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314章 贾诩效忠(第五卷终章)(1/2)

史辛心中一乐,贾诩在长安兵败,心情自是不好,骂的应该是大龙二龙这两只巨蜥,拿它们来出气。

推门而进,果然见贾诩正大发雷霆,而两只巨蜥正耷拉着脑袋往门口出来。

大龙二龙见到史辛,往他腿上嗅了嗅,认得此人此人在百兽谷待过,也不理他,径自走了出去。

史辛带上木门,向贾诩一揖,“文和先生果然在此!”

贾诩对史辛的出现并无惊讶,冷哼一声,“你来做什么?”

“特来还债!”

贾诩怪眼一翻,“还债?

还什么债?”

“还前辈的人情债,以及兑现曾经的承诺。

史辛曾经在此发誓,要是某天取得了成就,贾前辈的功劳是最大的,史辛一定会双倍奉还。”

“嘿嘿!

那时贾诩不过是为了多条后路,并不是全心为你。

这些不提也罢。”

“前辈也许有你帮助的理由,但史辛却真实地得到了利益。

滴水之恩应以涌泉相报,何况前辈数次救史辛于生死之间,这种大德怎能不报?”

“好了,既然你那么说,贾诩可不是那有好处都不要的人。

你的报酬呢?”

贾诩往史辛身上张望,别无甚特别之处,手掌一摊,“拿来吧!”

史辛愕然道:“前辈不是认为送几件宝物就算报答了吧?

也太小看我史辛了。”

“别卖关子了,你也别以为耍耍嘴皮子就算报答了。”

贾诩差点被史辛逗笑,岂有不明白他出现的动机。

“人生在世,不是拥有多少富贵,吃了多少山珍海味就值得的。

再大的富贵,再好吃的食物,在百年过后都将化为乌有,唯有名声和功绩,将永久流传于世。”

“前辈虽然一身本领,智计绝伦,但以前选错了主公,名声败坏。

试问世上可有一人听到“贾诩”

二字后不勃然大怒,继而臭骂一顿的?”

此言一出,贾诩一拍桌子,大骂道:“臭小子,即使我落难于此,也轮不到你来数落……”

伸手往门口一指,“你给我……”

“但是……”

史辛话锋一转,把贾诩的声音压了下去,“前辈忠心耿耿,侍候主公到死才归隐,这是一个大好的名声。

前辈若能将功补过,辅佐一明主,助其扫清宇内,还人民一个安居乐业的汉朝,这更是一个大好的名声。

如能办成此事,人们说起贾诩二字的时候,只会感叹道:毒士贾诩?

文韬武略,智计百出!

以前是有些过错,但他悬崖勒马,将功补过,是一等一的大功臣,孩子们,你们要向他学习啊。”

“前辈,你是后世的榜样,孩子们学习的目标啊。

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是不是比你屈居森林,弄毒物为乐有意义多了?”

史辛舌灿莲花,贾诩陷入深思。

他当然清楚这是史辛的一套说辞,其实他这些天一直在想何去何从的问题。

他倒从没想过要退休,也从没想过没有人不接纳他。

正如史辛所讲,这些年他至少落得一样好名声,就是“智计绝伦,忠心耿耿”

,就凭这八个字,各路诸侯都抢着要。

他首先想到的是袁绍。

袁绍两州之主,马上还可能是三州。

势力大,地盘广,兵将足,什么都趋近完美。

可惜最大的不足来自袁绍本身,他“外厉内荏”

的性格是最致命的,他的才能最多就限制在河北,不足以统一全国。

贾诩其次想到的是曹孙刘三家,却又逐一否定。

曹操是雄主,但本身太精明太有智慧,一不小心就受到猜疑,在他们手下办事需要战战兢兢。

刘备能屈能伸,但他太爱自己的名声,要知道这也是一种束缚,特别是贾诩办事喜欢剑走偏锋,不一定合刘备的喜好。

孙坚办事有魄力,锐意进取,但唯一不好的是专横决断,贾诩觉得在他手上的发展空间不大。

余下刘表,袁术,刘焉等诸侯,压根就进不了贾诩的法眼。

相较之下,史辛倒是很合他胃口。

虽然他年纪尚轻,资本亦嫌单薄了些。

但胸怀大志,性格坚忍不拔,深谋远虑,还有强大的修炼天赋。

他的手下也是时代精英。

很多都是年轻一辈,办事有冲劲,方式多变不僵化,手段 黑暗些也不在乎。

见贾诩目光灼灼,显然还在考虑。

史辛决定加一把劲,把自己所有的筹码和盘托出。

皇上兄长的身份,圣教的三万大军和孔融的三万大军合六万大军,徐荣,陈宫,高顺陷阵营,张绣,吕布的加入,还有北邙山的丹药基地和即将投入使用的医疗系统,这些通通加起来,足够贾诩震惊不已。

“前辈,还有什么需要考虑的吗?”

史辛笑吟吟地看着贾诩。

“当然有,我在关心你会给我什么职位?”

贾诩笑着道。

史辛心中狂喜,闻名天下的毒士贾诩,终于为自己所用了,当浮一大白!

“有了前辈的加入,圣教必定如虎添翼。

至于什么职位,小子不敢乱下决定,还是前辈自己说罢,你要什么我给什么!”

“臭小子,我还不知道你,把难题抛给我抉择。

嗯……我身份特殊,还是不要张扬的好,暂时就做个参军吧!”

“前辈说了算。

等以后有机会了再讨论也不迟。

对了,如果前辈不嫌匆忙,不如我们现在就启程?”

史辛环顾左右,“前辈还有什么要收拾的吗?”

“不需要了,都是些毒物,饿不死他们。”

贾诩站起身来,朝史辛恭敬一拜,“主公!”

史辛连忙扶起,“前辈无需如此!”

“一日为主,永世不变。

主公,请!”

贾诩在前带路,史辛给他解释接下来撤退到青州的事,不一会就找到了陷阵营。

众人看到贾诩并不吃惊,看来是蔡琰预先猜到了他的出现,并告知于众人。

但史辛仍然隆重其事地介绍了贾诩的加入,给足他面子。

而贾诩则变回一直惯有的形象,只跟众人略略点头,便脸缩到衣领里,隐藏起来。

只用了一日的功夫,众人到达虎牢关。

自董卓火烧洛阳起,洛阳一带变得荒无人烟,成为关东诸侯和凉州军的缓冲地带,谁也不敢轻易插足进来。

而昔日作为贯通兖州和司州扼口的雄关虎牢关,也没人敢入驻,变成了弃关。

此时诸葛亮,赵云等人已经先史辛等一步进到虎牢关中,他们在这里停留的时间不能太长,打算议定接下来的撤退方案之后就再次启程,准备通过曹袁两位诸侯控制的区域。

连日来的奔波劳顿让大家脸上写满了疲惫。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