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贝尔法斯特(2)
听着雅尼克驾轻就熟的安排,伊丽莎白王后忍不住嘲弄了一句。
“殿下真是个十足的伪君子。”
雅尼克不以为意道。
“不过是大趋所需罢了。
话又说回来,当政客的哪个不是伪君子,老狐狸?
您不会觉得那位丘吉尔首相是正人君子吧?
说道丘吉尔,啧,王后殿下,要是告诉您我早就买通了丘吉尔,他是为我们工作的,您会不会惊讶?
您看,要是没有丘吉尔首相,大英帝国也不会在欧洲战场损失30万的精锐,说不定斯卡帕湾也是他里应外合的。
到现在大英帝国都快土崩瓦解了,他还在那里死撑。
多亏他,不然我还得另想办法才能把战争继续打下去。
啧,丘吉尔首相和我就像是心领神会一般,我要什么,他就给什么。
就像这次袭击事件,等戈培尔博士的报导一出,又该是骂声一片了!”
毕竟用无辜平民的生命来做挡箭牌的军人,是最无耻的最卑劣的行为。
他们根本不配叫军人,而应该叫最下流无耻的流氓!!
“……”
伊丽莎白王后的脸色有些难看,半晌才问道。
“那殿下打算怎么解决贝尔法斯特?”
雅尼克轻松道。
“爱尔兰人民渴望统一的愿望很强烈,我当然不会耽误太久。
明天晚上,贝尔法斯特将会被夷为平地。”
“什么?!”
伊丽莎白王后顿时大吃一惊。
“你刚刚不是说不会伤害平民百姓吗?”
雅尼克耸耸肩。
“今天下午便会往贝尔法斯特城里撒传单,敦促城里平民离开,给他门24小时。
若他们不离开,那就等于是自动放弃了平民的身份,成为了武装人员,对于这些人就没必要心慈手软了。”
说着雅尼克将画板转向伊丽莎白王后。
“王后殿下,能否帮我签个名?”
伊丽莎白王后看到雅尼克画出的画,不由一愣。
“你这是,东方画?”
世界绘画艺术,大体可分为东方、西方两大体系。
从原始社会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前,西方绘画体系的发展大致与东方绘画体系相同,都是用简单明确的线条勾画出所要画的形象轮廓,以此作为绘画造型的基础。
虽然绘画技巧和表现方法各自不断发展,但其造型手法基本上是相近的。
欧洲文艺复兴,使得西方绘画艺术有了巨大的突破性的飞跃,它吸收了透视学、色彩学、解剖学等新科学的研究成果,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体系,与东方绘画体系分道扬镳,开始了西方绘画体系与东方绘画体系二者同存并峙的局面。
简单的拿人物画来讲,西方绘画体系讲究透视原理,讲究光影效果;东方绘画体系讲究以小观大,讲究绘画意境。
最直观来讲,西方人物画一般是油画或素描般的草稿,东方人物画一般是国画。
西方人物画画面中会有光影效果,会有透视原理,东方人物画讲究以意传神,一般无光影效果,一般无透视原理。
雅尼克有些得意道。
“没错。
德意志皇储用东方画法画的大英帝国王后殿下,真是奇妙的组合,说不定将来能值个几十亿也说不定。”
伊丽莎白王后甚是不情愿的拿起笔在画上面签上自己的名字,没好气道。
“殿下还真自信呢。”
“那是自然,只要赢得这场战争,我将是欧洲最伟大的帝王,到时候就算是画坨便便都会被人捧上天的。”
“那要是输了呢?”
“输?
您为什么觉得我会输?
您是寄希望于对面的美国么?
确实,美国是个很强劲的对手,那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想进攻美国本土确实不是件易事。
不过您有没有注意到这种地理优势也是它的致命缺陷?
