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本名何妨(1/2)
【大乾康元七十一年元月三十、午时、青衣卫】
徐恪与“慕容桓”
“丁春秋”
出了诏狱之后,自不敢耽搁,一路疾走,均想着快点离开青衣卫这个是非之地。
这“丁春秋”
尽量低着头,三人一路无语,终于走至了青衣卫的大门处。
徐恪吁出了一口长气,正要大步迈出之时,忽听得身后有人喊道:“徐兄弟……留步!”
三人只得停步,徐恪转身拱手施礼道:“南宫千户,有何吩咐?”
来人正是北安平司千户南宫不语,他心里还是对慕容桓念念不忘,听闻他们正要出门,赶紧快步跑来,急匆匆地言道: “徐兄弟,目下已是午时了,就由南宫做东,请徐兄弟与慕容少阁主至得月楼中小坐片刻,如何?”
徐恪面露难色,他看了看旁边的两人,心中立时有了主意,急忙道:“南宫兄盛情,愚弟自然求之不得!
只是慕容兄家有急事,须当先走一步,得月楼这一场酒,便只好由愚弟来陪你了……”
不等南宫不语答话,徐恪便朝“丁春秋”
吩咐道:“丁春秋,你还愣着作甚?
本官要陪千户大人喝酒,慕容少阁主便由你代本官送他一程……”
“丁春秋”
便急忙躬身行礼,领着“慕容桓”
往前去了。
“慕容桓”
行经南宫不语身边之时,还不忘向南宫不语与徐恪两人略略拱手,虽没有只言片语,但也算挥手作别…… 见南宫不语兀自盯着“慕容桓”
与“丁春秋”
离去的背影,心中似若有所思,徐恪忙上前一拍南宫不语的肩膀,哈哈笑道:“南宫兄,走吧!
兄弟我这肚子里的酒虫可都要犯了,今日少不得要让南宫兄破费一场……”
南宫不语淡淡一笑,两人便径自往得月楼而去。
到了得月楼中,店掌柜一见这两位青衣卫中的“熟客”
,自然更是殷勤招待。
两人便亦如前日一般,开怀畅饮,又喝掉了好几壶名酒。
不过,到了最后付账之时,却还是徐恪不顾南宫阻拦,抢着先付了银子。
看着徐恪付完酒账匆匆离去的背影,南宫不语却不由得心里叹道:“想那名动天下的慕容家二公子、天宝阁真正的少阁主慕容桓,又岂能与一个下等的皂吏并肩而行?
神态还这般谦和!
贤弟呀,你究竟瞒了我什么事?!”
原来,今日徐恪的筹划百密一疏,慕容嫣的易容术虽然精妙,但没有学到她兄长半分冠绝天下的王者神采,而李君羡日常走步,惯于从容昂扬,却也装不出半点丁春秋的唯唯诺诺之态。
是以,那“慕容桓”
与“丁春秋”
在南宫不语面前走过,虽然各自未发一语,但两个人的身形步法所流露出的差异,仍然没有逃过南宫不语的法眼。
…… 李君羡与慕容嫣离了青衣卫之后,慕容嫣便邀李君羡先到她天宝阁中暂且避一避风头。
李君羡谢过之后,便道自己还需去玄都观中,他李道兄必有安排云云。
当下,两人不待“卸妆”
,便由李君羡先护送慕容嫣回了她自家的慕容府。
慕容嫣将进大门之时,李君羡向慕容嫣俯身行了一个大礼,两人道别之后,李君羡便疾步赶往长安城西的玄都观。
到了玄都观里,希言已然做好了一大桌新鲜可口的饭菜。
李君羡二话不说,拿起饭碗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用罢午膳,希言看着眼前“丁春秋”
的一副面容,兀自啧啧称奇道:“这位慕容姐姐的易容术恁地了得!
要不是君羡哥哥的声音,我无论如何都认不出来……”
李君羡笑道:“小希言,你且等一会儿,哥哥这就把妆去了,困在别人的脸皮里,我自己都难受得紧!”
不料,一旁默然无语的李淳风却摆手道:“君羡,不可!”
