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孔明看穿徐庶阴谋(2/2)
“诸葛军师,按照你的意思,子乔多年来的辛苦是一点作用都没有了?”
门外传来一个十分响亮的声音。
赵云、曹昂、张郃闻言都是一愣,不约而同地看向了大门之外。
诸葛亮知道声音的主人是谁,很是从容地说道:“孝直,来了?!
还请进来吧。”
说话的人正是法正。
法正和张松、孟达三人在刘玉进入益州之后,三人都被分配好了。
张松跟随刘玉,法正和孟达分别和诸葛亮和司马懿随军。
本来跟随诸葛亮的是孟达,但是不知怎么的,孟达临时要和法正调换,法正就和诸葛亮一起。
法正在诸葛亮这边之后,对于诸葛亮所有布置和指挥,没有任何干涉的意思,一副局外人的样子。
就算是进攻武都城,所有人都投入进去,而法正则是悠哉地找了地方去休息了。
这一次赵云他们前来找诸葛亮,法正突发奇想,想知道一下诸葛亮的计划是什么。
法正刚刚要进来,就听到了诸葛亮的一番话。
心中不爽的法正当下就说出了这番话来。
随着诸葛亮的话音一落地,穿着朴素儒服的法正大步走了进来。
法正的面容俊俏,一身儒服的他更是彰显出一丝儒雅的气质。
“法大人!”
赵云、曹昂、张郃都向法正好。
他们三人都知道法正的事情,有才,但是度量极小,是不能够得罪的一种人。
三人都是性格比较温和且有礼貌的,不会和法正产生什么冲突。
别人对法正有礼貌,法正自然也是以礼相待。
“见过诸葛军师,三位将军。”
法正很有礼貌地回应着。
诸葛亮微笑地说道:“孝直,你突然来访,难道也和三位将军一样?”
“是也不是。
在下奉陛下旨意随军,自然要辅佐军师。
如今武都城已下,在下前来听从军师调遣。
恰好听闻军师刚才的一些说辞,故而出言询问,别无他意。
诸葛军师才智高深,无人可敌,不知可否一解在下刚才的疑惑。”
法正的脾气很古怪,但不可否认他的口才很是了得。
“哈哈!
孝直笑言。”
诸葛亮潇洒地摇了一下羽扇,对法正这样的人,他有无数种办法可以应对。
“吾之所以言子乔所绘之图无用。
乃是因为刘备奸诈,定然能够想到子乔与孝直等人对益州的重要性,其兵力各种布置必有变动。”
“诸葛军师言重了。
以在下对刘备的认识,此人虽是狡诈,可心思却却不是那么紧密。”
法正言外之意就是刘备或许不会那样做。
“生死攸关之事,岂能用猜测。
刘备或许是猜不到。
可有一个人,他的才能不亚于吾,绝对会想到这一点。”
诸葛亮委婉地指向了徐庶。
“徐庶徐元直?”
法正眉头紧皱。
“然也!
元直与吾、士元等人交好,其才甚高。
在刘备身边,元直发挥出了他所有的潜力。
这么多年不见,也不知道元直成长什么样的地步。
有此人为刘备出谋划策,孝直以为这份地图除了标记地形之外,还有何用?”
诸葛亮干脆就把话给说明白了。
法正闭口不言,对于徐庶的能力,他在益州的时候就见识过了。
和传统的谋士不同。
徐庶身上有着文人所没有的血性和刚毅,你让徐庶亲自为将,冲锋陷阵,他都没有问题。
在益州的时候,法正和张松能够从容地在很多人之中周转,唯独在徐庶面前,他们这些奸细是紧张得要死,害怕被看出来什么。
“诸葛军师,难道我军就在此按兵不动?”
张郃见机询问道。
诸葛亮摇摇头,面容淡定,指着地图,在上面点了几下,说道:“兵者诡道。
看似不动,实则不然。
动静结合,方可破敌。
不变之道,在于万变。”
法正仔细地看着诸葛亮的动作,对诸葛亮在地图上点了几下位置,心中为之一亮,赞叹道:“诸葛军师大才也!
在下佩服!”
“孝直,吾还需足下协助一二,不知孝直意下如何?”
诸葛亮生生接受了法正的赞叹,并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法正莞尔,说道:“在下就是前来听从诸葛军师差遣的。”
“哈哈!
有孝直在,又有何人能够算计吾等?!”
诸葛亮拍手赞叹道。
“日后就要委屈一下孝直了。”
“何足挂齿。”
法正也发出了爽朗的笑容。
赵云、曹昂、张郃是怎么都看不懂法正和诸葛亮之间的对话。
但是有一点,他们是清楚的,诸葛亮看出来益州会有一些动作,而且正在谋划与布置。
有这样的布置,赵云他们就不再多问了。
诸葛亮将赵云他们都打发出去,唯独将法正给留下来,好好地商议一番。
法正知道诸葛亮是刘玉眼前的红人之一,他也有意交好。
两人相谈甚欢,最后更是表字相称,拉近了不少的关系。
诸葛亮和法正都是大帅哥,两人坐在一起,绝对会让一些大姑娘小媳妇欢呼不已的。
多么帅气的画卷啊。
“孔明,你说徐元直此时此刻会不会在算计着什么?”
法正悠悠地问道。
诸葛亮轻轻喝了一口茶水,美美地品味了一番后,说道:“元直心中所想,吾并不清楚。
然无论如何,元直对我军所图甚大,而最关键的就是这座武都城!”
“哦?
何以见得?”
法正的好奇心被提来了。
诸葛亮装逼地说道:“不可说!
不可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