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十九章、落魄君羡(1/2)

在十七公主李琪的心目中,自小到大,她三哥李义一直就是她最为景仰之人。

遑论李义的武功已是独步于天下,光是他这一份“驻颜有术、青春常在”

的功夫,其他人也是概莫能比。

如今,李琪竟听到她三哥自承武功远非那“木桶碗”

之对手,她心里当真是惊诧莫名。

李琪心里清楚,她三哥心性向来耿直,从无虚言,他说慕容公子好比“皓月之华”

,自己只是“萤火微光”

,那必定就是如此。

当下,李琪一拉李义的胳膊,说道:“三哥,咱们走!”

李义问:“去哪儿?”

李琪道:“去天宝阁呀!

那‘木桶碗’这么厉害,咱们还不快去叫他出来帮忙?”

“哎呀!

我的好妹妹!”

李义甩开了李琪的手,说道:“人家慕容公子什么身份?

咱们就这样径自上门,请他帮咱们捉妖,他未必就能答应!”

李琪嘟着嘴道:“妖魔为人族共有之敌,就算他天宝阁再怎么厉害,也是在我大乾治下,如今妖物为祟长安,百姓人人自危,这时候,他慕容桓不应当站出来除妖驱魔,保卫长安么?”

李义还是摇了摇头道:“话是这么个理,不过,咱们还是不能强求人家啊!”

怡清奇道:“李大哥,你贵为当朝七珠亲王,又是神王阁副阁主,难道连你也请不动这位慕容公子?”

李义踌躇了片刻,依然摇头说道:“能请动这位慕容公子的,整个长安城内,恐怕只有我恩师了!

我李义区区薄面,要见他一面自是可以,但要劳动他出山为朝廷效命,怕是不能!”

李琪道:“三哥,你怎地这么认死理呢!

你就说请他出来捉妖,不就行了?

干嘛非得说是为朝廷做事?”

李义不以为然道:“保护长安百姓,捉拿猫妖、破解这桩京城奇案,本就是朝廷分内之事,我去请慕容公子出来帮我们捉妖,不就是让他为朝廷做事么?”

“哎呀!

我的三哥!”

李琪听得一跺脚,急道:“你都四十好几的人了,为人怎地还这么不知变通?!

你只要说动他出来捉妖就行,何必定要绕在‘朝廷’这个道理中呢?”

李义还是摇头:“道理就是如此,绕来绕去也是绕不开的,就算我不提这个道理,人家慕容公子也会这么想……”

言罢,李义举杯浅饮了一口美酒,又伸手夹了一块“虾仁炒鹿肉”

,慢慢地放入嘴里细细咀嚼。

李琪心中有气,便欲再去拍打李义的胳膊,旁边的怡清忙一把将她拉住,劝道: “小琪妹妹,李大哥所言也不无道理,自古以来,那些身负绝顶技艺者,必然也是眼高于顶之人。

那位慕容公子,既有如此神通,若非他自己愿意,怕是任谁也请不动他!”

李琪兀自嘟着嘴言道:“怡清姐姐,咱们都还没去请过人家,又怎么知道,人家就不愿意呢?”

怡清一听也颇觉有理,她随即朝李义言道:“李大哥,小琪妹妹说的也有道理。

或许,这位慕容公子也是一位古道热肠之人呢?

他既有降魔除妖的绝世本领,便当以荡涤妖魔、护卫人间为己任!

不如……咱们一道去往天宝阁,大伙儿诚意求恳,我不信他就能不为所动!”

怡清心想,这一连十日,长安城内又死了八人,然而,我们这些人已经将整个长安城里里外外都寻了一个遍,可还是找不着猫妖的丝毫踪迹。

除了病木头与那猫妖有一面之缘外,其他人连猫妖长什么样都不清楚。

如今长安城里的男人们一个个都吓得不敢出门,老百姓人心惶惶,朝堂上想必也是众说纷纭。

李大哥 虽然口中不言,但心里的压力定是不小。

若这位慕容公子真的有这般通天的本领,那么邀请他出山去捉拿猫妖,对李大哥而言,自是再好不过了。

“这个嘛……”

李义摸着自己的下巴,却仍然不置可否。

他只是又端起面前的酒杯,浅浅品了一口美酒。

李琪有些不耐烦道:“三哥,你也四十好几的人了,行事怎地还这般婆婆妈妈?

