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零二章、再忆香梅(1/2)

【大乾康元七十一年、六月十一、午时、天音乐坊】

徐恪与李君羡此时正对坐于天音乐坊内靠窗的一张方桌前,一边饮酒吃菜,一边欣赏台上的歌舞。

以徐恪的性情,闻听有人要来杀他,岂有缩头躲藏之理?

再者天子下旨追捕落霜期限已至,若不来天音乐坊,尚有何良策?

是以徐恪决意要再来天音坊内用膳,其意自然是专等那个想要他性命之人现身,君羡拗不过他,只得随着他一道前来饮酒。

李君羡望着台上翩翩起舞的四位红衣女子,忽而想起一事,随即指着红木高台之上,问道: “贤弟,你看那些载歌载舞的女子,会不会就是你我那一晚所见的蝙蝠妖?”

徐恪也顺着君羡手指望去,他看了半响,不禁点头道: “那一晚,我们仅仅在长廊一端,就见到恁多倒挂蝙蝠,且每一只黑蝙蝠都体长四尺有余,若说这些女子都是蝙蝠妖所化,确有可能,只是,那些又黑又大的蝙蝠,怎地会化成如此貌美的女子?”

君羡饮了一口酒,不由笑道: “美与丑不过世人眼中一己之见而已,在凡人眼中美艳无比的女子,在蝙蝠眼中不过一具皮囊耳!

我曾听师兄说过,昆仑元圣写有一部奇书,名曰《元空擅善录》,书中就曾有云:‘凡地界鸟兽,若得机缘,则可吞食天地之精,吸取日月之华,若能吞食天地日月精华,则可入修炼之境,凡兽类修炼一甲子者皆可成精,修炼二甲子者即能变怪,凡修炼入精怪之境者,则可伸缩骨骼、变化皮囊,以成诸种样貌。

’贤弟,这些女子若都是蝙蝠精所化,那它们至少也已修炼一、二百年了!”

“一、二百年,着实不易!”

徐恪也笑饮了一杯,道:“这些蝙蝠精如此修炼,就是为了变成一位女子么?

可就算再貌美的女子,亦不过是取悦凡人,于蝙蝠而言,又有何益?”

李君羡道:“贤弟,咱们就不要议论那些蝙蝠了,说不准台上那些女子,一个个都是父母所生,纯乎乃人类之身呢!

你看她们舞姿娴熟,声音婉转,这是蝙蝠精能做得到的么?”

徐恪亦点头道:“君羡兄说得有理,只是天音宫中何以会出现如此多的蝙蝠倒挂,此事你我日后尚需去查一查。”

这时,两人又见台上的四位红衣女子已珊珊退下,代之上场的,正是天音乐坊中号称是头牌歌女的无花。

“贤弟,你看无花来了……”

君羡当即指了指无花,朝徐恪眨了眨眼道。

无花走上台来,这次却看了徐恪两眼,见徐恪仍来喝酒,神情不免一愣,然也只是稍稍一愣神而已,旋即便低头整理琵琶琴弦,再也不看徐恪,顾自边弹边唱了起来。

两人听了一会儿,君羡忽而问道: “贤弟,你觉得‘无花’究竟是谁?”

“无花就是无花呀!”

“赵王殿下不是曾说过,‘无花’兴许是你小时候认识的那位‘香梅’?”

“香梅?”

“是呀!”

“她不是香梅。”

“贤弟,今日咱们横竖无事,不如,就一边喝酒,一边说说你的那位‘香梅’姑娘?”

“我和香梅……咳!”

徐恪不禁叹息了一声,神情转为伤感,“已然是很久很久的事了……”

“贤弟,你很久很久以前的那些事,愚兄都想听听,此地反正也没外人,说吧!”

于是,徐恪禁不住君羡一再相求,只得与他说起了自己小时候的那些回忆,还有与香梅的那些过往…… 徐恪出生于杭州府余杭县徐家庄,他虽自小就家境穷困,时常饔飧不继,然好在父慈母爱,一家三口倒也其乐融融。

不过,在他十岁那年,一场瘟疫却夺去了他父母的生命,从此他就沦为了一个孤儿。

十岁对于徐恪而言,实在是一个太小的年龄,忽然失去了父母的庇佑,他顿感茫无所从。

而那时的徐家庄,在瘟疫肆虐之下,已是鸡鸣不响、炊烟不起,十户人家中几乎已空了六七户,更有谁会来照顾徐恪?

于是,徐恪只有跟着乞讨的队伍,一路向着杭州城行进。

沿途之上,不断有人饿死病死,徐恪有好几次,也饿得已经没有力气走路,几乎就要倒毙于路途,靠着一位老者不时地给他一些干粮和饮水,这才让他终于活了下来。

在徐恪的记忆中,那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者,满头都是很长的白发,他人虽然很瘦很老,但个子却很高,说话声音也总是很响。

那位老者总是在没人的时候,会从怀里悄悄掏出小半个薄饼或是一些零碎馒头,也是靠着这些薄饼与馒头,徐恪才终于挨到了杭州城内。

然而,令徐恪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们快要赶到杭州城门前的时候,那位瘦高老者竟然没有撑住,忽然就倒下了…… 他倒下之后,再也没能起来,任凭徐恪再怎么呼天抢地,再怎么摇动他的身体,老者始终一动不动,胸口没了心跳,嘴巴也没了呼吸。

旁边的人告诉徐恪,那位老爷爷已经死了。

万分悲恸的徐恪,怎么也想不通,刚刚还好端端的一位老爷爷,怎么一下子就会死了?

