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秦洛讲传统美学(2/2)
大礼堂。
这会儿秦洛正在讲台上挥斥方遒。
看到后门进了一群人,却也不慌,继续淡然的说着。
身后的电子屏幕上,是这次讲课的主题。
——古典美赏析。
“对于美的体验,古人着重讲究四个字,清,逸,妙,神……”
“清在清贵,不落俗套。源自于老庄思想,清,是道的体现,如水,生机勃勃,清新自然,是最高级的美。大家看小河,看溪流,看大海,都有心旷神怡之感,便是了。道法自然。”
“逸,在飘逸,不显笨拙。笔简形具,自由不拘,重意不重形,传神写照料,留白得韵味。有没有看过敦煌的飞天?想象一下那个画面……”
“妙在巧妙,精心巧思。审美是很主观的存在,每个人对审美都有自己的理解,但巧思,妙想,则在于新意,以前没有出现过,第一次出现,便会深入人心,创新,是对现有技法的总结,然后融入自己的理解,取得新的突破。”
“神,这是唐朝时期形成的审美概念,唐代的张怀瑾,将艺术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神,妙,能……伱得先会了,然后才能做得好,然后才能做到出神入化……”
“对于神,其实,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在于古典诗词。诗文,比器具,更能让人产生共情。”
秦洛侃侃而谈,还真有几分大学讲师的感觉。
在这村子里,工厂里,这样的画面,让人觉得违和。
不过,一群人还是静静听着。
讲台上秦洛继续说着。
“我举几个例子吧……”
“春天,看到芳草初生,你忽然明白了,什么是浅草才能没马蹄,见证了吹绿东风又一年,读懂了春风有余力,引有古城墙……”
“夏天,在湖边纳凉,微风乍起,池中荷叶翻起层层绿波,你或许就懂了,什么是接天莲叶无穷碧,什么是雨中留得盖鸳鸯。”
“秋天,过了天高云淡,就是凉风骤起,满地落叶,你知道了什么是草木摇落露为霜,什么是万里寒空一雁归,什么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冬天,寒风凛冽,万物萧索,洋洋洒洒的下起了雪花,这是寒樱枝白是狂花,也是云凝止水鱼龙蛰,更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诗词,以高度凝练的文字,描绘出无敌的画面感,成为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美。”
“这还只是自然之景。都是我创作的宝贵素材,五千年的文明,体现在哪里?就体现在这些。不要轻视古人,你能想到的,你能经历过的,或许古人都经历过。当然,工业革命不算啊,那是新的流派,这里只说自然流派。”
“对于人的情绪,古人写的更是到位。”
“我再试举几例……”
秦洛在台上讲着。
一群粉丝都听的很入迷。
这样的课程,当真,很享受,完全沉浸在那种意境中。
后排。
,聂处长带着领导们,也都纷纷落座,饶有趣味的看着秦洛。
没有想到,在这工厂里,还能听到这样的……讲座。
一度有种感觉,仿佛回到了大学课堂。
但,不得不说,秦洛讲的,真的很不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