离世界岛(亚非欧)太远,极易造成孤立和封闭。
一旦我们打败俄罗斯,欧亚非连成一体,到时候美国就会彻底被排斥在世界之外。
罗斯福也自然注意到这种局面,处心积虑的想插手欧洲战局,援助你们英国,好让英德打的头破血流,他好收渔翁之利。
可惜,到现在为止美国的孤立主义情绪还是占了上风,罗斯福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英帝国的灭亡。”
“俄罗斯可不是那么容易征服的。”
雅尼克有些感慨道。
“这点我不得不承认。”
历史上俄罗斯被侵略过五次,被蒙古、波兰、瑞典、奥斯曼土耳其、拿破仑帝国入侵。
其中唯一成功外族征服俄罗斯的就是蒙古。
当一个处于上升时期的游牧民族,与一个处于衰落阶段的农耕国家进行正面交锋时,前者往往在军事上首先取胜,并可能征服后者。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游牧民族会被农耕文明同化。
他们要么与农耕民族融合,逐渐消亡;要么急剧衰落,被逐回老家。
农耕民族则成为最后的赢家,并从游牧文明中汲取养分,继续发展。
暨成吉思汗之后,蒙古人于1237年再次进攻俄罗斯。
他们首次以闪电战的方式席卷了俄罗斯东北部。
1240年冬,蒙古攻陷俄罗斯古都基辅。
之后,由于进军欧洲腹地的困难重重,蒙古军队只好撤回俄罗斯。
1243年,蒙古统帅拔都以伏尔加河为中心,建立金帐汗国,都于萨莱。
金帐汗国境内居民成分复杂,社会发展水平不一。
明朝推翻元朝的同时,金帐汗国拔都系主要分支被新兴起的白帐汗国所取代,而后俄罗斯开始崛起,蒙古人在中、东欧、西、北亚逐渐失去了影响力。
1472年,阿合马汗发动了与莫斯科公国的战争,战争以阿合马的战败而告终。
1480年,阿合马再次出兵进攻莫斯科公国,强迫其纳贡,由于阿合马的同盟军立陶宛大公未能如期出兵援助,致使阿合马到乌格拉河后撤兵,回到伏尔加河下游时,被诺该帐汗国人杀死,蒙古人对罗斯公国的统治到此结束(统治时间长达238年)。
到16世纪30年代瓦西里三世时期,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俄罗斯统一国家基本形成。
1598年,沙皇费奥多尔.
伊凡诺维奇去世,俄内忧外患,波兰挥师出征,铁蹄迅速踏平了俄国,在占领莫斯科后扶持了德米特里当皇帝。
1611年,俄国斯摩棱斯克市也被波兰占领,8万余人被杀戮的仅剩不足8000人。
此时,波兰进入史鼎盛期,成为欧洲最强大国家,国土面积逾100万平方公里。
1612年10月22日,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率领义军攻占了莫斯科,10月26日驻守在克里姆林宫里的波兰军队宣布投降。
此后,波兰元气大伤,日渐衰败。
在1610至1617年,俄国与波兰的战争中,瑞典利用俄国动荡的局势趁火打劫,于1610年出兵俄国,攻占伊万哥罗德、雅姆等地,次年进占诺夫哥罗德。
1617年1月,双方签订《斯托尔博沃条约》,瑞典归还诺夫哥罗德及其他几座城镇,但剥夺了俄国通往波罗的海的直接出海口。
这意味着俄国从此不再有挑战瑞典地区霸权的实力。
而俄国卧薪尝胆,经过一番改革后国力大增。
17世纪90年代末,俄国与丹麦和萨克森结成联盟。
三国于1700年,攻打瑞典,大北方战争爆发。
这次惨败并没有结束战争,但瑞典败局已定。
1721年8月30日,瑞典与俄国签订《纳斯塔德条约》,战争正式结束。
瑞典丧失了几乎全部在17世纪得到的海外领地,不再是一个大国。
而俄国得到了波罗的海周围的领地,成为了东欧最强大的国家。
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与俄罗斯在三百年间打了十次战争。
第一次世界站在应该算作俄土最后一战,俄国最终在德国打击下土崩瓦解,奥斯曼土耳其终于赢得了胜利,然而一年后,德国战败,土耳其再被肢解,俄土两大帝国最终寿终正寝。
但继承俄罗斯帝国衣钵的苏联反而更加强大。
“不过再强能强的过整个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