他甚至还没来得及问老爷爷的名字。

旁边的人告诉徐恪,老爷爷也是饿死的,爷爷把吃的东西大多留给了徐恪,他自己一直在挨饿,挨不过去,就死了。

就跟乞讨的队伍中,绝大数饿死的人一样,没有东西吃,却还要走这么多的路,若是身体不好,有几个能撑得住?

撑不住的人,就饿死了。

当时的徐恪,哭得死去活来,他知道,这位长头发老爷爷把活命的机会交给了他,而老爷爷自己竟没能挺过去。

后来,杭州城门打开,乞讨者疯了一样赶入城内,旁人见小小的徐恪可怜,遂不顾他又哭又闹,将他一把抱起,跟着乞讨的队伍涌进了城中。

而城门外刚刚饿死的那位又瘦又高的老者,自然也不会有人专门去给他好好安葬。

瘟疫之下,饿殍遍野,至多会有巡城的衙役过来,用一张破席子包裹,然后将那老者的尸身扔进一处大坑掩埋了事。

如今的徐恪再度回想,倘若自己没有那位长头发老爷爷施舍干 粮,多半就会饿死在半道上,连个替自己收尸的人都没有。

而那位长头发老爷爷,与自己素味平生,竟然会将随身携带的所有薄饼与馒头都给了他,而老爷爷自己却活活饿死了。

直到眼看着老爷爷倒下,从此没有起来,徐恪才终于想到,那些小小的薄饼和零碎的馒头,竟是老爷爷全身仅有的干粮,老爷爷为了让他活命,竟不惜一直挨饿,直到饿死在了城门前。

这世上竟然有这样的好心人,仅仅是一面之缘,仅仅是沿路上的几句贴心话,就能将生的希望全都给了他,而自己却活活饿死…… 只可惜,徐恪被乞讨的队伍裹挟进了杭州城之后,他一直没有机会出来,出来再看老爷爷一眼。

是以他直到今日,也一直不知,老爷爷究竟被那些收尸的衙役们埋在了什么地方。

因为,没过多久,他自己也倒下了…… 因为乞讨的队伍人数太多,官府派兵卒前来镇压,那些凶神恶煞般的亲兵,不由分说一上来就是一通乱棍,众人都走的走,逃的逃,走不动的多半又被兵卒打得半死。

徐恪逃得快,总算躲进了一条小巷子里,饶是如此,身上与腿上也挨了兵卒好几下棍子。

待兵卒退去,他一瘸一拐地行走在杭州城的大街小巷中,小小年纪的他又如何会乞讨之术?

他蹲在墙角,见了那些达官贵人走过,也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到了他实在饿不住的时候,也只能从水沟里捧两口水来喝喝,可那几口凉水又怎能垫饥?

于是,记不清过了多久,在一处小巷子里,徐恪又饥又疲,终于再次饿晕了过去…… 等到他醒来时,发觉身前站着一位女孩,女孩有着一张好看的圆脸,一头乌黑的秀发。

她大大的眼睛,好似会说话一般,正直直地盯住了徐恪。

女孩的手里拿着一张刚刚做好的烧饼。

那烧饼还散发着阵阵诱人的葱香,徐恪好似就被那阵烧饼的清香给吸引得醒转了过来。

女孩将温热的烧饼送到徐恪眼前,用眼神告诉他:“吃吧!”

徐恪呆呆地看着女孩,突然一把拿过烧饼,三下五除二地就吞入了肚中…… 直至今日,在徐恪的回忆里,这都是他此生所尝过的最好吃的烧饼。

吃到最后,他竟还将自己的一个个手指都舔得干干净净,深恐落下了半粒芝麻。

女孩见他吃得这般可爱,不禁拍手笑了起来。

女孩问他,“你叫什么名字?”

他怯怯地回道:“我叫徐无病,你呢?”

女孩微微一笑,“我叫王香梅。”

女孩笑起来的时候,大大的眼睛眯起来,眉毛弯弯向上,这一幕场景,不知多少次,涌入徐恪的梦境中。

女孩问他,“你多大了?”

他回道:“我今年十岁,你呢?”

“我十二岁了,比你还大两岁,你该叫我声‘姐姐’呢!”

“姐姐!”

“嗯!”

女孩稚嫩的声音道:“可我不喜欢你叫我姐姐,你就叫我‘香梅’吧!”

“香……梅?”

“嗯!

无病弟弟,我带你去找我爹吧,我爹做的烧饼可好吃了!

从此后你就吃我爹的烧饼,保你不会饿着!”

香梅把他拉起身,又拉着他一蹦一跳地进了小巷中…… 那一条小巷,徐恪后来知道,叫瞎子胡同。

瞎子胡同里住着卖烧饼的王大爷和王香梅父女两。

王大爷见徐恪弱小可怜,禁不住香梅一再苦求,就收留了徐恪,从此把他留在身边。

王大爷父女两人,靠卖烧饼所得,也只是勉强养活自己而已,可无论日子如何艰难,每日的三个烧饼,王大爷从未少过徐恪。

后来,徐恪还是不愿靠他人养活,又偷偷离开了王大爷家,走出了瞎子胡同,四处去找工。

可他毕竟小小年纪,又身无半点手艺,哪有一家店铺肯收留他?

徐恪被逼无奈,只得再度操起了乞讨的营生,在杭州城内沿街讨饭,勉强苟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