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八十七章 渤尼国王王后出使明朝(1/2)

坤宁宫 朱祁镇:“给太皇太后请安。”

张太后:“皇后身子也太弱了,哀家听说着了风寒病倒了?

皇帝来哀家的坤宁宫可是来兴师问罪的?”

张太后一生参与朝政,身上的威压绝非一般后宫妃嫔可比。

朱祁镇再一次瞻仰了张太后的风采,只不过他可不是为这事。

春荣适时地奉上来一杯热茶。

朱祁镇:“太皇太后朕今天来坤宁宫是来向张太后道歉的?”

张太后将茶盏放到一旁说道:“哦?

你是来向哀家道歉的?

皇帝朝堂收归人心,不在金銮殿议事改在奉天殿。

哀家垂怜倒成了笑话。”

朱祁镇坐到一旁说道:“太皇太后,朕是皇帝。

有些决定无可厚非。

至于中毒一事……我大明如果没有太师就没有今天的朕,太师是我大明的栋梁之臣更是国之砥柱。

外面有些人却说太师下毒陷害朕,这纯属子虚乌有!

朕这就告诉他们!

是刺客想对朕下毒,不是太师想对朕下毒!

这件事是刺客做的。

可是外面的那些人却说是太师设计朕!

有图谋不轨之心。

人言可畏啊!

太皇太后放心,这件事朕一定会彻查清楚,还太师一个清白。”

曹安:“太皇太后,皇上惦记着您。

今一早泉州府送来了一尾黑鱼。

太皇太后这黑鱼有天下第一鲜之称!

皇上特意拿来孝敬太后!”

张太后眉目舒展:“皇帝有心了。”

朱祁镇只在坤宁宫又坐了一会便离开了。

刚出了坤宁宫。

曹安在一旁说:“皇上,泉州府府尹在奉天殿候着。”

朱祁镇心情不错。

“朕知道了。”

金銮殿 泉州府府尹王维宁说道:“臣参见皇上!”

朱祁镇浅啜香茗:“爱卿所为何事?

朕记得五月上寻,爱卿已经述过职了。”

“皇上,臣代表永州隆庆和漳州进京述职。

如今以泉州为中心的方块经济带,以隆庆的经济辐射带动周围地区经济共同发展。

皇上,我大明已经一跃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

如今泉州,永州、隆庆和漳州进入发达经济。

这多亏了皇上的治国之策!

皇上英明神武!

我大明定会一跃成为世界强国。”

朱祁镇龙颜沉静让人无从探究,朱奇内心自信心已经爆棚。

曹安在旁边笑着说道:“皇上渤尼国国王和王妃求见。”

朱祁镇:“你跪安吧。

曹安,告诉他们朕一定会接见他们,让他们住在宫里的蓬莱州。”

渤尼的国王和王后在金銮殿上行了大礼。

朱奇仔细打量渤尼使者。

朱奇最喜欢的吃的奇异果最早产自渤尼,而且渤尼出美女,渤尼王后身姿窈窕,以金纱敷面。

“参见大明国皇帝!”

朱祁镇:“平身吧。

渤尼国突然出使我明朝有何贵干。”

渤尼国国王 麻那惹加那乃:“来到明朝发现明国,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就连百姓都过得十分富足。

所以我们有一个不情之请,希望贵国传授渤尼技术。”

王妃:大明开设了许多工厂,更开设了港口贸易,我们博尼国的船想要对外出口十分容易。

还请大明皇帝传授给我们刺绣,还有制造西装的技术、另外我们也想学习制造钟表面扇和香纸。”

麻那惹加那乃:“大明皇帝,我们还想学习谢富香的三件套包括外包装!

还请大明皇帝一起传授给我们。”

朱祁镇坐在上首龙颜沉静,让人看不出他是怎么想的,朱奇骂了一句:尼玛终于打开了国际交流市场。

渤尼国的要求深得他心。

先是大不列颠外来朝,现在来朝的国家又多了一个!

从此再也不担心天命值太低发生战乱的问题。

御史站了出来说道:“放肆!

我大明的技术是我大明的不传之秘,渤尼小国竟然敢如此出言不逊… 你可知这大明的技术是我大明皇上创造出来的,凭什么交给你,如若是将这技术传授给了你们。

那我大明岂不是又要回到之前通货膨胀的时候。”

监察院副使:“渤尼国国王,你要求我大明将技术全部传授给你们,但是你们又有什么好的技术要给我大明?

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

渤尼并无诚意却要求学习我国技术,贵使难道想空手套白狼,不觉得提出这个要求实在太过无礼了?”

麻那惹加那乃:“我们以黄金交换。”

大明进入发达经济之后,朝臣的腰杆子都硬了不少说道:“你们带了多少黄金?”

渤尼国国王和王后对视一眼说道:“我们带了三船的黄金,这是我们国家半年收入,全部用来献给大明的皇帝。

还请大明皇帝传授我们技术。”

朝野震惊竟然带来整整三船的黄金,保守估计也有几百万两黄金,一时间朝臣议论纷纷。

朱祁镇:“肃静。”

曹安顿时将目光投向了朱祁镇,而朱祁镇从龙椅上走了下来说道:“博尼国的国王、王后。

朕答应你们的条件!

只是三船黄金就不必献给朕。

我们是友邦,应该相互帮助。

只是朕觉得对于我大明的国策却不适合你们渤尼,比如大不列颠传来的制造钟表的技术!

还有制造胭脂的技术你们渤尼应该全部掌握了。

故你们所求的只是西服的设计图还有谢福香三件套的外包装设计,包括箱子的制造方法。

朕说的可对?”

果然麻那惹加那乃脸色难看。

皇上天纵英明,和外国建交也就算了。

听到朱祁镇要将这些技术传给渤尼国,而且分文不收。

大臣议论纷纷:“皇上此举怕是不妥,这可是我大明赖以生存的法宝。”

“没错,若是被其他人得知了,那我大明还怎么和外国人做生意。”

朱祁镇只看了他一眼说道:“这生意是大家一起做的!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