同样是在叹气啊。

看诸葛亮的年纪,和他们相差不了多少,还可能比马老大还要小。

现在人家年纪轻轻的就可以坐在自己对自己进行考核。

只不过他们并能没有一丝的不服气,卧龙诸葛亮在荆州的时候就是能够和南州第一名士相提并论的存在,人家现在有这样的权利和地位是凭能力闯出来的。

诸葛亮开始对马家的五个兄弟开始考核了。

诸葛亮首先对马老大开始询问。

诸葛亮的问题一开始都是一些内政的问题,然后就是一些军旅上的问题。

马玄刚开始可以对答如流,但是慢慢的就有点答不上诸葛亮的问题了。

诸葛亮几乎都知道马玄的能力所在,适合内政而不适合军旅,能力不能说一流,但还是一个十分不错的内政好手。

诸葛亮马上就把马玄安排到了一个专门管治民的职位中书曹,但是只是一个小小的职位,就看马玄愿不愿意了。

马玄自然是同意了,以前在刘表那里是得到重用而已。

到了神武朝廷,一切都按照功劳和实力说话,马玄相信自己绝对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的。

接下来就轮到马康了。

诸葛亮问了一些问题,但是马康的回答就让诸葛亮感觉有点不可思议了。

马康是一个比较懒散的人,智谋和能力是有的,但很多时候就是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又不想多用脑力,他的回答是很不错,可却没有达到诸葛亮心中的标准。

诸葛亮是一个十分勤奋的人,最见不得有人懒散的。

可是马康刚才的回答虽然有种让诸葛亮厌恶的懒散韵味,可是细细琢磨起来,似乎有着另一外一层道理。

对于这种懒散的人,诸葛亮给了一个十分沉重的任务给他,让马康负责粮草的调拨,为治粟郎。

这可是一个体力活,事务繁多,责任重大。

马康一听到这样的工作,顿时脸色都发白了,但一想到自己父亲那么期望自己能够为他争口气,马康也认命了。

而马津却是一个很阴冷的家伙。

诸葛亮都觉得要不要将马津给送到“暗部”

过去,他的气质和“暗部”

的探子十分类似。

而诸葛亮只能想想而已,“暗部”

人员的选拔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法,也没有和朝中任何的部门有关联,属于独立的存在。

诸葛亮也听说过马津不讲情面,那么最好的就是主持诉讼、治安一类的工作。

诸葛亮就把马津安排到了襄阳尉曹这个职位。

这可是一个苦差事,这里世家林立,一些世家子弟仗着自己的势力违法乱纪是常有的事情,官府都拿他们没有办法。

这个位置是很容易得罪人的,从来刘表当政开始,襄阳尉曹就没有一个人能够当的长久的。

以至于到目前为止,襄阳尉曹的位置还是空虚的,没有一个敢接手的。

诸葛亮给了马津这样的一个职位,算是很看得起他了。

马津对诸葛亮的安排没有意见,似乎没有什么大不了似的,甚至还兴奋起来了。

马津知道襄阳尉曹的职责,早就看那些平时横行霸道的世家子弟不顺眼,虽说现在刘玉身为天子至尊驾临襄阳,平时都是作威作福的世家子弟都老老实实地回到自己的家中闭门不出。

但总有一些脑残不怕死的蠢货出来搞事,这就是需要尉曹出来主持公道了。

马津一想到可以收拾那些平时自己看不惯的家伙,想想就觉得兴奋。

以前是顾虑自己的家族,现在马津的后台很硬变成了神武皇帝刘玉,马津不狠狠地表现一回都觉得对不住自己。

他的嘴角微微上扬,给人一种阴狠的感觉。

诸葛亮心中一跳,似乎自己做了一个改变他人一身的决定。

可是话已经说出去了,诸葛亮也不好收回来。

马津在诸葛亮不经意的引导下有种向酷吏发展的趋势。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