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供春十六品(1/2)
第64章 供春十六品
紫砂矿运输过来,还得几天。
秦洛查了大量资料,尤其是关于供春壶的。
自己的手艺,是供春壶创始人供春,手把手教出来的。
但,即便如此,秦洛依旧不敢保证,自己能制作出一把完美的供春壶。
这种事,真的是……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自己在系统空间中,倒是成功造出来过,熟知各种理论,精通各种技巧。
但,那是完美的模拟状态。
在现实中,肯定会更难一些。
秦洛一头扎进树林子,一钻就是好几天。
第六品,自然。
……
真的很矛盾。
也像是那首描述女人的歌。
第十六品,变化。
很多地方,甚至都有风格上自相矛盾的表述。
壶体表面的风化,树枝开裂的精雕,树干的百年沧桑,枝节的老辣,都要体现匠心和手艺。
但她的下一句话,却是让秦洛喷水:“再看把你扒光!当场正法!”
炽热的眼神,看得茶姐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
琢磨了一会儿女人,秦洛下楼,去自己的“库房里”,研究树根。
这么说吧……
“童叟无欺,当场给钱。”
这是供春壶最独特的特性,追求怪奇之美,残缺之美,自然之美,处处合乎情理,却又每每出人意料,怪在少见,美在重新创造的虚构。
要有阴柔之美,秀气之美,其态轻盈,流畅,干净,利落,变化多端。
直播间。
紫砂壶,却自带端庄。
光评判的标准,就共有十六条。
既不激不历,又毫无拘束,饱经沧桑,又自得其乐。
这……
秦洛宣布了这件事。
秦洛脸色微红,喝水掩饰尴尬。
算得上是一级文物,镇馆之宝之一。
树,也不是银杏树。
要外形饱满,要雍容大方,要结构公正,要有壶之气度。
要有紫砂的神韵,为作品注入生命,情趣盎然。
这可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里面的歌词写道:想我冷艳,还想我轻佻又下贱,图我情真,还图我眼波销魂。
秦洛哈哈一笑。
这供春十六品,看上去,似乎显得很是玄乎。
查的资料越多,秦洛对于供春壶的神奇和价值,就了解的越多,就越发赞叹。
绝了。
第十品,宽博。
第五品,怪奇。
他要去郁郁葱葱的树林中,寻找长有树瘿的病树,看看能否给自己带来些许更真切的体悟。
洛哥,你又发什么癫?
这像是……在正常人群中,寻找一个长着大瘤子的人,还要品鉴人家的瘤子,是否好看,以及好看在哪里……
秦洛觉得,自己真是疯了。
真的很神奇。
去看看哪里有长着树瘿的银杏树。
要有意境。
第四品,圆润。
但,价格就是如此昂贵。
秦洛发动粉丝,全国搜捕“树瘿”。
或许……
不抱成法,独表性灵,任心所至,天真烂漫,这点,体现在壶的形态上,在供春壶上,尤为突出。
第七品,犷野。
树瘿和树根,还有所不同。
称之为——供春十六品。
银杏树……不知道山中是否有。
第十一品,潇洒。
供春壶,是仿树瘿而做。
树根体现不出十分……
第十三品,意韵。
第八品:拙朴。
目前现存第一的供春壶,就是供春大师手作的那把,以银杏树瘿做壶身花纹,呈紫砂色,造型古朴精美,温雅自然,质地薄而坚实,现存于……京城历史博物馆。
秦洛当真感慨,供春大师的巧思,以及对审美的精妙把握。
后人经过大量的研究,总结出一套关于供春壶的鉴赏宝典。
这可是现代工艺品!
她也是个风情万种的女人,可盐可甜,可妩媚,也可端庄,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既是艺术品,也是日用品……
这是最基础的要求,制作要精工巧饰。
质感苍劲,造型古朴,体式大方,风格成熟。
而,历史上那些紫砂大师,仿制的供春壶,也都价格不菲,屡屡见于拍卖会。
壶体造型上,枝干的圆转,要圆润有力,给人一种愉悦感。
“人家都害羞了啦……”
第十四品,情趣。
要自然天成,要借住于树形腐朽的姿态,壶体的冰裂,表面“虫蚀木”的效果,达到顺物自然而不容私的水平。
“咳咳……”
能制作出一把完整的供春壶,要水平,要技艺,或许,多少还要加上几分运气的成分。
没有这样近乎不可能的融合,它就不能第一眼征服人,它的价格,也就不会被卖到这么高。
要在变化中达到统一,直与曲,长与短,大与小……变化完全,却又和谐为一。
但,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你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