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七百七十二章 朝会辩论赛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就到了第二天。

白薇早早就起了床,不是特意早起,而是心里有事根本就睡不着。

因为始终记挂着早朝上的情况,以至于一个上午都是心不在焉的。

好在她并没有担忧太久,于天成就回来了,并且把早朝上发生的事情和结果,都告诉了白薇。

在今天的早朝上,南盛使臣依礼觐见了北盛皇帝,在说过一些老套的场面话之后,就直接道出了此行的来意。

不为别的,只为赫连枭在南盛大闹将军府,还挟持了霍磊逃离南盛。

之后虽然是把人放了,但却断其指,伤其身,把人折磨的至今还躺在病床上,怕是没个一两个月,是康复不了的。

他这次奉旨出使北盛,只有两个要求,一,是要北盛就此事给南盛一个交代。

二,则是要北盛严惩赫连枭,还南盛的车骑将军一个公道。

对于南盛使臣的这两个要求,北盛的朝臣们是面面相觑,各有各的想法。

得了机会之后就纷纷发言,有说赫连枭肆意妄为,不顾两国邦交的。

也有说他好大喜功,罔顾皇恩的。

总之是抓着机会,有什么错处就说什么?

而且说的是大义凛然,一副为了两国邦交,为了百姓安居乐业,所以才会将赫连枭的不是之处一一道出。

当然了,有说他坏话的,也有帮着他说好话的。

只不过相比之下,前者人数多些,言论也更加激愤些!

只因赫连枭平时树敌太多,好不容易才抓到了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人们自然是不会错过的。

再加上,这件事情毕竟是赫连枭引起的,不论起因是什么?

结果都是不挣的实事。

面对那些人的言辞攻击,赫连枭并没有太过在意,依旧是淡然如初,缓缓道出了他做那些事情的理由。

当得知他是为了救被关押在大将军府的白薇时,满朝文武又是一惊!

没想到在元宵节当天失踪的仁医郡主,会出现在南盛的大将军府里?

而且还是被当做犯人,关押在地牢里受刑!

一些个不明白赫连枭为什么要大闹将军府的人,也终于理解了他的做法。

只不过,对于赫连枭的解释,可以说是质控,南盛使臣却是完全不承认。

一口咬定赫连枭从大将军府里救走的只是一名女犯,而且还是一名要刺杀大将军的女犯,根本不是北盛的仁医郡主。

不仅将无端关押北盛郡主的罪名推卸的一干二净,还给赫连枭扣上了一个勾结刺客,意图不轨的罪名。

简直就是扭曲事实,倒打一耙啊。

而最后的结果,则是双方各持一词,根本无法考证。

即便是把相关人员找上大殿对质,也证明不了什么?

面对南盛使臣这样无耻的抵赖,部分北盛朝臣是怒不可遏!

气的牙根直痒!

一些帮着赫连枭,且忍不下去的,就直接和他争执了起来。

险些就把一场御前觐见,变成了战场。

而那些抵制赫连枭的朝臣们,则是纷纷闭上了嘴,袖手旁观着一切,不曾帮过自家同僚说过一句话。

最后还是皇帝开口,才制止了一场唇枪舌战。

由于赫连枭无法证明,南盛大将军府关押了北盛的仁医郡主。

而他挟持霍磊离开南盛,并且将其重伤,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所以,问题又重新回到了这件事情上。

满朝文武分为两派,一方主张让公平,要求赫连枭拿出他所言的证据,证明他从南盛大将军府里救出的是仁医郡主,而并非什么行刺的女犯。

否则的话,为了维系两国邦交,避免再生战乱,民不聊生,就只能严惩赫连枭,给南盛一个交代了。

另一方则是极力维护,没有证据也完全相信赫连枭的解释。

认为他救人无过,有错的是南盛,该追责的是北盛才对。

由于南盛使臣,和两派大臣都在据理力争,互不相让。

而赫连枭又只是口头辩解,拿不出什么实证,所以最后的决策,还是要看皇帝如何定论?

在整个辩论的过程当成,赫连硕跟赫连荣都很聪明的选择了默不作声。

既不帮着赫连枭说情,也没有落井下石,看似什么都不关心,实际上,这些事儿都是他们挑起来的。

只因对赫连枭口诛笔伐的人足够多,所以他们也无需多言。

只需静观其变,等着坐收渔翁之利即可。

皇帝自然看得出他俩的心思,于是就直接问起了他们各自的想法?

面对皇帝的点名问话,赫连硕跟赫连荣二人也只能应答了。

他们先后发言,虽然乍听之下是在为赫连枭说清,但若仔细揣度就不难品出,是在暗指赫连枭有过失的。

皇帝岂能看不穿他俩的打算,虽然表面上没说什么?

但心里总归是不高兴的。

毕竟,如今已经不是他们很赫连枭私人内斗的时候。

大殿之内的满朝文武,除了少部分明哲保身,没有发表过意见的,几乎都说明了他们各自的观点。

其实归根究底也只是两种声音,一是要求罚赫连枭,二,则是极力保赫连枭。

而皇帝要做的,只是偏向其中一方即可。

至于怎么偏向?

该以什么理由偏向?

则是只至关重要的。

皇帝思索良久,而后便问起了南盛使臣,想要如何严惩赫连枭?

南盛使臣的回答也很简单,只要赫连枭断一根小指,再承受穿锁之刑法,那一切就可以既往不咎。

面对他的这个要求,那些反对赫连枭的朝臣们不说话了,还纷纷露出了得意,和等着看热闹的神色。

而那些支持赫连枭的朝臣们则是愤怒不已!

再次和那南盛使臣争论了起来。

南盛使臣的态度很强硬,两个要求一个都不能少,否则的话,两国邦交就此结束。

以后是战是和?

全凭今天的结果。

对于南盛使臣的盛气凌人,皇帝也是不由得露出了一丝冷笑,随即问起了赫连枭的意见。

而赫连枭自然是不以为然的,直接就表示出了反对的意思。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