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26章 曹操出题(1/2)

史辛不慌不忙,微笑道:“指导嵇康先生一事,完全出于巧合;至于飞白书,也是刚好提供给蔡司空一些灵感。

坊间传闻岂可尽信?

倒是这个迷题嘛,我看第一眼就有了答案,但不知和杨德祖的是否一样?

不若这样,我们分别写于纸上,再同时翻出,就知道谁对谁错!”

他并未否认指导嵇康和提示蔡邕这两件事,以谦虚的方法承认,让人更加容易接受,也更有说服力。

杨修见史辛说得自信,心里顿时变得怀疑:看他胸有成竹的样子,不似做假。

哼!

那有什么奇怪的,蔡邕乃圣教二长老,他把谜底预先告知于他,再让他在众人面前大大露面,哄抬他的名声,跟刚才竞价为了哄抬价格一个道理,真是够卑鄙的。

想归想,但目前只有史辛提到的方法证实两人是否答对,而场中多数都是学子,找来笔墨纸张也不难。

史辛和杨修背对而站,在纸上写上了几个字。

就在两人即将揭开谜底的时候,曹操突然一拍大腿,惊喜叫道:“我猜到了,两位稍等!”

匆匆要来笔纸,也在上面写出了几个字。

三人同时将手中的纸翻开,上书“绝妙好辞”

四个一模一样的大字。

曹操的字狂野洒脱,杨修的工整大气,里面蕴含了极高的书法。

反观史辛的字歪歪拧拧,毫无章法,就连最没水平的学子也不如。

三人分别向周围的群众解释谜题“黄绢幼妇,外孙齑臼”

的解法:黄绢,有色的丝织品,写成字是‘绝’;幼妇,少女的意思,写成字是‘妙’;外孙,是女儿的孩子,写成字是‘好’。

齑臼,装辛之器,盛纳五辛(葱、蒜、椒、姜、芥)的器具,寓意“辞”



四个字组起来就是“绝妙好辞”

的意思,是蔡邕用以赞誉《曹娥碑》的。

史辛根本不在意自己的字写得像鬼画符,他脸不红心不跳,哈哈一笑,“果然英雄所见略同,两位才思敏捷,大汉几乎无出其右了。”

夸别人的同时,也等于狠狠地夸了自己。

曹操叹道:“我的才能比不上你们,只能说英雄出少年啊。

不过,我倒是从中领悟到一些字谜的真谛,如今两位分不出胜负,我可以出些题给两位比试比试!”

史辛笑得神秘,“正合我意。”

杨修骄傲地仰起头,“有何不可?

放马过来。”

忽闻门口一把惊喜的声音道:“大护法,真是你回来了,怎么回得如此突然?

咦?

孟德公也来了,真巧啊。”

正是闻讯前来的诸葛亮。

一年半没见,诸葛亮虽然仍然是那副文质彬彬的气质,但言谈举止之中已经有了不少威严,看上去也更加沉稳,这是他这段时间以来一直总管圣教培养出来的。

“孔明!”

史辛迎了上去,两人热情拥抱在一起,不想彼此间的护体真气一撞,又刹那被分开。

史辛早就皇陵时就通过天眼通.

精通查看过诸葛亮的修为,知道是六等四重。

而诸葛亮却被史辛的修为吓了一跳。

附在他耳边低声问道:“六等五重,怎么如此之高?



“你也不低,六等四重。”

两人相顾而笑。

“万事俱备,只欠你了,多怕你回不来!”

诸葛亮叹道。

“万事俱备?

备什么?”

史辛被诸葛亮说得一头雾水。

两人只稍作交谈便分开,毕竟曹操和孔融地位显著,一直候在外面也不是那么回事。

由于时间有限,人多口杂,史辛也无暇问及曹操和孔融前来所为何事,只能等安排妥当之后再私下问诸葛亮了。

史辛,诸葛亮和蔡琰乃圣教年轻一辈中地位最高的几个人,史辛更是大家心知肚明的教主人选,由他们接待,给足了曹操‖他们的面子。

诸葛亮哈哈一笑,边走边问道:“听说孟德公要考考大护法和杨德祖,孔明不才,也想领教领教。”

曹操笑道:“都说诸葛孔明是汉朝难得一见的奇才,其智近妖。

这一年多的时间,圣教在你的打理下,一扫以往的颓势,成绩让人刮目相看。

别人都说,圣教可以没了大护法,但是这个左护法,可万万不能没有了啊……哎哟,瞧我这话说得,不是得罪了大护法了吗?

该打,该打啊!

不过啊,在孔明面前出题,我是大大的献丑了。”

曹操不着痕迹地挑拨着史辛和诸葛亮的关系,不等诸葛亮解释,史辛已经哈哈一笑:“孟德公说得没错啊。

当初我死皮赖脸地找来孔明,不正是瞧中了他出色的能力吗?

我这个做大护法的有自知之明,不该管的绝对不会管,省得烦心。

你看我离开了一年半,圣教被孔明打理得井井有条,我都开始佩服自己的识人的眼光。”

“哈哈,正是,正是!”

曹操随口应道,想到两人的智慧,这小小离间之计未必凑效,只好一笔带过。

此时他们正好踏进大门,曹操脑海中灵光一闪,表情喜不自胜,“三位且住!”

伸手拦住史辛,诸葛亮,杨修三人,笑着接着道,“我路过此大门时忽然心生感应,一道字谜冲进思绪,三位要是要分胜负,就要准备好了。”

讨来纸笔,在上面写了一个字,笑嘻嘻地看着三人。

诸葛亮微笑拿着纸笔,神情放松;杨修则紧张兮兮地看着曹操手中的纸,生怕慢了半分;而史辛则笑嘻嘻地逗着许褚和典韦,“蒜头典韦,顶上的蒜苗长长了哦。”

“光头许褚,你的光头是剃出来的,还是天生的寸草不生?

怎么光得如此彻底?”

曹操心底冷笑,“你如此托大,是因为太自信了还是根本瞧不起我?”

嘴里却称赞道:“大护法对比试一事顺手拈来,这种从容气度已经赢了几分。”

他捧高史辛的同时,也不怕得罪诸葛亮和杨修,毕竟这二人算是史辛的下属。

同时,他看到杨修看上去有些忿忿不平,似乎是不服史辛,他不介意试着挑拨两人的关系。

杨修闻言怒道:“他是瞧不起你,跟从容没半点关系。

快快翻纸吧,何必多说?”

他语速极快,生怕曹操趁他说话的时候突然翻纸。

说完之后立即回到凝神准备的状态,旁人看来多少都有点滑稽。

蔡琰见史辛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心中 也着急,问旁人拿来毛笔,塞到他手里,双手拿好纸,只等曹操一翻纸,就要拿到史辛面前给他作答。

曹操哈哈大笑,终于把纸翻了过来,上面写着一个“活”

字。

蔡琰把纸伸到史辛面前,紧张兮兮地看着他,害怕他没看题,小声提醒道:“是个“活”

字,师兄想到什么了吗?”

史辛笑嘻嘻地看着蔡琰,只见她大眼睛扑闪扑闪地看着自己,一副小心谨慎的样子,露出了少有的可爱表情。

史辛看得心痒痒的,又不敢在公众地方动手动脚,只好吞了口唾沫,随手在纸上写上“阔”

字。

“看来大护法已经有答案了?

亮也要献丑了!”

诸葛亮笑着往纸上写上“阔”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