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茫茫太湖水(1/2)
【大乾康元七十一年、七月十八、子时、太湖中央】
毕竟已是深夜亥时,徐恪听得掌舵老者所言,心中也起了一阵困意,他看了看四周,俱是浩渺无边的湖水,料想就算有匪徒来袭,也断不致飞天而降,于是便回至舱房中入睡。
他走进自己的舱房合衣卧倒,连日来舟车劳顿,未几便进入了梦乡…… 迷迷糊糊中,忽见一位身形略有佝偻,满头皆是白发的老者缓缓步入船舱中,向他拱手: “徐公子,老朽这厢有礼了!”
徐恪忙从床上起身,向老者抱拳还礼: “老人家莫不是苏州城的土地?”
“正是小老儿!”
苏州城土地公说道。
“土地公乃一方神祇,岂可向我等凡人行礼,来来来,快请里面坐!”
徐恪引着土地公至舱房中的一张凳子上落座,他想为土地公冲泡一杯茶饮,然遍顾四周,连一只茶壶都找不到。
“不用麻烦了!”
苏州土地公似看穿了徐恪的心思,摆了摆手,道:“小老儿说两句话就走。”
徐恪走到土地公对面坐下,道: “土地公深夜来此,有何见教?”
“见教不敢!
小老儿此来……”
土地公极其客气地言道:“一是要感激徐公子对小老儿的居所如此看重,竟托付苏州城的父母官亲自来为小老儿修缮,如此一来,小老儿总算是有了一个遮风挡雨的住处……”
徐恪道:“区区小事,何劳土地公亲来致谢!”
土地公道:“还有第二件事,小老儿还是要……要麻烦徐公子一趟。”
“土地公有何吩咐,但请将来,无病必当竭力以赴!”
徐恪心中已隐约猜到,土地公所托者,必定与二弟朱无能有关,果不其然,只见土地公向他欠身施礼,口气异常恭敬道: “过一会,徐公子就能见到令弟朱无能,只盼公子能与令弟说一声,就说小老儿实在怕了他啦!
日后无论他在太湖上如何游玩,就算他每日都要弄一个‘翻江倒海’出来!
小老儿也保准……保准当做没瞧见就是!”
“这……”
徐恪略有些迟疑道:“敢问土地公,因何有此一言?
莫不是我二弟他,他做了什么对不住土地公的事?”
土地公抬起头,可怜兮兮地望着徐恪,道:“徐公子前日在城隍庙内,也都看到了,小老儿的住处已被令弟……已被他弄得……咳!”
他叹了一声,便有些说不下去。
“我二弟他……是不是又拿石头来砸您了?”
徐恪忽然又想起,大约是去年中秋,他与二弟朱无能路过苏州城城隍庙时,朱无能就顺路操起一块大石扔了进去,事后不久,他就见土地公头上顶着伤来见他,想到这一幕场景,他一时忍俊不禁,险些笑出声来。
“岂止是用石头砸呀!”
土地公面带着悲愤之色道:“他那把新到手的‘三齿钉钯’,都用到小老儿的头上来啦!
咳!
……说起那位三公主,她送什么不好,偏要送这凶神一杆钉钯,这下倒好,小老儿的居处,也就几块碎石几捧湿土,哪禁得住这三齿钉钯的几下子啊!”
徐恪看了看土地公周身,见他虽然有些弓腰偻背,但此次前来身上却并未带伤,他忍住想笑的冲动,好言说道:“我二弟因何会如此淘气?!
请土地公放心,若无病见着了二弟,必当极力劝阻他,让他今后万不可再来土地公的居所生事!”
土地公又复唉声叹道:“那就真真多谢徐公子了!
咳!
……要是令弟再来几趟的话,小老儿的身子骨,可真是经不起他折腾喽!”
徐恪有些疑惑道:“我记得,去年中秋之时,土地公拿 来了一件‘景行壶’,托我转交于二弟,当时我二弟拿了景行壶之后就曾说过,他与土地公所结下的怨,便算了结!
怎地他今日又来土地公的居所滋扰?”
土地公也道:“对呀!
这件事小老儿也想不通!
哦……”
这位白发土地公蓦地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起身朝徐恪问道:“徐公子,你可曾对你二弟言明?
