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九百十章 德苏战争(123)(1/2)

俄罗斯是大陆型国家,主要威胁大部分来自陆地,从帝俄时代就注重炮兵的建设,到了苏联时代斯大林更是称大炮为“战争之神”

,对于火炮的研制与装备发展都是极其重视。

整个战争期间苏联制造100~122毫米中型火炮超过一万门、152毫米榴弹炮6600门这般可怕的数量,同时还有几万门迫击炮和47、54、76...

这些中小口径反坦克炮和加农炮。

苏军把这些大炮的威力发挥到了极致,例如在进攻柏林的过程中,面对德军的拼死顽抗,苏军动用了超过4万门火炮,将整个柏林中心区域四分之三的建筑物摧毁,在战役结束之后,柏林中心区域犹如月球表面一般。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索姆河战役中,英法联军在发动进攻前的7天里共发射了160万枚炮弹。

而柏林战役中,苏军炮兵只用半个小时就发射了五十多万发枚炮弹,可见其火力之凶猛,足以堪称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炮击。

可如今,大炮这种苏联的传统优势,在整个欧洲联军面前也荡然无存。

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是欧洲联军的对手。

更要命的是一旦德军彻底掌握制空权,那这些大炮也就成了攻击机的猎物。

因此苏军更加拼命的将这些大炮改造成各种自行火炮,准备对付德军的步兵和装甲部队。

就在朱可夫郁闷的唉声叹气的时候,副官拿来一份文件。

“司令同志,这是情报部门刚刚整理出来的,德军在阅兵式上展现的各种武器。”

“哦?

快给我看看。”

朱可夫赶紧翻看起来。

豺狼坦克,豹式坦克这两款坦克是目前德军的主力坦克,他也相当熟悉。

己方的IS-1坦克并不是豹式坦克的对手,德国人竟然又生产了新型坦克?

“虎式?

又一个动物?

德国人这么喜欢动物么?”

豺狼,豹子,老虎,一个比一个更生猛?

二战时期及二战之后的各国坦克在起名上各有各的特点,美、英、苏等国喜欢用人名。

比如美国的M3“李”

中型坦克,取自罗伯特.

爱德华.

李。

这位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邦联总司令,有着不败神话的美誉,是南方军中战功最为卓越的将领之一。

M4“谢尔曼”

,取自威廉.

特库赛.

谢尔曼;这位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北方联邦著名将领,是北军三大著名将领之一。

一位富有传奇色彩同时极具争议的将军,喜欢他的人把他看作胜利的代名词,厌恶他的人将他视作魔鬼。

在南军中谢尔曼几乎就是“撒旦“的代名词。

此外还有“M3”

斯图亚特、“M5”

斯图亚特取自詹姆士.

埃韦尔.

布朗.

斯图亚特;M26“潘兴”

取自约翰.

约瑟夫.

潘兴;M36杰克逊坦克歼击车取自托马斯.

乔纳森.

杰克逊;M46/M47/M48系列中型坦克取自乔治.

巴顿等等。

英国的玛蒂尔达取自玛蒂尔达一世;克伦威尔巡洋坦克取自奥利弗.

克伦威尔;

A43黑太子取自黑太子爱德华;

丘吉尔坦克就更不用说了。

而苏联的KV系列取自克里木.

叶夫列莫维奇.

伏罗希洛夫;

IS斯大林坦克自然就是约瑟夫.

斯大林。

而德国人更爱用动物明明自己的装甲车辆,几乎到了偏执的地步。

比如“虎式”

、“黑豹”

、“猎虎”

、“猎豹”

、“鼠式”

、“黄蜂”

、““野牛”

、“野蜂”

、“象式”

、“黄鼠狼”

、“灰熊”

、“犀牛”

、“猎虎”

等等;而这种命名方式一直延续到二战以后。

吐槽了一下德国人的起名“怪癖”

后他赫然看到这款“虎式”

坦克装备105mm L/56坦克炮,可在2500米的距离上击穿300mm厚均质装甲!

“这也太夸张了吧?!”

朱可夫脸上的肌肉控制不住的抽搐了一下。

这是什么变态火力?!

比IS-2上的1222毫米坦克炮猛好几倍?!

一旁的副官也是一脸震惊。

“德国人是不是在吹牛?”

“也有可能是德国人研发出了什么新型穿甲弹。”

即便真是德国人在吹牛,砍掉50%水分,那也能在2500米距离上击穿150mm厚均质装甲,威力依旧惊人!

完全不是己方的122mm坦克炮能比拟的!

继续往下看,却没有其他数据,例如坦克的机动性,防护能力一概没有。

这份情报似乎就是把德国人的阅兵演讲稿抄了一遍。

可他也没法抱怨什么,毕竟德国不但情报能力强悍,反情报能力更是一流,苏联安插在欧洲各国的间谍几乎全军覆没,如今只剩下这么一个能传递情报的渠道他也该谢天谢地了。

接下来是直升机。

因为德国人早早将这种飞行器投入战争,朱可夫对此并不陌生,而且在他年轻时候读过伊戈尔.

伊万诺维奇.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