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随便说的你当真(2/2)
老谋子上下好好打量了一番,点了点头满意说道:“你的状态很不错,看样子你是准备好了。”
“我已经准备好了,今天就可以拍摄。”
从《那人那山那狗》拍摄杀青,到赶到《我的父亲母亲》剧组,中间差不多有二十天的时间。
这段时间里,祁魏一直有认真研究《我的父亲母亲》的剧本,一直在给自己找状态。
毕竟老谋子是知名大导演,他的戏祁魏还是很重视的。
来之前,祁魏还特意做了个发型,现在的祁魏,浑身上下充满着知识分子的书卷儒雅气,确实很符合剧里的角色。
看得出来祁魏是下足了功课。
“没必要这么着急,你今天可以先熟悉下拍戏的节奏,明天在拍也不迟。”
“我听导演你的安排。”
祁魏还是很尊重圈内的前辈的。
“对了,有个人一直想和你见见。”
说着老谋子就带着祁魏去见一个人。
正是这部戏的投资方和出品方张卫平。
“张总,很高兴认识你。”
祁魏笑着寒暄道。
“我也一样,你的大名我是如雷贯耳,我早就想和你见上一面了,今日一见果然是英雄出少年了。”
张卫平很客气的说道。
现在的祁魏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明星,在圈内已经算是资本,已经值得他尊重。
“你也是慧眼识珠啊,能将张导这样的大导招至麾下。”
“我们是平等合作。”
他笑着回答道。
说起张卫平和老谋子之间的渊源,可以追溯道89年他们第一次见面,那个时候就认识开始建立了交情。
而张卫平投资老谋子的戏,是从97年的《有话好好说》开始的。
老谋子在97年在筹备《有话好好说》的时候,曾遇到了突发状况。
原本这部戏是由巩利饰演女主的。
但由于某些原因,巩利最后辞演,这也使得这部戏的投资方以缺乏票房号召力为由撤资了。
那个时候的巩利已经国际知名女星,不说有没有票房号召力,但确实能吸引到投资。
那个时候老谋子已经是知名导演了,也有吸引投资方的能力,但为什么还会被投资方撤资呢?
究其根本原因,那是因为《有话好好说》是老谋子的商业化的一种尝试。
而且投资还不小。
亏本的风险非常高。
使得投资是一种非常冒险的行为 在这部戏投资方撤资后,张卫平主动找上老谋子,帮他解决了这个问题。
给他这部戏投资了超过2600万。
2600万,哪怕是现在祁魏也不敢随随便便拿出这么多钱投资一部电影,风险太大了。
从这可以看不出,张卫平确实很有魄力。
而这部戏最终也让张卫平亏损了1800万。
但俗话说得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有时候表面上亏本的买卖实际上却是个大赚特赚的生意。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实际上《有话好好说》的票房成绩很不错,光在内地就取得了超过4000万的票房,这还不算海外票房。
如果光从收入来看,是能收回成本甚至还能大赚一笔。
为什么张卫平会亏损这么多呢?
实际上,那个时候的张卫平是圈外人,想进圈是要交“投名状”
的。
自己亏损将利益让出来就是个投名状。
老谋子将这部电影制作好了之后,张卫平就以800万的价格将这部电影发行权卖给了董评的华亿影视。
而董评靠着这部电影发行权转手就赚了超过4000的收入。
通过这件事后,也使得张卫平成功的成立了自己的影视公司。
好朋友这么帮自己,而自己让好朋友亏损这么多,这让这时重情义的老谋子心里过意不去。
面对张卫平的邀请,老谋子也爽快的答应加入他的公司。
亏损1600万,让自己成功入圈,又收获老谋子这样的大导演。
对比华艺兄弟为了入圈接连投资陈大导的《荆轲刺秦王》和姜纹的《鬼子来了》。
这确实是个非常划算的买卖。
而对于老谋子来说,有人能帮他电影拉投资,解决后顾之忧,看起来也很不错。
《我的父亲母亲》就是张卫平帮忙拉的投资,祁魏连插手的地方都没有。
似乎都赚了。
不过祁魏还是知道他们未来好友反目的结局的。
有时候事情不能笑得太早。
一个影视公司有一个好的导演就能盘活,若是有机会将老谋子收到自己公司,祁魏还是很愿意的。
很可惜被人捷足先登了。
能将老谋子收入麾下,这使得张卫平很得意,从他脸上的笑容就能看出他的意气风发。
张卫平这次和祁魏见面,不仅仅是为了聊天,他其实还有其他目的。
只听见他对祁魏说道:“我听说你有一个很不错的项目《满江红》,是不是这样?”
“什么?”
祁魏一时怀疑自己耳朵是不是听错了,有些没反应过来。
一旁的老谋子解释道:“就是你之前在《甲方乙方》首映礼上说的那个故事,我觉得很不错,所以和张总说了…..”
“呃那只是我随便说说而已的。”
祁魏确实没想到随便说的话竟然会被老谋子当真,可别被自己打开了这个潘多拉的魔盒。
那就罪过罪过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将这个故事做成个影视项目,由张导执导”
“嘶!”
听到张卫平的话,祁魏一脸惊愕的看着老谋子,一时间无语愣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