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相逢一阕(1/2)
正在徐恪焦急无助之时,前方却远远地驶来了一艘官船。
原来那苏州知府厉成峰得悉魏王今日里泛舟湖上,怕生意外,便亲自带人乘了官船顺风而来…… 亏得厉知府细心,徐恪见有官船行来,忙遥遥招手相唤。
待得船儿靠拢,徐恪奋力将李缜与薛涛推至甲板之上,自己也已然是疲累不堪。
厉成峰久居南方,对溺水之人颇有些解救的法子。
他见魏王兀自昏迷不醒,忙命人将李缜侧身朝下,直待李缜呕出了好几大口湖水之后,“呃……”
地一声悠悠醒转了过来,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下。
这厉知府忙命人抬着李缜进入内舱,生起暖炉,将李缜的湿衣尽数除下,擦拭干净,换上了暖和的棉衫,躺在榻上。
知府又叫人煮了姜汤过来,并亲自喂李缜喝下…… 徐恪在船头却命掌舵与一众水手继续往南行船,直至到了画舫沉入附近,将那些挣扎于水中,靠着一些破木板方才不至下沉,哭喊着救命之声的船夫、杂役、兵丁们全部救上了官船。
此时,那只身如山岳般的巨鼋,连同那鼋背上的肥胖少年,却都已不见了踪迹。
徐恪让画舫的掌舵清点人数,见已尽数上船,方才放下心来。
官船便掉了头往北而行,那些被救之人,原先哭天喊地无人答应,在水中已被冻得浑身冰凉,皆以为不能幸免,孰料还能被搭救上船,是以都忙不迭地对徐恪躬身道谢。
那薛涛毕竟是一位武夫,换了一身干净衣衫之后,神色也迅即如常…… 官船行的飞快,到了申初时分便已然靠岸。
徐恪与薛涛护送魏王李缜至钦差行辕下榻,那厉知府已请了苏州城最有名的郎中前来…… 郎中替李缜把了脉,便道钦差只是溺水受了惊吓,加之寒气入体,并无大碍,只需照方服药,不日便能痊愈。
郎中于临走之时,又殷切叮嘱魏王这三日需当静心休养,切勿劳累云云…… 元日里一场游湖,本是赏心悦目之举,怎料却弄得乌七八糟,差点搞出了人命,幸喜钦差性命无恙。
这右羽林卫大将军薛涛守在李缜的床边,心中不断自责。
那知府厉成峰也是连连叩首,口称自己身为地方官保护不周,竟致钦差受惊云云。
倒是那躺在床上的魏王,摆手示意自己并不责怪众人,只是无端受了一场虚惊罢了…… 入夜之后,徐恪翻来覆去不能入睡,想起白日里飞身鼋背之上的肥胖少年,不正是与自己失散多日的二弟朱无能么?
他心道就算你昔日里身居天蓬,如今见了我为何竟不相认?
于是,徐恪索性起身离了床,拿上宝剑,也不与薛涛招呼,顾自一人,便悄悄地来到了苏州城南的太湖岸边…… 此时已然是子夜时分,天空中只有一些微渺的星光,浩瀚太湖水,随风荡漾,湖边一个人影也无。
徐恪站在那里,大声喊了几句:“二弟……二弟,你在哪里?”
声音却在北风呼号中渐渐隐没…… 徐恪放眼四周,只见湖水阵阵拍打着岸边的碎石,却哪里有半个朱无能的身影?
他仍不死心,兀自在水边漫步,一边走,一边不时地出声唤道: “二弟……我知道你在湖里……”
“二弟……做哥哥的甚是想念,可否出来一见?”
“二弟……愚兄就在这里等着……”
过得一刻,徐恪忽见身前的水流分开了一道巨大的缝隙,自水缝中跳出了一个胖大的身影。
那人刚刚跳上岸边,便朝徐恪呵呵笑道:“那个……大哥啊……好多天不见了……大哥这一向都好吧?
……”
深夜自湖水中跳上陆地的不是别人,自然便是与徐恪分手已然三月之久的朱无能。
徐恪乍见二弟现身,不由得惊喜交加,上前紧紧一把抱住了朱无能肥胖的身躯,笑道:“二弟……真的是你啊!
