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九百六十八章 决战(26)(1/2)

印第安纳州发生骚乱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华盛顿。

“副总统先生,威尔基前总统遇害了!”

杜鲁门副总统顿时一惊。

“怎么回事?!”

众所周知美国总统是一个“高危”

职业,先后有9位美国总统遭遇暗杀。

分别是安德鲁.

杰克逊,亚伯拉罕.

林肯,詹姆斯.

艾伯拉姆.

加菲尔德,威廉.

麦金莱,富兰克林.

德拉诺.

罗斯福,哈里.

S.

杜鲁门,约翰.

菲茨杰拉德.

肯尼迪,杰拉尔德.

鲁道夫.

福特,罗纳德.

威尔逊.

里根;其中有的丧命,有的幸免于难。

不过倒没有卸任后被杀的总统。

因为美国总统表面上是一个由民选选举产生的利益“代言人”

,但其本质还是服务于总统身后的大财团、精英阶层。

公民的选举权只是民主制度的肤浅体现,而总统却是资本主义的“掌舵手”



因此,这也导致总统上台后的一些政策并不能做到“人人受益”

,这样就会产生矛盾和冲突,并滋生游行、抗议甚至是暗杀。

而这也是“矛盾即时性”

的最直接表现:你当前的政策不符合我的利益需求,我就会想办法阻止这种政策的实施。

但是当总统下台后,这种“矛盾的即时性”

也会随之消失。

因为卸任后的总统已经没有了施政的权利,矛盾自然就转移到下一任总统身上。

对下台的总统搞暗杀活动已经没有什么政治意义了,影响不了现任政府的政策。

所以即便总统在职的时候把对手弄的再惨,一旦总统下台,就意味着一切都结束,这个时候再搞暗杀,太不划算了。

可这个“传统”

竟然被打破了?!

“凶手呢?

抓到了没有?!”

“听说是数千名民众冲到了威尔基前总统的住所……”

秘书犹豫了一下,继续道。

“他们还放火焚烧了威尔基前总统的房屋,等到当地消防队赶到的时候只剩下灰烬。”

“数千名民众?”

杜鲁门副总统楞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

“是那些远征军士兵的家属?!”

“是。”

“……”

杜鲁门副总统很是惆怅的叹了口气。

这件事该怎么处理?

严惩凶手?

可这件事等于是威尔基前总统间接的害死了那些远征军士兵,政府要严惩杀害威尔基前总统的凶手说不定会引发更大的民愤;可如今是法治社会,总不能看着有人被杀不闻不问吧?

更何况那还是前任总统!

杜鲁门副总统有些头疼的拍了拍脑袋,忽然想起前前任总统,罗斯福。

“快,派人保护罗斯福前总统!”

虽然罗斯福总统没有跟苏联合作,可对德战争是罗斯福总统发动的,谁知道这些民众会不会把怒火也撒到罗斯福身上?!

这时另一个秘书匆匆跑进来汇报道。

“副总统先生,各城市都爆发了大规模游行。”

“这些该死的德国人!”

杜鲁门副总统忍不住咒骂一声。

如果德国人继续轰炸的话这些民众只能躲在乡下或者地下工事里。

可这些可恶的德国人偏偏宣布停止轰炸半个月,这不明显就是想让美国民众闹腾起来吗?

真是内忧外患啊。

****************** 大西洋对面的柏林皇宫里,雅尼克召开了一场小型会议。

“里宾特洛甫部长,联系到西伯利亚了吗?”

里宾特洛甫恭声道。

“已经联系上了,他们准备成立西伯利亚共和国。”

“西伯利亚共和国?”

雅尼克不屑的冷哼一声。

“这些家伙还没死心呢?”

早在1918年,苏俄内战期间,沙皇俄国旧势力宣布成立西伯利亚共和国,并宣称拥有1300万领土。

领土从乌拉尔山至太平洋。

当时反苏维埃政权的很多,在俄国国内就由大大小小的几十个,西伯利亚共和国只不过是其中之一。

更搞笑的是西伯利亚共和国没有军队,也没有施政计划、施政纲领。

只不过是为了反对列宁的苏维埃临时搭起来的草台班子。

他们所宣称的管辖面积也只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

没多久,由于内部将领发动政变,归顺苏维埃,西伯利亚共和国仅存4个月就灭亡了。

不过雅尼克也懒得管他们的国家叫什么。

“划给他门30万平方公里。

他们要是觉得嫌少,我也不介意继续挥师东进。”

虽然西伯利亚气候有些极端,但却蕴藏着的资源,接近了俄罗斯的资源总量的2/3。

比如木材储量占整个俄罗斯木材储量的75%,贝加尔湖的淡水资源占了俄罗斯全部淡水资源的70%,而且整个西伯利亚地区还是个石油储量巨大的地区,整个石油储量占了俄罗斯石油储量的50%,天然气储量占了80%,可以说西伯利亚地区是一个资源富的流油的地区。

这样一个好地方雅尼克自然不会留给别人。

“他们也没有多少贡献,能得30万平方公里该谢天谢地了。”

远东的崔可夫至少还交出了美国人支援的全部军用物资,而西伯利亚也不过是切断了莫斯科的支援物资和后路而已。

“是。”

雅尼克望向伦德施泰特元帅。

“元帅阁下,莫斯科那边怎么样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