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孙策和周瑜的分析(1/2)

在刘玉准备返回洛阳的时候,江东这边则是对刘玉拿下豫州感到了恐慌。

孙策和周瑜一直都在观察着刘军的动向,准备等刘军和曹军打个你死我活的时候,他们再出来分一杯羹。

可是实际情况却让孙策和周瑜不敢乱动。

随着战局的进行,孙策和周瑜发现了刘军诸葛亮部和司马懿部两部分兵马居然按兵不动。

最关键的就是他们两部兵马加起来足足有十几万。

那么多的兵马不参与进攻寿春,而是陈兵于豫州南部,其中的用意,孙策和周瑜想想就知道是防备他们的。

江东最能够给刘军致命一击的就是用出其不意的偷袭,可面对十几万的兵马,江东的偷袭就成为了一个笑话。

江东能够动用的也就是几万兵马,也是最多的兵力,还不是精锐的。

诸葛亮和司马懿之前陈兵豫州南部,还真有有防备孙策的用意在里面。

人称小霸王的孙策,是不得不防的。

司马懿和诸葛亮都准备好口袋让孙策来偷袭了,可惜孙策根本就没有动手。

这里面就是周瑜的功劳了。

周瑜劝谏孙策不能轻举妄动,免得中了别人的计策。

孙策很想在其中分一杯羹,但苦于自己的实力不济,只能眼睁睁看着曹操的豫州被刘玉给吞并。

没有孙策不敢做的事情,但周瑜苦苦劝说,孙策只能作罢。

在孙策的心中,以曹操的实力,刘军想要彻底拿下豫州,没有两三年是不行的。

而这段时间就是江东恢复实力的宝贵时间。

周瑜的想法更加现实,目前江东正在聚集实力,陆逊带领部队在南方为江东扩展空间,只要三年时间,那么江东就足以自保,完全不用看刘玉的脸色行事。

现实总是残酷的,曹操没有像孙策和周瑜想的那样和刘军死磕到底,而是出人意外的选择了投降,还是保留着大量实力的情况下投降了。

更重要的就是,一直以为坐镇洛阳中枢的神武皇帝刘玉,居然出现在了寿春。

曹操向刘玉投降了。

收到这个消息,孙策瞬间就感觉不妙了,急忙叫来了周瑜前来商议大事。

周瑜也是刚收到消息,也是急忙来到孙策这边。

“公瑾不好了!

曹操败了,向刘玉投降了!”

孙策向来泰山崩于前而不惊,如今也是失态了。

周瑜劝说道:“伯符莫要慌张,你可是江东之主!”

得到周瑜的提醒,孙策稍微冷静了一下。

两人进入了书房,开始商议大事。

孙策担忧地说道:“真的没有想到刘玉会亲自到了豫州,而曹操那么快就投降了。

公瑾,我江东危险了。”

周瑜没有回答孙策的话,只是淡淡地喝着茶。

孙策知道周瑜是在想计策,所以没有出声打扰。

良久之后,周瑜把茶杯放下了,赞美地说道:“今天这茶实在不错。

伯符你若有还有一些,可否让吾带点回家。”

“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在说茶!?”

孙策是那个无语啊。

周瑜十分潇洒地说道:“伯符何必如何惊慌。

要知道你即便再急躁也改变不了曹操归降刘玉的事实。

还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地考虑一下对策才是。”

孙策被周瑜说了一顿,发现自己还是真的很急躁。

越是急躁,这脑袋瓜就越混乱,再这样下去,孙策只能是在浪费时间。

“公瑾说的甚是!

可吾的心无法平静。

要知道现在和吾等的计划出入巨大,曹操那么快就投降了,江东随时都会遇到刘军的进攻。

而我江东的尚未恢复,部分兵马也被伯言带到南方而去,刘军若是大军压境,江东之局面甚危!”

孙策还是放心不下。

孙策如此急躁绝对是正常的,刘军大军那么多集结在豫州,若是刘玉脑子一抽,直接挥军攻打江东,孙策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守得住。

周瑜分析地说道:“刘军占据主动,以刘玉的为人,十有八九会出兵。

我江东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公瑾,我就知道你有办法,快点说出来吧。”

孙策急不可耐地说道。

“面对这样的局势,首先伯符你需要团结整个江东,加强对江东所有世家的监视。”

周瑜阴狠地说道。

孙策深以为然,江东的世家根深蒂固,有些时候会反抗他这个主公。

作为小霸王,孙策是不能够容忍这样的事情不断发生,果断地拿起了屠刀。

面对孙策举起的屠刀,江东世家又果断的当起了缩头乌龟,完全就是一副认打认罚的架势,但是绝对不会承认他们不忠于孙策。

这让孙策仿佛打到棉花团一般,很是难受。

而经过多次的战败之后,孙策也发现自己的内部问题十分严峻,于是他听从周瑜的建议,建立起了自己的监视机构,而这个机构全部都是孙家子弟组成,没有一个外人。

“若是有任何的异动,可杀无赦!

但做的悄无声息!”

周瑜提醒道。

孙策听得指点头。

对付这种人,他就是要狠一点,否则整个江东都会落入刘玉的手中。

“其次我军所有的战船时刻准备,时刻准备战斗!

以甘宁、吕蒙为主将,分南北二军,固守江水防御。

另外,派出大量探子往豫州,监察豫州的动向。”

周瑜继续说道。

孙策疑惑地说道:“吕蒙?

会不会太年轻了?

不如让子义前往!”

周瑜摇头说道:“伯符,子明是年轻了一点。

可是经历上次大战之后,吾发现此子有智将之才。

他需要的是机会,给他成长的机会。

若是我江东一直都是使用宿将,那江东的人才就会凋零了。

而且子义病重,无法出战了。”

“什么?

子义病重?

为何无人前来禀报?!”

孙策和太史慈的关系很好,太史慈病了居然没有人通知他,故而震惊。

周瑜说道:“并不是我等欺瞒你。

而是子义瞒着所有人,吾也是前去寻找子义之时,才发现子义病重了。”

孙策急忙问道:“子义如何了?

郎中可有治疗?

不行,吾还是要亲自去看看。”

在江东所有的武将之中,太史慈和孙策两人年纪差不多,武艺差不多,甚至隐隐有点胜过孙策的意思。

两人属于不打不相识的那种,而太史慈对孙策是绝对忠心,从来对孙策所有的命令没有任何的异议。

这一次,太史慈病了,那是因为太史慈一直在苦寒之地生活,加上生活贫苦,年轻的时候可能没什么,但是长年累月的征战,大伤小伤,终于让太史慈的身体承受不住,终于病倒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