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临江,煮茶,论古今(2/3)
“不过,雄剑比起雌剑来,可就差了太多,这也是极其神奇的一件事,雄剑,也只不过是一把普普通通的青铜剑,并没有那种神奇的特性。”
“是以,现在也不为人所知。”
“总归,这件事,还是存在诸多没法宣传的东西,舆论方面,都只是捡能说的说。”
曾老确认了这件事。
秦洛:……
一时间也不由长长叹了口气。
愈发觉得,真的是一团接一团迷雾,全部的笼罩上来,让人摸不清楚头脑,很是捉急。
一体的雌雄双剑,都出现了差异。
“曾老您觉得,这可能是什么原因?”
秦洛不由笑着问道。
不懂就问。
好孩子。
曾老无语笑笑:“我要是知道,那早就成院士了,这不得等着你们发掘呢嘛……真要是能解决了这个问题,那有的玩喽……”
许志冲也不由跟着笑了起来。
对于他们来说……
这个“研究方向”,属于实在研究不明白的,已经是一个死胡同,连基础的研究思路都没有,只能接受现有的设定。
不去研究“它为什么是这样”,而只能研究“它这样牛逼在哪里……”
也就秦洛这种愣头青,才想着去硬刚。
此时。
秦洛还是没得到答案。
原来你们也整不明白。
喝了口茶,秦洛指节轻轻敲击着桌面,继续思考着话题。
“我听说,这把剑,之前出国展览时,差点被人损毁?”
秦洛又想到一事,轻声问道。
这个事儿……
曾老脸色一肃,似乎想到什么新东西,身体微微前倾。
“是,那是九十年代的事情了,当时在新加坡展出,不止差点被人损毁,还差点被人偷走。”
“后来才清楚,应该是几个胆大包天的国际大盗。”
“不过,奇妙的是,这几个人,在那天准备行动时,都好像出了点问题,不是车子坏了,就是人受伤了,最后实施盗窃行为的那个人,都把剑拿到手了,但不知道被谁打了黑枪,当时的保安都检查了枪,没人开枪,但就是有一发子弹射出。”
“当时我还年轻,私下里跟别人说,宝剑有灵,自有天佑,宵小不配得到它。”
“不过,后来回国之后,大概有个七八年后,有天晚上我跟另外一位历史系的教授喝酒聊天,忽然提起这件事,他倒是给我提供了一个思路。”
“说起来有点传奇,你们姑且一听,至于是不是真的,自己判断。”
这话……
秦洛和许志冲,都不由坐正一些。
听课一样。
曾老笑看两人一眼,便继续开口道:“那位教授说,他研究过一些野史,还有一些轶闻,有些王侯将相,死后的墓葬,都是有守墓人的,比如秦始皇陵,他们在发掘的时候,考古队伍中有一个,便是守墓人的后代。当然,已经是现代人了,不在讲究这些,为了大局,舍弃了一些东西。”
“像这把剑,这位教授说,可能是存在护剑人,传承无数代,只为守护它。”
“我当时都觉得很离谱,这开玩笑呢?勾践是什么年代的人?公元前464年,距离现在多少年了?这得传承多少代?”
“愚公移山都没这么愚……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能延续下来的情况,太少了。”
“不过,那教授又给我讲了一件事,西南联大知道吧,民国时期战乱的时候,一大批文物,从京城辗转数千公里,跟着西南联大的文明火种,一直向春城进发,其中也有一个,就是同样的,类似于护剑人的身份。”
听着这些……
秦洛感觉到一种不可思议,但不由自主的浮想联翩。
这种传承的脉络,上千年的约定和坚守,在秦洛看来,甚至感觉到一种极致的浪漫。
真的有吗?
还真不确定。
但,你说没有吧?
也难说。
谁敢说完全没有?
这依旧像是,自己对于“玄学”的态度。
三人都沉默下来,思考着心事。
窗外的风轻轻刮着。
河水静静流淌。
秦洛朝窗外看了一眼,心中若有所思,忽然笑着说道:“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曾老不由笑出声。
是很有这种意境。
那漫长的历史长河,承载了太多的文明碎片,也埋葬了太多的文明秘密。
相比之下……
人算是什么?
更像是一种基因的延续,一种载体。
渺小。
却又伟大。
毕竟,人的文明,也都是由人创造的。
……
这场谈话,依旧没有聊清楚,这把雌剑的具体来由,以及种种神秘之处。
反倒是,让那些神秘,显得更加神秘。
这种神秘,一时半会儿间,是探索不清楚的。
除了曾老之外,秦洛又各种请人,托关系,找了几位目前还存世的,和这把剑有过深入接触的考古学家和知情者,了解了一些更多的信息。
——在那个大炼钢铁的时代,这把剑,差点被炼了,后来有天晚上,还失窃了,后来又被人拿了回来,至于是谁偷的,又是谁拿回来的,没有任何人发现。
而拿回来之后,经过反复鉴定,剑身和之前,也没什么区别,是原物。
只是,这件事,因为特殊的时代背景,从不曾见于公众。
秦洛:……
头大。
真的头大。
……
就在秦洛迷失于万千头绪,一筹莫展的时候,许志冲再次独自找上门来。
“还研究呢?”
“没头秃吧?”
他笑着问道。
秦洛笑着否认:“什么事?还让你亲自找上门来?”
“带你去个好地方。”
“别研究了。”
“你不是想铸剑嘛,把剑铸出来,不就完事儿了?”
“就像那句话,如果觉得一个鸡蛋好吃,何必追问母鸡怎么生的?”
他显得很轻松的说道。