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战后就开始算计了(2/2)
刘玉询问道。
陈宫站出来说道:“回禀陛下,司马仲达所部、高顺所部、马孟起和赵子龙等均按照陛下旨意进军。
他们纷纷传回战报,已经将犍为郡境内所有的城池拿下。
距最近的情报,他们正在原地待命,等候下一步的计划。”
“嗯!
很好!”
刘玉很满意,如果那么多的谋士和大将出手都搞不定一个犍为郡,简直就是一个笑话了。
刘玉对陈宫说道:“让在外征战的将士们留下驻守军队,其余人等返回成都,朕要论功行赏!”
“陛下英明!”
沮授带领所有人高声呼道。
刘玉想了一下,继续说道:“如今战事稍平,黎民百姓需要安抚。
更加严防刘备的残兵败将啸聚山林,为祸一方!
而蛮人之处也要小心,说不得那些蛮人会趁着益州战乱之际,出兵劫掠!”
身为在场武将之首的吕布高声说道:“陛下放心!
臣敢保证,任何宵小都不敢冒犯天威!”
“朕相信你们的能力,但总要制定一些方案出来,防患于未然才是正道。”
刘玉不是不相信大将们的实力,还是把事情落实下去才好。
诸葛亮之前早就做好了治理的对策,现在战事差不多结束了,他恭敬地出来说道:“陛下,臣以为益州其余郡县可传旨而定。
宵小之辈哪怕有顽抗之心,也难挡朝廷之天威。
至于南蛮之流,只需派遣二名上将,屯兵于犍为郡、汉嘉郡,互为犄角,定可震慑!”
“何人可当此任?”
刘玉要的是人选。
诸葛亮坚定地说道:“臣以为张任、严颜乃是最佳人选。
两位将军久居益州,对陛下忠心耿耿,士兵效死,多次击退南蛮,蛮人闻二位将军之名而丧胆!”
张松和法正真的很佩服诸葛亮,在这个时候居然举荐张任和严颜,不用自己人,当真是心胸广阔啊。
要知道诸葛亮算是半个荆州人,要是举荐的话,应该是荆州人为主的。
像张松和法正举荐的话,就会举荐他们自己的人。
他们当然不清楚诸葛亮的为人,只要对朝廷有利,诸葛亮就会举荐。
从目前的情况上看,张任和严颜是最好的人选。
众人都认为是这样,而他们也相信刘玉是一定会同意诸葛亮的举荐。
“张任和严颜是最佳的人选。
就如孔明所奏!
等他们到了成都,朕要委以重任,大大的赏赐!”
刘玉如同他人想的一样同意了。
陈宫和沮授、贾诩默不作声。
三个老狐狸想的和别人不一样。
诸葛亮看似举荐张任和严颜,实际上却把张任和严颜给排除在了中枢之外。
张任和严颜算是益州士人的代表,他们的能力不俗,若是被刘玉召回洛阳,肯定会在朝堂中为益州士人争取利益,成为张松和法正的助力。
诸葛亮这一手玩的漂亮,无声无息中将益州士人在朝堂的影响力给削弱了。
诸葛亮是不是真的就是这样阴险的人呢?
那就是真的见仁见智了。
朝堂上的争斗,本来就是如此的。
或许到了事后,才会有人明白其中的缘故。
“洛阳、荆州方面可有其他消息?”
刘玉询问道。
沮授回答道:“陛下,洛阳和荆州的奏章,臣都已经整理完毕,只等陛下御览!”
有些事情,不方便在议事大厅中说出来,刘玉也明白,同时也隐隐地感觉到肯定有一些变故了。
“益州大局已定!
公台、公与、文和,尔等三人带领文武,即刻开始稳定民生,朕要益州迅速恢复过来!”
还有那么多的奏章要等着自己,刘玉也不想浪费时间了。
“臣等遵旨!”
沮授等人秒懂了刘玉的意思,知道刘玉要散会了。
“诸位爱卿日夜辛劳,朕也是疲惫不堪!
休息整顿一番,等其他人回归成都之后,朕再开朝会!
散朝!”
刘玉做了最后的定论。
说完话之后,刘玉在李贵的服侍下,转身向内庭而去。
“臣等恭送陛下!”
众人立刻起身恭送刘玉。
刘玉走后,陈宫和沮授、贾诩把诸葛亮、法正、张松等文臣给留下,他们把一些要紧的公务都吩咐下去,让年轻人去办,他们三个老家伙还要和刘玉商议其他重要的事情。
至于武将们,在吕布和典韦的带领下,都作鸟兽散了。
武将们在战场上做的都是体力活,现在最紧要的就是去休息。
当然,除了少数几个怪物之外。
为了名正言顺,陈宫和沮授、贾诩三人指定以诸葛亮为首,成都城内所有官吏都听诸葛亮的指令办事。
众人没有异议,谁都知道诸葛亮现在是刘玉最看好的新人,日后飞黄腾达是必须的。
诸葛亮对陈宫、沮授、贾诩三人很是感激,指定他为首,就是给了诸葛亮一个壮大自身势力的机会,日后对诸葛亮来说有着万千的好处。
饶是诸葛亮心思谨慎,也不敢贸然行动。
谁也不知道这是不是陈宫等三个老狐狸给诸葛亮挖的坑啊。
“三位大人放心!
下官一定和诸位同僚同心协力!”
诸葛亮干脆就不去想,认认真真地办好自己的事情就是了。
陈宫、沮授、贾诩一脸的赞赏,大有你办事我放心的架势。
交代完毕之后,陈宫、沮授、贾诩就走向了内庭,就算刘玉没有召见他们,他们都是要去的。
接下来就是诸葛亮表演时间了。
诸葛亮也不含糊,直接和法正他们往大厅之外而去,开始办理三位军机大臣安排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