小老儿托你转赠于他的那件‘景行壶’,有一个天大好处,对你令弟朱无能可是……可是……妙用无穷啊!
……”
忽然间,船身好似剧烈的晃动了起来,以致于那老态龙钟的土地公已然站立不住,随着船身不断摇晃,已有摔倒之虞: “这‘景行壶’可是一件四星之灵器,它并非小老儿之物,乃是天庭的一位朋友,托小老儿……”
眼看着土地公就要摔倒,徐恪忙箭步上前,一把搀扶住土地公,然而,他双手到处,却扑了个空,眼前那位白发佝偻的老者,忽然间就已消逝无影。
以至于土地公最后的一句话,徐恪仍未听清。
然而,大船还在剧烈晃动,徐恪又听到船头上有人在大声喊叫着: “不好啦!
水下有人在凿船!”
“大伙儿快逃啊!
船要沉水啦!”
“……”
徐恪猛然间坐起,这才发觉自己刚刚只是做了一个梦。
梦里的景象是如此真实,真实地就如同刚刚发生一般。
可是,大船依旧在晃动,舱房中的物件都已东倒西歪。
“快来人啊!
不好啦!
水下有人在凿船!”
“大船就要被凿穿啦!
船要沉水啦!”
“……”
船头上的大喊声,也依然在继续。
“不好!”
徐恪急忙跃起,冲出舱房之外。
他顿时醒悟,土地公来此造访,那是梦境,可大船剧烈摇晃与船头大喊之声,那可是真真实实地发生了。
而且,情况已万分危急!
徐恪赶到船头,只见舒恨天与管塘也急匆匆地赶了过来,有几个卫卒匆忙跑上甲板,也是一脸惺忪之状。
徐恪忙问掌舵,“怎么回事?!”
“官爷,下面……”
那掌舵老者指着水下,战战兢兢道:“下面有人在凿船!”
徐恪望向湖面之上,非但无半个人影,连一艘小船都没有瞧见,他还是有些不信,问道: “水里面连一个人影也没,而且远处都没有船,哪来的水匪凿船?
这些人莫不是自天上飞来的?”
“官爷啊!
小人驾船掌舵业已有几十年,这些太湖水匪各个都是水性极好的!
他们划着小独木舟过来,远远地就跳水,天这么黑,你自然是瞧不见他们的小舟,可这些人……”
船身又是一阵剧烈摇晃,掌舵老者强压住心头的恐惧,勉力说道:“这些人已经在船底下了,再过一会儿,这船非得被他们凿沉了不可!”
徐恪听得掌舵老者所言如此激切,心中才信了大半,他不敢再有耽搁,忙拔出昆吾剑,回身朝舒恨天与管塘说了句: “我下去看看,你二人在船上守着,护好钦差大人!”
“无病老弟(徐大人)小心!”
徐恪大步朝前,越过船舷,朝湖水中纵身一跳,顷刻间,便已跃进湖水深处,待潜游至船底,果见有几十个水匪正密密麻麻聚拢在船底两侧,每人手中都拿着利斧钢锥之物,正拼命地砍凿船板。
“破金势!”
徐恪再无犹豫,手中昆吾剑往前,立时向那些水匪密集之处,一剑刺了过去。
水匪们慌忙闪身避开,不过,徐恪这一招凌 厉的攻势,在水中竟然大打了折扣,剑气之所及,只伤到了一个水匪的后背,余者尽皆从容逃开。
有四个水匪游到徐恪身边,提起利斧就向他砍来…… 徐恪游身避开,他无心与之恋战,心中所担忧的,是其余的水匪还在拼命地凿船。
那艘大船不愧是苏州知府亲自挑选而来,非但船底的木板甚是坚厚,且木身涂满硬漆,板面又覆以铁皮,是以极难凿破。
饶是如此,在水匪们不断以利斧之物敲击砍凿之下,木板终于承受不住,有几处已然开裂,眼看着就会有大量湖水,倒灌入船舱…… 徐恪手提昆吾剑,一招“断水势”
又向前刺去,只是,他口里大喊了一声之际,就已经吸入了一口湖水,他一时气岔,手里的剑招已然毫无攻势,水匪们闪身避过,须臾间又聚拢于船底。
徐恪所习的“混元一气剑”
,全凭体内真气流动,是以出手时总要大喝一声,剑气方更为凌厉,此时人在水中,也依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