愚兄可想死你了!”
徐恪见朱无能自浩瀚湖水中而来,浑身衣衫竟点滴不湿,遂奇道:“二弟,你明明从水中上来,怎地滴水不沾?”
朱无能抚摸着自己滚圆的肚皮,略带憨憨的口吻,不无得意地说道:“大哥,我身上有一颗避水珠,上下水中就跟走在平地上一样,自然是一丁点儿水珠都不会沾到……”
“避水珠?
世间还有这样的法宝?
二弟又从何得来?”
徐恪不由问道。
“这个……这个珠子是三公主给我的……”
朱无能摸了摸自己的肚皮,笑着回道,神色间颇有些忸怩…… “二弟,白日里,你怎会站在那巨鼋的背上,好似在与那怪物搏斗一般?
你……没受伤吧?”
徐恪又关切地问道。
“咳!
没事没事!
我和那袁老六闹着玩呢……袁老六不肯听话,我自当教训教训他……”
朱无能摆手道。
徐恪再细看朱无能的模样,身材虽仍是甚为肥胖,但此时他身穿一件深青色苏绣长袍,头戴逍遥巾,脚着粉底靴,看上去也别有一番潇洒俊逸的风貌,已迥异于此前颟顸邋遢的样子。
再看他手中拿着的,却是一柄周身乌黑发亮的“铁锄头”
,“铁锄”
的末端安着三个粗大锋利的铁齿。
“你这兵器,是个什么名堂?
也是那位三公主送的?”
徐恪笑问道。
“这兵器……唤作‘三齿钉耙’……是我那未来的老丈人送的,可有些分量,大哥,你拎拎看……”
朱无能笑着把那柄“三齿钉耙”
交到了徐恪的手里。
徐恪心道这不过一把寻常的铁锄头,还只有三个齿,能有什么分量?
遂提手一拎,孰料分量着实不轻,竟然纹丝不动!
他忙潜运内力,双手握住铁柄,暗吸了一口真气,心里面喝了一声“起!”
方才将那柄三齿钉耙给提拎了起来,但若要是拿它挥扬舞动,只当是一件普通兵器般与人对打,却恐怕万万不能了……徐恪只是双手拎了一会儿,便已然憋得满脸通红,只得又将那三齿钉耙放在了地上。
“大哥……好功夫啊!
这三齿钉耙可是我老丈人费了一番心血打造出来的,重量有一千六百八十斤哩!
大哥以一个凡人的气力,竟还能拎得动,厉害呀!”
朱无能却在旁边没来由地赞叹道。
“二弟……看不出才三月不见,你竟有这般变化!
这些时日……你究竟到哪里去了?
三公主又是哪一位公主?
还有……你口里说的那位老丈人又是谁?
二弟已经成婚了么?
你那岳父是哪里的铁匠吗?
怎会打造出这一件厉害的兵器?
……”
徐恪毕竟与朱无能多时不见,此时,乍见二弟变化如斯,免不了心中疑问,遂提了一连串的问题。
“咳!
大哥啊……这些事,说来话可长了……还是,以后再说吧……对了,大哥身上,可曾带着以前苏州城土地老儿送的那个……那个壶?”
朱无能问道。
“哦……那个‘景行壶’么,愚兄一直带在身边……”
徐恪一边说着话,一边从怀里探出了景行壶,交到了朱无能的手中。
“咦!
这炼妖壶被谁作法开过光啦!
……太好了!”
朱无能叫道。
他拿着手里的景行壶,细看之下,只见原先暗褐色的一个泥壶,此时已变得通体碧绿,整个壶身泛着清莹润泽的亮光,顿时大喜过望。
“是一位自称‘雨庐翁’的老神仙作的法,他说已还了此壶一半的法力,今后,但凡‘精怪’以下,尽可用此壶收之炼之……”
徐恪道。
他一边说,一边又用手摸了摸自己的额头,心道我这二弟才三月不见,竟跟换了一个人似的,怎会有这般迥异的变化?
“得嘞!
……我的好大哥啊!
有了这个炼妖壶,三公主可就不用愁啦!
我那未来的老丈人,他那件行云布雨的法器,我也能帮他要回来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