不就是去往天宝阁走一趟么?

你不去,我同怡清姐姐去!

本公主就不信了,这‘木桶碗’能有这么大的架子?

连本公主的话也胆敢不听!”

“我说十七妹,你能不能不要动不动就说我的年纪?!”

此刻的李义把酒杯重重一放,脸色颇为不快道。

令李琪和怡清都没想到的是,李义此时对所有事似乎都不甚关切,最让他耿耿于怀的,竟是他妹妹总是无情地“揭露”

他的真实年龄。

李义此言一出,不禁身旁的怡清、李琪都是噗嗤一笑,就连与他们隔开好几桌的一位满脸胡须的中年男子,也是忍不住听得哈哈一笑。

李义循声望去,只见那位中年男子,身形甚是颀长,一张脸上长满了胡须,头发也是蓬乱地飘散着,看他浑身穿着甚是邋遢,李义不禁皱了皱眉,便也未去理会。

“好好好!

十七妹错了,这就给三哥赔个不是!”

李琪连忙打躬作揖道:“我三哥貌比潘安,神似宋玉,就算已经四十有六,可看上去至多不过二十挂零不是?

怡清姐姐,你说对么?”

怡清也笑道:“对对对!

李大哥自己要是不说,哪个能猜到他真实的年纪啊?”

李义却白了李琪一眼,顾自饮酒夹菜。

他心道十七妹啊十七妹,让你不说不说你还要说,末了向我赔不是,还不忘说一说我的年纪!

这下倒好,我就算想瞒,从此也瞒不住了!

李琪见李义兀自脸有愠色,心下不免有些惴惴,她只得与怡清对望了一眼,各自小心翼翼地夹菜吃饭,只要李义不说,她们两位便再也不敢提“木桶碗”

之事了。

三人闷声吃了一会儿菜,不料,李义却又忽然一拍桌子,大声道:“原来守门人说的……竟是他!”

怡清已经对李义的这种一惊一乍的举止有些见惯不怪,她随即淡淡地问道:“李大哥,你说的守门人是哪一位?”

李义道:“守门人自然就是‘守门人’啊,我今日早会之后,便在神王阁门口见了守门人一面。

他当时同我言道,说我只需一路往南而行,便能找着能助我除妖之人。

照此看来,守门人说的那位,便应是慕容公子了!”

李琪却昂头说道:“三哥,焉知守门人说的那位,就不是本公主呢?”

李义笑了笑,举起杯子,却不说话。

他心想,你这个一向只会惹祸的“女祖宗”

啊,给我安安稳稳地呆在长安城里就好,若指望你帮我捉妖,可得到猴年马月?!

怡清随即言道:“李大哥,既然守门人已帮你指明了方向,那事不宜迟,不如我们现下就去天宝阁?”

李义点了点头,颇觉有理,他放下了酒杯,随即向店掌柜招手道:“店家,结账!”

…… 这边,李义付清了酒账,随即带同怡清与李琪一起向长安城西北的天宝阁行去。

那边,在酒馆内另一张靠窗的方桌前,那位衣衫褴褛、满面胡须的中年男子却仍在一个人自斟自饮。

他面前虽只有三碟小菜,可酒壶却放着两个,原来,这也是一位好酒之人。

那人不是别人,恰正是昔日名动半个长安城的左武卫大将军、五莲县公李君羡。

自从皇帝降旨,免了徐恪死罪之后,顺带着也替李君羡平反昭雪。

从此,李君羡不用再隐姓埋名,混迹于江湖角落之中。

凑巧,他师兄李淳风在苏州府整治太湖水怪之事已了,李君羡便跟着李淳风回到了长安。

回到长安之后,李君羡虽不必害怕官府缉拿,但昔日的官职爵名毕竟都已被皇帝褫夺,从此他只能以一个平民的身份生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