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太原(1/2)
回到了府邸。
刘玉叫来了李贵,说道:“这几日你吩咐暗部盯着监牢,等我在太原都处理完毕后,再秘密将王旦他们处理掉。”
“主公的意思是?”
李贵做了一个下砍的手势。
刘玉了头,从袖袋里拿出一颗药丸,说道:“这颗叫万虫噬心丹,你留着,必要的时候,给王旦吃下去,要做的干净利落。”
“主公,要不把他们送到北边?”
李贵的意思是想嫁祸给胡人。
刘玉摇头说道:“胡人被我打怕了,不敢南下。
而王旦再傻也不会出塞,这个理由说不过去。”
“这个不行的话,只能送到黑山那一带了。”
李贵接过丹药说道。
“嗯,很好。
这帮黄巾欲孽总算有用处。
我也正好找个机会灭了他们。”
刘玉说道。
“那小人这就去安排。”
事关重大,李贵不敢耽搁。
李贵走后,刘玉自言自语道:“王旦啊王旦,要不是你自己找死,我也不会杀就你。”
典韦、陈宫前来汇报,所有的东西都收拾好了。
刘玉下令向太原出发。
太原是并州最繁华的地方,人口众多,也是军事与政治中心。
并州刺史的治所也同样设立与此。
历史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隋唐时期的李渊更是以太原为根基,创立唐朝。
刘玉上次跟卢植他们几万黄巾劳力,也是被安排在太原附近,大部分黄巾劳力成为大家族的家奴。
陈宫虽然向丁原争取了,但是丁原迫于各大家族的压力,没有答应。
刘玉带着大批人马向着太原进发,花了将近一天的时间才到了太原。
丁原如同上次一样,带着所有的官员全部出来迎接。
刘玉看到丁原居然这么隆重地对待他,受宠若惊,带着自己麾下的文武向丁原行礼:“丁大人,如此看重刘玉,刘玉承受不起啊。”
丁原笑呵呵地对着刘玉说道:“伯玄,恭贺升任并州刺史。
并州有你坐镇,我也是十分放心。”
刘玉一脸严肃地说道:“丁大人放心,有我在,并州一定安定。”
“好,好,我相信伯玄的能力。
来,我跟你介绍一下刺史府的文武。”
丁原拉着刘玉的手一一介绍着刺史府的文武。
里面这么多人,刘玉没有几个在后世听过的。
“原刺史府的属僚除了主簿王旦之外,其他人都在这里了。
不过他们其中大部分人都要跟随着本官到洛阳上任,所以伯玄,你要自己提拔属僚了。”
丁原很抱歉。
刘玉一阵无语,很想跟丁原说一句你是在逗我吗。
不过这样也好,刘玉可以安排自己的人,少了不少事。
刘玉说道:“下官省得。”
丁原看了一下天色,说道:“陛下有令,命我即刻出发。
为了见伯玄一面,我已拖延了几日,现在我也要出发了。
以后有缘再会吧。”
说完,想着后面的队伍做了一个手势。
大队人马徐徐开动。
看来丁原在并州捞了不少,这么多的马车,看得刘玉直摇头。
“一路走好!”
刘玉挥手道别,心中希望丁原带着这么多的财富上路,千万不要遇到黄巾之类的。
直到丁原的的队伍看不到身影,刘玉才回过神来。
“下官中郎李观,见过刺史大人。”
领头的一个文官拜见道。
“好了,进城。”
刘玉下令道。
李观连忙前面带路。
刘玉踏入了雄伟的太原城。
太原的规模比雁门要大的多,城里的店铺酒楼更是林立。
不过刘玉发现太原的贫富差距很大,路边有很多乞丐与无业游民。
刘玉早就在太原城安插“暗部”
细作,对太原有一定的了解。
太原城原本有五大势力,王家、李家、袁家、赵家与丁家。
王家在这五股势力中最大最强,王允就是太原王家的家主,是太原本土出身官员中官职最大的,可以说是士林领袖。
王旦这个无能的废物在家族势力的帮助下位居刺史主簿之位。
李家也是太原很有势力的家族,族长是中郎李观的父亲,李观作为李家后起之秀,备受瞩目。
袁家早年从豫州搬迁过来,是四世三公袁家的分支。
赵家人员众多,历代家主都懂得经营,靠着与各家联姻与合作,成为一股可以左右局势的势力。
最后就是丁原为首的丁家了,丁原在并州刺史任上多年,也是凝聚了一股不小的势力。
只不过由于丁原的离开,丁家失去了最大的倚仗,应该没什么威胁。
刘玉他们很快就来到刺史府邸。
刺史府规模很大,可以跟洛阳的薄侯府相提并论了。
丁原对刘玉十分重视,几乎留下了很多家具摆设给刘玉。
刘玉可以省下一大笔的装修费用。
刘玉进入刺史府,众人分位而坐。
由于李管家已经去洛阳了,李贵承担起管家的重任,连忙安排下人给众人上茶。
刘玉喝了一口茶后,对着众人说道:“本刺史初来乍到,以后还需诸位多多配合。”
李观代表属僚说道:“我等必然以大人马首是瞻。”
刘玉了头,开始了自己的安排了,说道:“人都到齐了么?”
“回刺史大人的话,王主簿外出巡视,至今还没有回来。”
李观回答道。
“本官新官上任,作为主簿居然没有到场,简直不可理喻。”
刘玉装作很生气的样子。
“刺史大人息怒。”
众属僚见到刘玉生气,连忙劝道。
心里想着王旦这人真是烂泥扶不上墙,都不知道在哪里享受,得罪了刺史大人,以后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刘玉当然知道王旦不可能再出现了,自己不发一下火,以后怎么洗清嫌疑呢。
“现在先不管他了。
原先刺史府的属僚大部分都追随着丁大人前去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