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 一切顺利 海外之人?(1/2)

司马懿等犯官的事情就此告了一段落,一大帮世家大族的官员被屠杀,朝堂上也少了一些噪音。

天底下的世家们从这件事情上已经看得清清楚楚,当今陛下是一个杀伐果断的主,在他的眼皮底下绝对不要搞什么阴谋诡计,否则不是自己去死可以解决的,需要带上全家。

经过这么多年的削弱,世家大族已经被刘玉干得差不多了。

他们仅剩的就是一点点的家产和资源。

当然还有未来必然兴起的科举制。

别看科举制是给了寒门子弟一条进入官场的通道,可世家子弟还是占据优势的。

从小衣食不愁,可以用心读书的世家子弟,但凡不要太坑爹,总比那些天天为了吃饱肚子而烦恼的寒门子弟要强得多。

九品中正制,是世家大族在神武朝廷最后一次有力的挣扎。

可惜最后还是失败了。

那么多官员被处理,连带着司马懿这样的重臣都全家死光。

世家大族要是再没有点眼力,那真的活该被灭门。

世家大族不是没有想过要造反。

可当今天下百姓都想着安居乐业享受难得的太平,谁吃饱了撑着要造反呢?

说不得刚刚聚集起来商议此事,不用等第二天太阳出来,他们就要全部给抓起来了。

锦衣卫的恐怖已经初现端倪,不是一般人可以撼动的。

这么多环节,都对皇权有着绝对优势。

当今天子势不可挡。

当然也有一小波人希望在太子身上动点心思。

毕竟刘玉再强,总有归天的一日,那么太子就是世家大族重新崛起的希望。

太子不行,那就是后世之君,总有一天,世家大族可以重新崛起的。

目前就只有乖乖地跪舔。

朝中大佬担忧的混乱现象一点都没有出现,反倒是表忠心的奏报一大堆。

这一回,曹操等大佬级别的人物都安心了不少。

没有烦心事,朝廷的众多改革就变得迅速很多。

六部的改革最终得以完善,礼部、吏部、刑部、兵部、户部、工部,六部尚书及侍郎等相关人员全部确认。

礼部尚书荀彧,左右侍郎为蔡邕、钟繇。

吏部尚书陈宫,左右侍郎为诸葛亮、周瑜。

刑部尚书田丰,左右侍郎为辛评、祢衡。

兵部尚书赵云,左右侍郎为郭嘉、李贵。

户部尚书庞统,左右侍郎为荀攸、张松。

工部尚书马钧,左右侍郎为曹昂、诸葛均。

礼部的人选,倒是没有什么问题。

荀彧一直都是负责朝廷的各项礼仪,干得不错。

有他做礼部尚书,没人有意见。

蔡邕和钟繇都是博学多才之辈,有他们二人在,朝臣也不用担心礼仪问题。

吏部是由陈宫这个大佬当尚书,诸葛亮和周瑜给他打下手。

田丰素来铁面无私,加上有青天之称的祢衡,和一直兢兢业业的辛评,刑部也没有什么大问题。

硬要说有,就是祢衡主要是兼职,他的本职工作还是洛阳令。

有了刑部侍郎的加强,更加让祢衡的威慑力增加了不少。

使得洛阳城的纨绔子弟苦不堪言。

辛评多年来一直默默无闻,这次算是熬到头了。

可以预见,日后刑部尚书的位置,恐怕还是要落在辛评的身上。

兵部和工部,明眼人一看这就是刘玉安插绝对心腹的地方,不允许别人染指。

太尉赵云改任兵部尚书,十分顺利。

郭嘉是天才,他的计谋百出,兵部很适合他。

李贵就是刘玉的绝对心腹,有他在,兵部更容易在刘玉的掌握之中。

兵者凶器,刘玉不得不谨慎。

特别是工部,马钧这人在之前一直都是名声不显,倒是做出了很多农具和物件的改善,属于动手能力极强的臣子。

朝臣们听说是刘玉强制拍板的。

而曹昂和诸葛均,两人都是后起之秀。

朝臣们可以认为这是在给太子培养人才。

唯独就是户部这边的争论很大。

原本比庞统要高级别的诸葛亮变成了吏部侍郎,可庞统却是当了户部尚书。

户部掌管天下财政,属于最大的油水部门。

朝中大佬都有自己的人选。

光是讨论户部的人选,花费的时间都好几天。

最终还是刘玉居中调和,将荆州的庞统、益州的张松、颍川的荀攸,分别加入进去。

这才使得各方势力同意。

有趣的是,由于户部尚书庞统和侍郎张松的个人审美问题,导致户部在选择官吏的时候,对于颜值方面不是很要求。

也导致了户部成为了整个朝廷在颜值方面拖后腿的角色。

而荀攸成为了整个户部的颜值担当。

六部的改革,多方势力均有得利。

但得利最大的当属曹操和诸葛亮。

曹操的属下和儿子都在其中,而诸葛亮的弟弟和好友也在其中。

朝臣们隐隐看到一点风向,曹家的风光依旧,而诸葛亮日后可能继承曹操的班。

有提升,就有罢免。

六部的成立,使得人手变得充足了起来。

刘玉可不养那么多闲人,将多余的官员给裁掉了,给了一笔重金,让他们回家乡去了。

被裁掉的官员即便是心有不甘,可也不敢违抗刘玉的圣旨,只能乖乖地回到家乡。

不过他们回到了家乡也没有闲着。

当地的地方官员早早就等候着呢。

你想想看,在中枢回来的官员,肯定是官场行政经验丰富的,地方官员早就想巴结一下了。

于此同时,刘玉也随即下旨,让返乡的官员,尽力协助地方官员,提高地方官员的行政能力,朝廷方面也会给予一定的补助。

当然了,若是结党营私、违法乱纪,那锦衣卫就会请他们到监牢里面走一遭。

本以为人生就此低调,没有想到还要为朝廷发挥余热。

被裁掉的官员自然是倍有激情。

他们甚至琢磨着自己要是做出了成绩,或许有一天可以重新回到洛阳。

这情况不是没有。

但机会非常渺茫。

六部开始运作起来,朝廷的效率也高了不少。

现在的六部是平等的,沟通起来十分的顺畅。

刘玉也算是闲了下来。

有丞相曹操、大将军黄忠两人坐镇文武,军机处统筹全局,六部各司其职,天下一片安定繁荣,刘玉这个皇帝也难得放松了起来。

多出来的时间,刘玉就可以多陪陪自己的老婆,顺便带着自己的孙子在皇宫里面四处乱窜。

偶尔来了兴致,刘玉甚至会微服私访,到民间走动。

朝廷官员对于刘玉的微服私访,是有意见的。

众多大佬都被刘玉以前的习惯给吓到了,和刘玉达成共识,微服私访只限于司隶地区,最好就是在洛阳城。

能够约束刘玉的,只有刘玉自己。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