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两百七十五章 中原商人(1/2)

“报告主公,我军击杀匈奴士兵四千三百余人,俘虏匈奴男女共有六千六百七十人。”

此战李济等人收获不少,不仅抓捕了数量众多的匈奴人,还得到了不少牛羊畜牧,对汉朝的价值程度比匈奴人的要高贵许多。

仅仅一个万人级别的匈奴部落,就能拼凑出将近五千人的军队,这有些超乎李济的想象。

不得不说,游牧文明所谓的上马皆可为兵并不是在说笑,可惜他们不像农耕文明那样拥有先进的冶铁技术,不然的话汉朝将会面临更大的边境压力。

大漠荒无人烟,气候极差,即便将尸体大批暴露在土面上,也并不会造成大规模的瘟疫传染。

于是李济索性没有让人挖坑掩埋尸体,而是让那些被俘虏的匈奴人自领自己战死的亲人,至于他们要整什么仪式,李济并没有选择干涉。

可即便如此,仍有不少尸体未被认领,恰好鸦儿军的黑鸦是食腐动物,正好帮助李济解决这个问题。

黑鸦能饱餐一顿,李济也不用花费人力来处理尸体,大家都拥有光明的未来。

当夜,汉军骑兵扫荡了整个营地,确定没有匈奴人逃离他们的手掌心后,李济便让人大肆宰杀羊群,犒劳全军。

由于生产力的影响,导致古代人一年之中可以吃上一顿肉,哪怕时常出塞扫荡匈奴的边境汉卒,吃得沙子可比牛羊要多得多。

李济抓着烤熟的羊肉,一屁股坐在霍去病的身旁,与这位大汉双壁交流感情。

“这些匈奴人是天生的马上好手,如果将他们驯化的话,你们可以得到一支战斗力不错的骑兵。”

游牧民族从小在马背上长大,如果不精通马术的话,就无法打猎猎杀食物,最终被大自然筛选淘汰。

可以说马术刻在他们的基因当中,他们只需要稍加训练的话便可以成为骑兵,不用像中原地区的势力,训练一支骑兵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汉武帝同样也看重这一点,设下的北军八校之中,也有数支匈奴人组成的骑兵军队。

在后来的汉朝与匈奴作战中,不少汉将启用了匈奴人为将,为自己冲锋陷阵。

“驯化?

他们同我们汉人有着血海深仇,如何能够驯化?”

霍去病终究还是年少,即使拥有极高的军事天赋,但在政治一项表现较为普通。

李济没有立即答话,只是一旁的杨素阴恻恻地笑道: “可以将他们的父母杀死,然后将三五岁以下的孩童送往中原之地,交给权贵人家扶养。

从小长大的这些匈奴孩童自然对你们的归属感强烈于匈奴部落,至成年后让他们同匈奴作战他们自然不会有所收敛。

如此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令他们的子孙后代忘本,甚至会以汉人身份而自居为傲。”

霍去病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而匈奴人赵信的脸上不免露出一丝担忧。

忘掉自己的老祖宗,这么多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啊。

不过他现在可是大汉的翕侯,要是为匈奴人求情,怕不是嫌自己活太长了。

“如果真想要匈奴人效忠,不仅要靠武力来压制他们,还需要以怀柔的手段来感化他们,让他们自觉向汉朝上贡,把自己放在属国的位置。

“自觉与强迫是两码事。”

李济继续循循善诱着。

赵信愈来愈对李济与霍去病的话语而感到不适,于是以照看俘虏为由告退,离开此处。

可赵信刚刚一走,李济便坐直了身子,对着杨素使了一个眼色。

杨素心领神会,便起身唤来几个士兵,交代了一些事情。

在霍去病一脸懵逼的神情下,离去的士兵没过多久便返回来了,还带来一个汉人面孔的落魄商人。

“某家见过诸位将军,多谢各位将军相救,不然的话某家恐怕被那匈奴折磨至死。”

落魄商人出身不凡,即便成为匈奴俘虏之后吃尽苦头,仍然不失一身士人风骨。

“防人之心不可无。”

见到霍去病还有些疑惑,李济甩给对方一句话,随后看向落魄商人喝道:“汉武帝近日与匈奴人动作频频,你居然敢出塞与匈奴人做交易,难不成与匈奴人通奸不成?!”

落魄商人似乎被李济的话给吓了一跳,连忙喊冤道:“并非如此,原先还未封禁之时,小人带着中原之物与那右贤王做交易时,却被他连同货物扣押下来,如果不是小人用钱财收买看管的匈奴,恐怕也难以逃脱出来。”

“然而小人对漠南之地并不熟悉,很快就迷失沙漠之中,于是被这个匈奴部落给抓捕,一直流落此处,还请将军明鉴。”

“整个部落中只有他一个汉人,外加上他并没有说谎的迹象,看样子应该是真的。”

贾诩最擅长掌控人心,一眼就看出对方是真是假。

“你可出自哪家商号?”

