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正义的伙伴(1/2)

好近!

被蓝色发束捆着的马尾辫差点就挨着脸了,不要把头偏过来啊,这是什么未知的香波味?

我偏了下身子。

“咦~,学长居然在好好地工作!”

“我不工作,你以为我待在这里干啥?”

为什么每个人都要质疑一下?

给我质疑下让我在这里工作的人啊。

“因为啊,学长一看就是那种懒散的人吧。”

能看出来吗?

不愧是名叫徐萱的同学。

“你也好不到哪去吧?

每次这边一开,你就跑过来,你当这里是准时开张的包子铺吗?”

真是的,自从上次李芷涵点头后,这家伙一到周三四总会在这间办公室晃荡一圈,就连老师都默认着,实在是让人无法理解。

“不要把人家和学长相提并论,总感觉有点恶心。”

果然是快言快语的名叫徐萱的同学。

不过好像从电脑后面传来了某人的嗤笑声,是幻觉吧。

“刚才我是作为班委来找孟老师商谈一些事的,谈完过后就顺便过来。

而且赵老师也说过,只有孟老师不反对,我是可以来这里实习的,对吧,赵老师。”

我从电脑前探出头来,学着某个家伙的眼光看向老师,嗯,难度系数MAX。

“确实有那么一回事,不过说来老孟还真是纵容你啊。

怎么?

白凡同学有什么疑问吗?”

“呃……没。”

去质疑女皇陛下的决定?

我还想多活几年。

“啊,对了,学长,店里的老板说平安夜的苹果要买最好买两个,好事成双嘛。

所以,最后两个我分别给了芷涵姐姐和赵老师,抱歉!”

说完就是一个105度的鞠躬。

“不用道歉吧,这种事无所谓啦。”

搞得我都不好意思了,可恶的鞠躬。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而且送东西给白学长什么的,难免……”

喂喂,为什么你的视线会漂移啊?

为什么只在这里出现了“白”

学长啊?

你丫几个意思!

“我看学长牙不好,也不会有人削给你吃,还是少吃点苹果比较好,怎样?

小萱还是很关心学长吧。”

搞得我缺爱似得,谁稀罕你关心。

而且我牙可好了,秉着牙好胃口就好的原则,小时候有一段时间还用的是中华牙膏。

“敬谢不敏!

如果你很闲的话,就去看看她们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吧。”

被我打发走的名叫徐萱的同学似乎颇为不满,小声嘀咕着什么。

话说你到底是来实习什么的?

这时门轻轻地响起。

名叫徐萱的同学三步并作两步地打开门,进来的是自带黑色布景的家伙——黑色的舌帽、黑色的围巾连嘴也一起封印、黑色的长外套、黑色的牛仔裤、黑色的休闲鞋。

明明在教室里还不是这番打扮,是为了到办公室差故意这样的吗?

这算哪门子仪式?

“江河同学,你这是cos什么?”

见两个人站在门口一愣一愣的,老师率先打破了环境。

“没什么,只是普通的穿着。

赵老师,我想和白凡同学谈谈,不知道方不方便?”

“请便!

反正他是你的专门负责人,以后请尽情地找他。”

听老师这么一说,我才想起有这一茬。

正好老师布置的工作也差不多完成了,我就好好地尽下“专员”

的责任吧。

不过总感觉最近的自己似乎有点忙啊,好像哪里不对劲吧,也不知还记不记得自己最初的设定,想想都麻烦。

江河坐在沙发上,解开围巾,酝酿了一会,才严肃地说道:“白凡同学,这一个月来我思前想后,还是觉得根本就不是社会的错。”

“啥?”

我楞是楞了一会才明白过来他说的什么。

不同于徐萱的直言直语,这家伙是有事说事,直奔主题,倒也省了不少麻烦。

不过过了一个月的再次登场,结果你就想说这个事情?

不用说说这个月你所犯下的错?

我可是做好了万全准备的。

“白凡同学,我特意去查了一下《新华字典》,里面提及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人。

也就是说,是有了人的存在,社会才会存在。

那么,可以肯定社会本身并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对与错。

就算有错,那么也是形成社会的人犯了错,直接映射到社会层面。”

“所以?

你觉得还是你的错咯。”

“在下正是此意。”

在下你个头!

没有比和较真的人说话更麻烦的事了,真是的,事事都较真,人生也未免太无趣了点。

“那么,你还是先说说这个月你又犯下了什么错吧。”

打太极我还是会的。

“12月9日,彭燕同学将我的化学实验课的实验记录拿去抄,结果第二天她就被李老师给叫到办公室给训了一顿。

本来呢这件事是不会暴露的,结果都怪我在写化学方程式的时候有一个化学式写错了,导致她抄的时候也跟着错了。”

听他这么一说,我还真有点替那个叫彭燕的同学打抱不平,是谁我不知道,反正是同班同学吧。

表面上看确实是抄作业的人不对,可那可是化学老师哦。

一说到化学老师,那可是响当当的“李厚道”



四十出头的他,有着标准的地中海头型,尖脸猴腮,一脸的猥琐样。

从教书方面来说,理论知识确实扎实,可一到实验课,就变得畏畏缩缩,不就是将盐酸用滴管滴到试管里的碳酸钾吗?

瞧那小心翼翼的模样,难道还会搞出什么爆炸出来?

搞得在下面看着的我都心惊胆颤,如果再配上“核爆神曲”

,我不就得亡命而逃?

或许是因为知命之年,才更惜命?

这种事暂且揭过,之所以在学生中会有“李厚道”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