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无风而动(1/2)
【大乾康元七十一年、五月二十三、巳时、青衣卫、青镜司千户小院】
徐恪进了青镜司之后,依旧同往常一样,仰靠于他那张千户独享的紫檀木大椅上,端起一杯卫卒刚刚奉上的长安“花雨”
名茶,浅浅地啜饮一口,再缓缓放下,伸手拿起一本《黄帝内经》抑或是《南华经外篇》,随意翻看着。
储吉康与韦嘉诚两位百户,一大早就过来向千户大人问安,两人随意说了几句,见徐恪并未向他们部署查案事宜,也不好自行做主,只坐了片刻工夫,随即告辞出门。
屋外朗日高升,白云悠悠,一派天光云影之下,到处都显得那般祥和清明。
千户小院中,和风徐徐、蝉鸣阵阵、草木摇摇、花香隐隐、树叶无风而动,轻云不请自来。
日光如同一位严父,降下温暖与守护,清风又如同一位慈母,送来凉爽与欢欣。
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又是那么纯粹!
院门口矗立着一块石制的日晷,随着光影流动,指针已然指向巳时三刻。
守门的卫卒走入千户公房内,向徐恪躬身下拜: “千户大人,巳时三刻已到,小的要不要去将大人的午膳端来?”
“已经是巳时了么?”
徐恪举杯喝了一口茶,心中大是意外,记忆中,他好似刚刚才吃过了一顿早膳。
青衣卫内的早膳已是丰盛可口,青镜司卫卒端来的早膳更是喷香诱人!
今日,他大约是早膳吃得多了些,现下不过是看了几页书而已,不想,又到了午膳之时。
“我还不饿,过半个时辰再去端来!”
“是!”
卫卒拱手,即刻转身走至门外,又如铁塔一般巍然站立。
过了片刻,把守院门的卫卒入内向徐恪躬身下拜: “禀千户大人,院外有人求见?”
“是哪一个?”
“回大人,他说是大人的师兄!”
“师兄?”
徐恪一跃而起:“他是赵王殿下!”
徐恪忙疾步走至院门外相迎,只见赵王李义,一身锦色绸衫,手摇折扇,立于夏风之下,正笑而不语。
“师哥,什么风把你给吹来啦!”
徐恪大笑,走上前去,亲热地抱了抱李义的双肩。
“师哥早就想看你来了,怕你新官上任,公务繁杂,不敢遽相打搅啊!”
“师哥真会说笑,快快,里边请!”
徐恪跟在李义后头,正要步入千户公房之内,见门外的几个卫卒,仍象木头一样杵在那里,气不打一处来: “尔等听着,我师哥乃是大乾神王阁副阁主、赵王殿下!
尔等下回若再敢这般不知轻重,将殿下拒之门外,本官定要重责,决不轻饶!”
唬得那四个把守千户公房大门与小院院门的卫卒,忙齐齐跪倒在地,“小的不知是赵王千岁驾到,小的不知轻重,望大人恕罪!”
“起来吧!”
徐恪手指一个身形魁伟的守门卫卒,原本想呼出对方的姓名,想了半天却还是想不起来,便吩咐道:“你!
去将本官的午膳端来!”
“是!”
李义望着徐恪对一帮手下颐指气使之状,摇动折扇,依然笑而不语。
两人进到千户公房内落座,卫卒为李义端上一杯新泡的“花雨茶”
。
李义打量着公房之内,见收拾得清新齐整、素雅高洁,到处都陈列着一些不知是何人题写的字画,一股书香之气扑面而来,不由笑道: “师弟,你这一处公事房,整得可以呀!
好似进了一处书斋。”
“师哥,这也不是我弄的,都是前任张千户精心布置而成。”
“好一个张千户!
他这青镜司的小院,我还是头一遭来,想不到,内里倒也别有一番景致!”
“师哥从没来过青镜司?”
李义摇了摇头,道:“我跟张木烨不熟,平常都是找沈环,北安平司倒是去过几回,这青镜司太过偏僻,要不是今日来看师弟,我怕是不会来的。”
“你看这小院内,风景如何?”