李君羡不解道:“道兄,我已经出了青衣卫,还要贴着别人的脸皮吗?”
李淳风道:“你虽离了青衣卫,可这里还是京城!
离开长安之前,你这张脸皮,可还不能脱!”
李君羡问道:“离开长安?
李道兄……君羡的去处,你已安排好了?”
李淳风道:“嗯……苏州府有个玄妙观,观主刘承鹤此前派他师弟送来一封信,说太湖中有巨鼋作怪,请我前往除妖。
你拿着我的信,先去苏州玄妙观里投靠,到了那里,你便说是我派你来捉妖的即可。”
李君羡愁道:“道兄,你这法子虽好,不过,若他们真让我去捉妖,那太湖中的巨鼋,你让我如何降服呀?
我又不会你那些降妖驱魔的本领……”
李淳风长长的白眉一挑,不耐烦道:“师傅的那些本领,你不是也学了一些么?
我又没叫你去抓龙王,只让你去对付一只太湖里的王八,你还办不成么?!”
李君羡苦道:“君羡不过是师傅的一个记名弟子,哪儿比得上你,得了师傅的一身真传呀!
再说了,师傅他老人家可也一直没答应我正式入他门下呢……”
李淳风细眼一翻,道:“少啰嗦,我叫你去你便去!
到了那里能不能捉妖,就看你自己了……就算你不会捉妖,在那里混吃混喝总会吧?”
李君羡迟疑道:“这……”
李淳风不以为然道:“这什么这!
你这也不行那也不去,还想回去做你的大将军不成!”
李君羡仔细思忖眼下的情形,心中也已明了,自己目下除了远远地逃到千里之外,去苏州府做一名道士之外,却也无路可走。
若非如此,自己以一个钦犯之身,虽侥幸出了诏狱,若还留在长安,万一哪一天不慎被人查到自己的行踪,到那时,非但自己要人头落地,可还要连累眼前的李淳风、希言以及为自己奔忙不休的徐恪,甚至还有慕容嫣…… “好吧!
君羡但听道兄的吩咐就是!
此次,君羡能侥幸不死,再世为人,多谢道兄仗义相救,君羡永世铭记李道兄大恩!”
李君羡又俯身到地,向李淳风行了一个大礼。
“嗯……到了苏州之后,你这君羡的名字,恐怕也不能用了。”
李淳风思忖了一会儿,又悠然说道:“你这次被打入天牢,身受一月酷刑,尝尽人世苦楚,终于死里逃生,就仿佛是‘金蝉脱壳’一般……金蝉脱却一层外壳,便是‘大成长’!
你历经一重生死,亦是‘再飞升’!
……我便送你一个道号,从此之后,你就叫作‘金蝉’吧……金蝉脱壳、性命元修、得成‘胎儿’……亦我辈之所求也!”
“金蝉……好!
索性……我这李姓也不要了,以后便叫‘金蝉子’罢了!”
李君羡不由得苦笑道。
“嗯……这时辰业已差不多了,等他一到,你便随他出城去吧!”
李淳风道。
李君羡奇道:“他……?”
李淳风手指门口,道:“他来了……”
李君羡一回头,便见桃花小筑的房门已被人推开,希言带着徐恪已然走了进来。
徐恪一进门,便焦急地问道:“君羡兄,你们这一路可都顺利?
嫣儿呢?”
“放心,我已将你的‘嫣儿妹妹’亲自送到了慕容府里。
如今,还要劳烦小兄弟一趟,将我带出长安城南门之外……”
李君羡笑道。
“马上就走?”
徐恪问道。
“马上就走!”
李君羡答道。
“君羡兄,你这才刚刚脱了诏狱的牢笼,至少也得回府一趟,看一看你的家人呀?”
徐恪道。
“我父母已逝,无妻无儿,家中只有几个仆从,料想他们早已各自散去,回去也不过是看几座空房而已……”
李君羡叹道。
“君羡兄……这长安城就没有……?”
徐恪又问道。
他不禁暗自奇怪,眼前的李君羡,年纪已然三十有三,他相貌俊美、神采秀逸,又曾官居左武卫大将军。
没想到,这位曾经赫赫有名的李将军竟至今未曾婚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