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三代恩怨(1/2)
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未被发掘的才能,童渊和李彦很清楚自己的极限在哪里。
大概就只能停留在地脉的修炼,冲击天脉是没有什么希望了。
他们知道,师父玉真子也从侧面提到过。
而玉真子以前最为看好的,是关门弟子吕布。
但吕布在长安一战中受了重创,功力全失,现在恐怕最多只能达到自己的高度。
玉真子曾经亲手驱逐过曹操,曹操的表现令他惊艳,资质跟毅力都是上成之选,可惜身患暗疾,能否熬得过正常寿命也难说。
当看到史辛时,就更惊为天人,甚至超过年轻时的自己许多。
可以说,史辛是他目前看好能够登上脉师顶峰的第一人。
几人说得一会儿闲话,童渊嗟叹着道:“史教主请见谅,师父他老人家脾气一直倔强,但我们师兄弟会极力劝说。
我们本来就是同门,师父重情重义,不会见死不救。
但史教主也不宜留在山顶,不如就在山腰处屈就一下?”
史辛不无忧虑道:“此事必须加紧处理,眼看灵岛那边马上就要坍塌……不如这样,我让琰儿留在这里,继续劝说师伯祖。
我和小金银休息一会儿,连夜飞回北邙山,交待一些事宜。
再去灵岛接回师祖和梅姑,到时再在这里汇合。
如果师伯祖仍然不同意,再一起劝劝他。”
童李连声叫好。
史辛和蔡琰小金银住在半山腰。
思梅山和灵岛结构不同,山体巨大,有时为了修炼需要,在半山腰建了一间简陋僻静的草庐,倒是方便了史辛。
只睡了一会儿,史辛在朦胧中被人拍醒,睁眼一看,来人正是玉真子。
手指放于唇上做了个噤声的动作,指了指外面。
史辛看一眼蔡琰和门口守着的小金银,正在熟睡当中,玉真子显然不想吵醒他们。
蹑手蹑脚地爬起,跟了出去。
玉真子在前面走着,史辛恭敬跟在后面,两人逐渐远离草庐,到了山腰的另一边。
离得近了,史辛这才真正见识到玉真子的魁梧身材。
足足有一丈之高,手大脚大,肩极宽,每一步都跨得极大。
年纪约莫有七八十岁,腰杆挺直,头发灰白,丝毫看不出老态。
与左慈比起来,少了那份苦大仇深,多了一份睥睨天下的英雄气概。
他修为自是极高的,但从他身上并未发出任何强者的气息,大概这就是返璞归真吧。
玉真子把史辛带到一处断崖上停下,背手而立,半山腰的山峰吹来,把他的道袍吹得猎猎作响。
史辛恭敬站在他身侧,只能看到他刀削般的半边脸庞,眼望前方,嘴唇紧抿,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过了好一会儿,玉真子终于发话:“你觉得,复活之事有几成把握?”
史辛道:“禀师伯祖,弟子觉得有八成把握。”
这是史辛综合所有因素之后得出的结论。
说实话,一开始的时候他觉得那是天荒夜谈,复活是件比玄幻还要玄幻的事情。
但随着修为登上八等,第一次见到女娲娘娘,随后又陆续见到鬼王,诛杀两只异兽,见 识到口吐人言的万年龟和白首虎王,以及亲手取到复活丹三种特殊材料,他渐渐已经相信了。
只是,相信并不代表成事。
还需把复活丹炼制出来,并结合自己和三位神医的力量,实行复活大计,这其中的风险太大了。
需知道葛洪的天地葫芦有失败的几率,而且当时左慈的计划,是等他升到九等,然后三位神医修为也必须达到八等。
如今只有自己一个人达到标准,其中的风险可想而知。
其实史辛心里的成功几率只得六成。
但他不能这么说,因为他怕玉真子不同意。
他也不能说十成,他要给自己留条后路。
“八成吗?”
玉真子喃喃自语,陷入了沉思当中。
他不敢有太高的期望,因为期望越大,可能失望就越大。
梅姑的死对他来说是个重大的打击,他不想再多承受一次。
“嗯,八成!”
史辛再次肯定,并给他介绍其中的原理。
这个过程他说得很详细,最后道,“梅姑的遗体一直都保存得很好,就像睡着了一样。
如果不是灵岛有麻烦,我们不提前展开复活行动的话,成功率还要提高到九成。”
“你师祖……还好吗?”
说到左慈,史辛苦笑一声,“师祖为了复活梅姑费尽心力,一个人独处孤岛三十年,说多好肯定是骗人的。
算是无病无痛吧,但精神状态就不太好了。
复活梅姑是他唯一的希望,如果这个希望都破灭了,恐怕……”
玉真子身躯一颤,他明白那种感受。
与自己时不时还可以走出死亡森林散心不同,每日里对着深爱之人的遗体,肝肠寸断,任谁的性格都会变得古怪。
“这些年,苦了三师弟啊!”
玉真子长叹一声,再次陷入默然。
好不容易收拾了心情,第一次正眼望向史辛,多了几分慈祥。
“你是刘宏的大儿子?”
“是!”
史辛的大皇子身份全大汉都知道,大概是童李二人闲谈时提起的。
“嗯,跟刘宏那小子长得很像……”
玉真子又看了他一眼,这次的眼神复杂了一些,带点唏嘘。
“师伯祖认识我父皇?”
无论是穿越前还是穿越后,史辛都没见过刘宏,当然也对这些事不知情。
“见过一两面吧,其实我对汉桓帝更熟。”
“桓帝?
想不到我们还有这一层渊源。”
史辛脑筋急转,猜测着他们的关系。
桓帝刘志不是灵帝刘宏的亲生父亲,刘志无后,后来从众多皇室家族中选了刘宏为皇位继承人,是为汉灵帝,刘辩刘协的父亲。
汉桓帝跟玉真子是同一辈的人,以他的本事,两人认识也不足为奇。
玉真子嘿嘿笑着,“何止有渊源,也许所有的事情,包括汉朝如今的乱象,也是因我们的关系而起呢。
你且答我,你是不是跟我四师弟和他弟子之间也有过节?
他们从一开始就算计你?”
玉真子这番话说得史辛心脏怦怦乱跳,这瓜葛也扯得太深了吧,竟然把三代人都牵涉进去了?
难道于吉在三十年前就开始谋划?
史辛变得忿忿不平,“何止是算计我,早在天师教成立那天起,于吉就把所有的人算计在内。
如果不是于吉师徒兴风作浪,大汉朝还不至于落到如此地步。”
只听玉真子长叹一声,“师侄孙,你是否愿意听我讲一个悠长的故事?”
史辛心中一凛,玉真子对自己的这个称呼,证明已经选择相信自己。
更证明了梅姑一事已经基本敲定。
“师伯祖请讲!”
“大概四十年前,师妹刚好二十岁。
她风华绝代,倾国倾城。
更因师父和我们四位师兄的悉心栽培,一手琴艺独步天下。
可以说,整个大汉的控制脉师当中无出其右。”
史辛失声道:“也是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