徐恪喝着茶,问道。
“嗯……委实是不错!”
李义遥望门前的开阔之处,频频点头道:“这里草木繁盛、花朵芳菲,实在是一处难得的好风景!
想不到,青衣卫里竟还有这样一个好去处,我此前竟从未听闻。
张木烨倒确是花了一番心思,不知他从哪里找来的这许多奇花异草,有些花草我都从未见过。
早知如此,我王 府的后园,也该找张木烨去帮忙归置归置。”
李义又手指左前方,朝徐恪说道:“你看,院子里还开凿了一处水池,水池边堆着太湖石,那里就差一座亭子了……”
徐恪也点头赞道:“不瞒师哥,我之前也从未来过青镜司,接任之后,头一天来上值,还以为自己进了一座花园呢!”
李义喝了一口茶,呵呵笑道:“无病,你这可不就是一座花园么?
我看,此地绿草如茵、花香袭人、高树葱茏、枝叶茂盛,处处都是一派生机勃勃之象,不如就叫它‘葳蕤园’吧?”
“葳蕤园?
这名字好是好,就是旖旎了一些,于我这青镜司的名号,委实不太相称……”
“哈哈!
师哥随口一提,你可别当真。”
…… 两人稍稍坐了一坐,徐恪便问: “师哥午膳还没用过吧?
就在师弟这边用了便是,我让手下去打几壶酒来。”
“无病,喝酒咱们还是去摘星楼啊!
师哥今日过来,就是要拉着你去喝一个痛快!”
徐恪瞧见小院内,两名卫卒已经端了好几个食盒过来,眼见得今日的午膳必是更加丰盛,便与李义说道: “师哥,今日天气热,我看午膳就在这里用了吧?
我让手下在院子里搭一张桌子,坐在树荫下,就着凉风喝酒,岂不快活?”
李义也望见了端着食盒走来的卫卒:“也罢,今日你是主,我是客,在你的地头上,师哥也只得听你吩咐!”
于是,徐恪便命卫卒在千户小院的一角,挑了一处大榆树之下,浓密的树荫之中,摆起长桌,放好木椅。
听闻千户大人要喝酒,卫卒便从青镜司的库房内搬来了一小坛好酒,听说是至少有三十年陈的老“凤酒”
。
徐恪原本是想着要与师兄共饮“汾阳醉”
,但见这老“凤酒”
坛口的泥封,便知这坛酒至少也是五十年的陈酿,便点了点头。
待酒菜摆列一应齐全之后,他便与师哥相对而坐,两人举杯对饮,听取知了声声,迎面凉风阵阵,倒也好不畅爽!
徐恪见那两个守门的卫卒,仍是站立在日光下一动不动,索性挥了挥手,命他们去院门外候着。
李义见状,莞尔笑道:“无病,你这青镜司内,规矩倒是不少!
这几个卫卒,都已经站得衣衫汗透,依然纹丝不动,这一份功夫也算难得哦!”
“咳!”
徐恪夹起一块新出锅的“虾仁炒鹿肉”
放入口中,道:“这些劳什子破规矩,都是张千户所立,待过些日子,我都要将他们统统去了,也好让这院子里清净清净!”
“哈哈哈!”
李义望着头顶这一颗高高大大的老榆树,笑道:“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想不到,张木烨所栽的这一棵树,全不合你徐无病的心意!”
徐恪笑了笑,举起酒杯,道: “师哥,我敬你!”
“好,无病,这一杯,师哥庆贺你官升一级!”
“师哥,升不升官的,无病全不在意,今日得了这一块阴凉之地喝酒,倒是意外之喜!”
“说得好,喝酒!”
两人共同举杯,一连满饮了数杯,这才拿起筷子夹菜来吃。
满桌子热菜,俱是长安城叫得出名的美味佳肴,看得出,那两个卫卒委实是动了心思,定是吩咐尚食营的厨子,用上好的食材烹制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