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8章 崛起的大佬们
“李生好,九龙劳务黄老九,叫我老九就成。”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坐在最右边,皮肤粗糙,满脸憨像的汉子。
“李生,中建公司,许莱舟,以后还需要李生多多关照。”
得体的装扮,话里有话的语气,都和之前的黄老九不同。
再看对方递上的名片,顺昌航运、中建公司、亚细亚行…… 实锤了。
是许家的一代目船王,错不了。
一想到许家,李子涛就不由想起那位港姐孙媳…… 虽然是玩儿的有点花,一心想要傍大款,过富太生活,可也好像没什么不对的。
有她年轻时的颜值,想傍大款那不是基操?
李子涛要是个女人,再有那么一张脸和身材,别说傍大款,不做小妈都对不起老天爷赏饭吃。
不过,港姐好像是70年生,谈恋爱再等16年,距离现在小40年 ——什么港姐,都是假的,我查理·李收心了。
“郭得胜,永信公司,李生好。”
身穿长褂,帽子搁在手边,看起来有几分文气的郭得胜双手递上名片。
李子涛看了看名片,淡然的交给安妮收起来,气质这块拿捏的天衣无缝。
眼前的郭得胜也不是什么小人物,虽然自身的名字不出彩,可他的合伙人却是双李之一。
关于眼前几人的资料,早在邀请他们来之前,李子涛就已经派人查清楚了。
这一时期正是港江大亨崛起的时代,见到几个未来的大亨并不出奇。
不过,要论出名谁也比不过‘港江超人。
’ 可惜目前对方仍然在做自己的塑料花,没有经营地产生意,要不然今天肯定是要请来见见的。
最后一位则是名洋人,约翰·凯瑟克。
凯瑟克家族,隐藏在世界表象之下的财富巨头,金融巨鳄,怡和洋行背后的控制者。
同时,怡和的创始人之一,威廉·渣甸正是鸦片战争中,推动英国向清政府宣战的重要角色之一。
归根结底的原因,还是虎门前的一把大火,烧掉的20000箱鸦片让渣甸的财富受到重大损失。
为了挽回损失,也为了继续自己的鸦片生意,渣甸用金钱开路,说(买)服(通)议员同意开战。
这才有了后来的一系列变故,无愧他渣甸之名。
不过,他到死也没搞出个孩子来,老婆莫得,情人一大堆,愣是连个私生子都没得。
身故后庞大的遗产全都便宜了远亲,也不知道在棺材里能不能闭眼。
渣甸变成的凯瑟克,如今在怡和里倒是大权在握,家族成员占据7成主要职务,风光无限。
之前李子涛没想到,对方会把家族子弟派过来。
虽然葵涌项目不小,可对远东第一财团的怡和来说,也就是个不大不小的生意。
至少目前来看是这样,等葵涌项目结束,港口正式运营以后,怡和恐怕要得红眼病。
未来的港江,李子涛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怡和。
光是一个九龙仓,就得让他们站在对立面上。
尖沙咀那几块地,包括李子涛向埃琳娜提及的,还有未来的海港城,可都在那片地界。
现如今的怡和洋行不太好过,在远东的布局和业务,因为大环境的原因被河蟹大神一钳夹走,汤都没留一滴。
亏得一匹。
本想着强行不亏一波,只要羊城办事处能留下,依靠羊城湾将来还有希望重新开拓市场。
没曾想,河蟹大神抬起钳子,嘎嘣…… 羊城最后一个办事处没了。
所有人被赶出羊城湾,不仅不让在远东吃口热乎的,连锅都给你砸了!
怡和气归气,没办法,只能跑到港江来忽悠傻子。
不过,就算损失惨重,怡和还是四大洋行首位,在港江和亚洲的业务照常运行。
赚(洗)钱(劫)的能力倒是受到重创,再想像从前弯腰把钱捡了,连点汗都不用流的时代过去了。
这两年,怡和正在倒腾着想要上市。
赚快钱赚习惯了,现如今走正途,搞实业,慢慢积累财富的速度明显不能满足他们的胃口。
思前想后,只有上市割韭菜最靠谱。
那还等什么,准备着开始吧!
就在这时候,怡和得到消息,李伯爵要在港江投资,接下来就是一路关注。
等李子涛和政府达成协议,准备动工,又决定要用港江本土的承包商后,怡和立刻看到机会。
要是葵涌码头的标底是交给一家公司来干的,怡和肯定要拿出百分百的实力来争取。
好几千万的利润,怡和就是再财大气粗,那也得乖乖跪下叫爸爸,求爸爸给口饭吃。
可这次的标底明显是要分成好几份儿,一家公司负责一份儿,上头还有政府和对方的人监工。
既不省心,又不省事,利润不少可钱难赚,习惯捡便宜的怡和并不是特别放在心上。
这次的主要目的,是冲着李子涛和其家族来的。
这位伯爵的儿子,可是未来的亲王,怡和自从丢掉远东的市场损失惨重后,就想着把集团重心撤回欧洲。
李氏财团,英国伯爵,未来的亲王阁下的生父,妻子是西欧明珠,卢森堡公国更是有成为欧洲金融中心的趋势。
这些身份加起来,就算双方在业务上没有任何交集,也足够引起怡和的重视。
“醉酒湾的开发,我准备交给你们四家来做,占多占少,到底哪几家生出,就要看各自的报价和方案。
葵涌码头的开发,对我来说并不是什么大生意,可意义非凡,请诸位多多费心,尽快拿出可靠的方案和报价。”
走到李子涛今时今日的地位,正常公开的商业活动,没必要藏着掖着。
虽然对外界公众来说,仍然只能凭猜测去聊聊八卦。
可只要是有点能力的人,都能打听到具体情况,李子涛的意见也很简单。
想要拿下此次的招标,简单,看各自的方案和报价。
谁的方案好,具有足够的说服力,拿到的工程段自然就更多。
能力有限,又或者让人无法信服的,要么出局,要么就只能拿下一小段工程。
能者多劳,没有金刚钻,想揽瓷器活,李子涛先不答应。
他没时间在工程进度上耗着,尽快投入运营,有助于他的未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