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父子同餐(2/3)
书都没读好,光是学剑,那可不成哦!”
李弘明羞愧地低下头,讷讷言道: “孙儿记下了,孙儿回去之后,定当好好念书,牢记皇爷爷教诲!”
李重盛又面朝中间坐着的李弘恩,问道: “弘恩知道这句话的出处么?”
这时,连李缜也饶有兴致地望向了李弘恩,他平素待人一向沉默寡言,与儿子们相处的时间也不算多,趁着父皇考较自己的儿子,他也想借机了解他们一二。
此时的李弘恩,却放下了手中的碗筷,挺直脊背,不慌不忙地答道: “皇爷爷,这几句话,出自《诗三百》,说的是殷高宗顺应天命,讨伐荆楚,使四方诸侯来附,万邦咸与臣服的事迹。
殷高宗乃中兴圣主,在他治理之下,百姓们无不恭敬守法,无人敢有半分懈怠!
最终天下一统,尽归于大商治下!
如今,我大乾在皇爷爷精心治理之下,四海归附、万邦臣服,皇爷爷上承天命,下得民心,功劳就跟当年的殷高宗一样!
……”
坐在李弘恩身旁的李弘明却不服气道: “皇爷爷乃千古明君,区区一个殷高宗,怎可与皇爷爷相提并论?!”
“诶!
不得诽谤古人!”
李重盛朝李弘明面色微微一冷,以略带训诫的口吻言道: “殷高宗中兴之治,堪称前无古人!
你皇爷爷若能得一个与他一样的评价,心中已是不胜欣慰了!”
坐在李缜身旁第二位的侧妃张氏,朝自己的儿子狠狠地瞪了一眼,吓得那李弘明忙又低下头去,从此不敢再说话。
李重盛手捋着自己颌下的一缕长须,双眼望着李弘恩,眼眉间满是慈蔼与赞许的神情,那少年生得剑眉龙目,依稀就是自己当年的模样…… 当下,皇帝便兴致勃勃地问道: “弘恩,过些日子,皇爷爷就派人将你接入皇宫。
你跟着皇爷爷一起学剑、读书,咱们祖孙两好好做个伴,可好?”
“孙儿谨遵皇爷爷之命!”
“好好好!
哈哈哈!
……”
李重盛一边不住地点着头,一边还呵呵大笑着。
“不过,孙儿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哦……弘恩还想要一个赏赐么?”
李重盛微笑着问道。
他今日见到了李缜,心中只是生出了一丝愧意,然见到了自己的皇孙李弘恩之后,心里面当真是异常地开怀。
人老之后,每每就喜欢与青春年少之人呆在一起,感受对方那一股蓬勃而茁壮的生命之力,皇帝亦是如此。
李缜却朝李弘恩瞪了一眼,训斥道: “弘恩,休要胡闹!
还不快谢过你皇爷爷?”
“诶!
你不要说话!”
李重盛立时摆手阻住了李缜,又朝李弘恩和言问道: “说吧,你想要什么?”
李弘恩站起身,朝李重盛躬身行礼道: “孙儿请求,让弘波妹妹能跟我一道入宫,一起跟着皇爷爷学剑!”
“原来是这个呀!”
李重盛望了望对面坐着的那个女孩,见她年纪虽小,然浑身上下亦透着一股飒爽之姿,其状象极了自己的十七女李琪,于是爽 快应道: “朕准了!”
“谢皇爷爷!”
“嗯……”
李重盛又盯着眼前的李弘明看了一会儿,越看越觉得他象一个人,皇帝遂转头朝李缜问道: “缜儿,你觉得,弘恩象不象一个人?”
李缜却点了点头,微笑着道: “不瞒父皇,孩儿也早就看出来了!”
“你早就看出来了?
那你觉得,他象谁?”
李重盛更为疑惑道。
“嗯……”
李缜这个时候,午饭也已吃得差不多。
他随即便朝旁边的两位王妃望了一眼。
钮氏与张氏当即会意,立时尽皆起身,向李重盛敛衽为礼之后,带着四个孩子,都纷纷退了下去。
前厅之内,便只剩下了李重盛与李缜父子,身后的高良士则远远地伫立在旁边,一直躬身伺候着…… “弘恩与无病,倒是长得颇为相像!”
李缜当即笑着说道。
李重盛仔细一回想,确是如此,自己的那位皇孙,长得身形修长,眉目朗润,于文秀之中又隐含一股傲人之气,其样貌竟与那青衣卫里的徐恪长得极其神似。
他顿感诧异道: “这就奇了!
弘恩怎会与那个小恪,长得如此神似?”
“父皇,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长安城内,亦有不是兄弟,却长得极其相像之人。
弘恩与无病模样酷似,也是巧合吧!”
李缜依旧是微笑着回道。
“嗯!
想不到,天下竟有如此巧合之事!”
说到了徐恪,李重盛自然也想到了自己此来魏王府的真正目的。
当下,皇帝便取出了怀中的那一纸薄笺,交到了李缜的手中。
“缜儿,你看看这个!”
李缜打开那一纸薄笺,看完之后,不无忧虑道: “父皇,此事我已听三哥跟我说了,八弟被萧国国师陆火离半夜掳走。
父皇想如何救他?”
李重盛叹了一声,道: “那流霜老怪剑术了得,祀儿既已落在他的手中,咱们便不可轻举妄动,胡乱救人!
为今之计,也只得依照那老怪的吩咐去做了!”
“父皇的意思,让无病带着玄黄剑去金顶山救人?”
“嗯!”
李重盛点了点头,脸上却是一副忧虑的神情。
“八弟之前曾在御前密告无病有‘私通妖类’之罪!
因为这件事,父皇将无病夺职下狱!
父皇是不是担心,无病会对之怀恨在心,是以不愿前往金顶山救人?”
李缜随即问道。
也是直到了此刻,李缜才终于明白了,他的父皇,平素几乎不来他的王府,何以今日,竟会兴致勃勃地微服来访?
还如此热情地与他家人一道用了午膳?!
就在方才,父皇又答应亲自教弘恩与弘波学剑与读书。
原来,父皇今日是有求于他。
父皇为何会来求他?
归根到底,还是为了他的那位八弟。
照此看来,八弟在父皇心中的地位,不可谓不低矣!
…… 果然,李重盛点了点头,说道: “缜儿,朕也不瞒你,先前你三哥与程万里,都已到诏狱里去劝过小恪。
无奈那个小恪,性子就跟一头倔驴似的,什么人的话都不肯听!
如今,那流霜老怪只给了咱们三天的期限,若这头倔驴死活不肯,朕也不能强逼着他……”
李缜忙道: “父皇无需担忧,儿臣今日就亲自前往诏狱,无论如何,儿臣也要让无病答应救人!”
“好!
朕没有看错你!”
李重盛不禁拍了拍自己儿子的肩膀,脸上的神色中,既有一丝感动,又隐含一丝歉意。
李重盛随即起身,朝着前厅外走去,将到门边之时,皇帝又忽然止步,转身朝李缜谆谆言道: “缜儿呀!
朕前日那般对你,确是过分了一些!
然则,朕切盼你能记着,将来无论如何,你对自己的亲兄弟,当时时刻刻存着一份宽仁之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