“我家老爷是临邛卓氏家主。”

李济将头偏向本地人霍去病,后者微微点了点头,知晓临邛卓氏的名号。

“临邛卓氏是川蜀一带的冶铁富商,如今在家养病的司马相如先生是卓氏的女婿。”

这下子李济就清楚了,毕竟卓文君跟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太广为流传了。

“既然我救了你一命,你应该为我帮点事情来偿还人情吧。”

“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还请将军告知小人何事。”

来自卓氏的商人虽然有些摸不太清头脑,但看到李济脸上那一抹微笑,本能地觉得有些不妙。

“既然你从右贤王的营地里逃出,想必了解右贤王的喜好,我希望你带着汉军部分人马装扮商队,重新进入右贤王的地盘,迷惑右贤王。”

出塞贸易是一件风险极大的事情,如果像卓氏商人那样恰巧遇到战争的话,一定会像他那样赔得血本无归。

只要不是被逼上绝路的商人,一定不会在这段敏感时期出塞,所以右贤王可以通过判断来营地的商队频率,来猜测起汉朝是否有动兵嫌疑。

因此李济想利用这个惯性思维,来麻痹疑惑对方,进而实施下一步计划。

听到李济的计划后,才刚刚死里逃生的商人顿时被吓了两股颤栗,如果不是旁边的士卒及时将他架起来,恐怕他要晕倒在地,不省人事。

“将将……将军,小人才刚逃出来不久,很容易被右贤王的人给认出来,这个计划小人可帮不得你啊。”

终究还是一个小人物,商人还是将自己的小命放在第一位。

李济也不客气,也不顾滚烫一把抄起火堆中的焦黑木屑,糊在对方脸上。

“你现在这个样子,恐怕连你父母亲都认不出来!”

“可可可……是,小人怕死啊。”

李存孝一拳轰在地面上,霎时间泥石飞溅,沙尘滚滚,随风飘散后显露出一个深坑。

“有如此勇士护卫你的安全,可否?!”

李济语气不善,让他呼吸困难起来。

“可……”

“没什么可是了,如果再拒绝我便向汉武帝禀报你们卓氏与匈奴人交易的是熟铁,还把中原的冶铁技术泄露出去,到那时看你怎么死?!”

商人眼睛都瞪大了,他怎么都没想到李济居然还能这么给他扣帽子。

汉武帝颁布了极为严苛的禁榷制度和“均输平准”

政策,对商人有着严重的限制,若是这个罪名被套上了,别说他的小命要丢,整个卓氏恐怕都要遭殃。

通敌可是大罪啊!

“还请将军多派一些好手来护卫小人。”

进可能会死,退一定会死,卓氏商人只好选择与李济妥协,笑得比哭还要难看。

“放心吧,此次的商队首领不需要你来当担,我还有其他人选,你在旁边提醒注意事项即可。”

说完,李济将目光转移到一个不显眼的角落处,一位文人正小心翼翼地啃食着烤羊腿,尽可能不发出声音。

摸鱼的贾诩脸色一僵,只好站起身来说道:“主公,诩……”

本想说出拒绝的话,贾诩就看见李济擦拭起龙渊剑,锋利的剑刃令人寒颤。

“主公,诩愿往。

不过还望主公派李存孝跟黄忠两位将军一同跟随,如果可以的话我也希望带走飞虎十八骑。”

贾诩比任何人都看重自己的小命,不让他主动说出来假扮商队,恐怕他也不会尽心尽力。

“可以。”

李济颇为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当然也不想让贾诩这位谋主折损,以李存孝跟黄忠两人的武力,足以护卫着贾诩从战乱当中全身而退。

李济这番操作让霍去病大开眼界,他有些领悟到了古兵书上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这句话的意思。

“可是将军,我的货物已经被人劫走,小人需要从后方再调来一批货物,恐怕会耽搁一些时日。”

李济摆了摆手,向着对方问道:“匈奴贵族一般最喜爱哪种货物?”

“当属中原的成盐、丝绸,这些东西可以换取马匹兽皮,加工后又可以卖给对方,赚取高额的金财。”

商人不明所以,只好如实回答。

盐铁等生活类物品,在汉武帝的管控下成为了官家的东西,就算是卓氏这样的冶铁大家,也不敢掏出大量铁来贩卖。

就算李济是汉朝的将军,以汉武帝的性子,恐怕也不会答应李济的要求,带着盐铁丝绸与匈奴做交易。

“我不是指这个,而是那个……”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